天天看點

石家莊規劃建設智慧城市 三年後城市将大變樣

6月5日,石家莊市政府釋出了《關于印發石家莊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7—2019年)的通知》(以下簡稱《計劃》)。該《計劃》提出,到2019年底,智慧城市建設成為石家莊提升城市競争力和城市軟實力、實作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極”戰略目标的強大支撐和重要基礎。

以下為《計劃》全文: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石家莊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行動

計劃(2017—2019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正定新區、循環化工園區和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石家莊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7—2019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17年5月26日

石家莊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7-2019年)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關于印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發改高技〔2014〕1770号)、《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号)、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大智移雲”的指導意見》和《石家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為充分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空間地理資訊內建等新一代資訊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省會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準,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河北省第九次黨代會和石家莊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以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為支撐,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總體思路,以深化智慧應用為主線,強化政府統籌管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準,建構智慧産業生态體系,着力打造全國一流智慧城市,努力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向着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第三極”邁進。

(二)建設原則

——以人為本,需求導向。以“為民、便民、惠民”為主線,圍繞市民廣泛關注和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以需求為導向,創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方式,提高資訊資源開放水準,向城市居民提供廣覆寫、多層次、差異化、高品質的公共服務,讓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惠及全體市民。

——集約建設,互聯共享。積極推進資訊基礎設施集約建設,打造全市統一的雲平台,建立(改擴建)資訊化系統統一按照雲服務模式進行,所需基礎環境資源及支撐軟體由平台以服務方式統一提供,解決重複建設、資訊孤島和資訊安全等問題。

——資料驅動,融合創新。充分利用人口、社保、醫療、教育、民政等各方面資訊資源,通過挖掘資料内在價值,實作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态創新,推動大資料與産業、金融、教育、醫療等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促進智慧應用與産業發展良性互動。

——重點推進,分步實施。智慧城市建設點多、面廣、投資大,必須突出重點,有計劃、分步驟地統籌實施,特别是在環保、交通、健康、政務服務等方面,選擇一批跨行業、跨領域、跨系統的重點工程,集中力量、加快推進,力争一年打基礎、兩年做示範、三年出成效。

——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強化政府頂層設計、标準制定、政策保障等管理和服務職能,注重激發市場活力,在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積極引入市場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營運,合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三)發展目标

到2019年底,建成以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決策支援科學化、産業經濟高端化為支撐的智慧城市體系架構,城市資訊化整體水準得到顯著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成為石家莊提升城市競争力和城市軟實力、實作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極”戰略目标的強大支撐和重要基礎。

——資訊基礎設施服務能級顯著提升。到2019年,初步完成“一雲一網一圖一庫”的架構,建構城市資料、應用、業務的雲中心,實作城市級資料融合、共享和開放;建構石家莊一張網,實作基礎網絡的集中管理、統一規劃;建構時空資訊雲平台,形成地上地下空間全城可視;建構以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中心為核心的資訊安全防護體系。

——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改善。到2019年,建成智能便捷的醫療、教育、交通、養老等民生服務體系,實作公共服務資源的整合及開發利用,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作網上辦理;分級診療資訊管理功能覆寫70%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5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0%的大型醫療機構實作居民健康卡發放;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資訊化學習環境,實作優質資源班班通、學習空間人人有,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資訊化支撐服務體系;大資料對交通出行的決策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智能交通誘導體系基本形成,公共交通智慧化水準顯著提高。

——城市精細化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到2019年,建成覆寫全市13萬家企業和1050萬自然人的信用資訊資料庫和社會信用資訊系統;在全市建立全面設防、一體運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重點行業、領域的重要部位視訊監控覆寫率達到100%,重點公共區域的視訊監控覆寫率和建立高清錄影機比例達到100%、聯網率達到100%、完好率達到98%;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推動城市管理部門關聯和功能整合,形成精簡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機制。

——政府科學決策能力大幅提高。到2019年,基本形成基于大資料的監測預警和決策支撐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生态環境保護、城市管理服務等提供決策服務。動态監測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中觀、微觀各項名額資料,實作經濟運作透視、産業績效分析等功能;建立健全統一指揮、結構合理、反應靈敏、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提高危機管理和風險管理能力;切實做到“多規合一”,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環境污染治理大資料逐漸深入,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

——産業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到2019年,形成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共同主導、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雙輪驅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全面提升經濟發展活力和産業核心競争力;網際網路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智能制造得到快速發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準不斷提升,産業鍊協作逐漸深入,逐漸形成基于網際網路的協同制造新模式。

二、行動計劃

(一)提升城市資訊基礎設施水準

建設“一雲一網一圖一庫”,提升城市資訊基礎設施智能化水準,實作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的資料交換與共享,全面支撐智慧城市發展。

1一雲。“一雲”即石家莊智慧城市雲中心。建設統一的石家莊智慧城市雲中心,提供基礎設施、資訊安全、資料共享交換、大資料分析挖掘、軟體支撐、應用業務和運作維護保障等服務。各部門基于石家莊智慧城市雲中心,建設政務雲、工業雲、農業雲、教育雲和健康雲等混合雲應用,推進資訊系統向集約化和雲服務模式轉變,避免重複投資,降低建設、運作和管理成本。2017年,完成石家莊智慧城市雲中心建設工作,完成部分部門資料中心(機房)的遷移整合和私有雲部署。2018年,逐漸開展市政府有關部門非涉密、非垂管業務系統的遷移整合。2019年,基本形成石家莊智慧城市雲服務生态體系。(責任機關:市智慧辦;配合機關:市政府有關部門)

2一網。“一網”即全市一套基礎網絡體系。根據智慧城市建設需求和資訊化建設原則,以石家莊智慧城市雲中心為關鍵節點,實作部門專網與政務外網的互聯互通。利用政法網現有光纜資源,建立基于政法網傳輸通道的政務外網基礎網絡體系,逐漸推進具備條件的承載非涉密業務的政務網絡納入電子政務外網,在橫向上實作各部門基于政務外網的資料交換,在縱向上實作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群的垂直連接配接。2017年,啟動政務外網的改造更新,實作部門專網與政務外網的互聯互通。2018年,完成政務外網從市到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群的擴容更新。2019年,逐漸推進具備條件的承載非涉密業務的政務網絡納入電子政務外網,初步實作智慧城市“一網”架構。(責任機關:市政府資訊中心、政法委、市智慧辦;配合機關: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一圖。“一圖”即智慧城市時空資訊雲平台。在“數字石家莊地理空間架構”基礎上,整合大比例尺矢量資料、高分辨率影像資料、地名位址資料、三維資料、地理國情資料、曆史資料、遠景規劃資料、物聯網節點資料等有關資訊,建構時空資訊雲平台,滿足城市運作、管理、服務對地理資訊的智能化需求,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及時有效的基礎時空資訊服務,以及更加科學、更加精确的基礎和保障。2017年,開展智慧石家莊時空資訊雲平台的測繪和平台建設,開展智慧城管、智慧排水、節能減排、消防監控等智慧應用。2018年,在地理資訊系統(GIS)基礎上,開展城市照明、動物防疫監督、國土執法監察、地名位址、規劃城市三維模型等圖層應用開發。2019年,全面推行地理資訊系統,實作全市“一張圖”。(責任機關:市國土局、智慧辦;配合機關:市城管委、環保局、住建局、規劃局、警察局、民政局、農牧局等市政府有關部門)

4一庫。“一庫”即智慧城市基礎資料庫。依據整合共建原則,在石家莊智慧城市雲中心實作基礎資料的統籌管理和及時更新。整合公安、人社、民政、衛生計生、教育等部門資料,建立以公民身份證号碼為唯一辨別的人口基礎資訊庫。整合工商、質監、稅務、民政、編委辦等部門資料,建立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唯一辨別的法人機關資訊資源庫。整合統計、發改、财政、工信、商務、稅務、電力、水務等部門資料,建立宏觀經濟資料庫。建立健全住建、規劃、國土、交通、城管以及其他相關業務專題資料庫,實作資料資源的有效整合和互聯互通,為政府和行業應用提供統一的基礎資料。2017年,完成全市政務資料資源目錄歸集和整理,制定統一的共享交換标準和規範,啟動人口基礎資訊庫、法人機關資訊資源庫、宏觀經濟資料庫、地理空間資料庫、電子證照庫、地名位址庫、三維建築模型庫和地下管線庫等基礎資料庫及主題庫建設。2018年,基于“一數一源”的原則,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資料的整理、比對和核實等工作。2019年,基本完成基礎資料庫和主題庫建設。(責任機關:市智慧辦、規劃局、國土局、民政局;配合機關:市政府有關部門)

(二)提升惠民便民服務水準

按照“以人為本、服務導向”原則,以“為民、便民、惠民”為目标,充分整合服務管道和資訊資源,創新服務模式,突出體驗提升,實作全程全時全方位的服務,促進智慧應用全民共享。

5“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動網際網路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圍繞“一号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總體目标,建設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台,以公民身份證号碼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唯一辨別,建構電子證照庫;建構綜合政務服務視窗,實施“前台綜合受理、背景分類審批、同一視窗出件”的服務模式;打造實體政務服務大廳、政府網站、移動用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相融合的便民服務“一張網”,實作群衆網上辦事一次認證、“一網”通辦;完善政府内部辦公系統,建構全市統一的跨部門政務一體化辦公平台,內建通訊錄、短信、統一郵件、移動辦公等服務,滿足多組織協同辦公需求。與企業注冊登記、年度報告、變更登出、項目投資、生産經營、商标專利、資質認定、稅費辦理、安全生産、法律服務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以及與居民教育醫療、戶籍戶政、社會保障、勞動就業、住房保障、公積金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通過“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做到“應上盡上、全程線上”,大幅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準,讓企業和群衆辦事更友善、更快捷、更有效率。2017年,建設完成電子證照庫,推進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延伸,形成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互補新模式,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達到90%以上;完成政務一體化辦公平台建設,并進行試點。2018年,以網上審批為切入點,利用鄉鎮(街道)和社群的便民服務中心,實作98%以上的公共服務事項一口式受理、全區域通辦;政務一體化辦公平台全面覆寫所有政府部門,推進跨部門業務協同和資訊共享,促進效率提升。(責任機關:市政府辦公廳、編委辦、智慧辦、行政審批局、人社局、國稅局、地稅局、民政局、司法局、公積金中心;配合機關:市政府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智慧交通。充分利用車輛、人口、社群、商圈、學校、航空、鐵路和醫院等涉及交通出行的各類資料資訊,依托大資料和雲計算等新技術,建立人、車、路、物、事等資料的橫向關聯數學模型,為城市交通路網規劃、公共交通線網布局、市民出行精準服務、城市道路智能管理提供決策支撐,提高社會整體出行效率。建設交通智能誘導系統,整合公安、交管、交通原有資訊系統,根據交通流量實時對路口信号控制系統進行智能管理,對車輛行進軌迹進行預判并提前幹預,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建設重點車輛監管系統,加強運輸企業、重點車輛及其駕駛人源頭監管,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建設交通運輸指揮中心,實作交通運作監測、資料集中處理、風險預警分析、應急排程指揮、輔助決策支援等功能。建設網絡預約計程車行政審批監管平台,實作行業審批、日常監管、營運資料互動。加快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做好“交通一卡通”在公交、地鐵等交通領域一卡通用、多管道的自助充值服務;結合中山路公交站台提升工程建設電子站牌,實作實時公交資訊釋出、手機充電、零錢兌換、自助充值等。2017年,完成智能交通誘導系統,在部分路段進行驗證和測試;完成網絡預約計程車行政審批監管平台、“交通一卡通”及電子站牌試點建設。2018年,建設交通運輸指揮中心;建設重點車輛監管系統;逐漸完善交通信号控制、智慧誘導等系統。2019年,擴大公交站台電子站牌的應用範圍。(責任機關:市交通局、交管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城管委、規劃局)

7智慧健康。整合全市醫療健康、社群養老和體育健身資料資源,建構石家莊“健康雲”,面向居民、醫院、健康管理和體育健身服務機構提供醫療、養老和健身資訊服務,實作跨機構、跨部門、跨地區的資訊互通和資源共享,推動覆寫醫療保健、公共衛生和體育健身的全民健康事業發展。建立分級診療應用資訊平台,利用資訊化手段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向上對接京津區域名醫名院,鼓勵二級、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端會診、遠端病理診斷、遠端影像診斷、遠端心電圖診斷、遠端教育訓練等,引導醫療機構面向街道社群和農村地區開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等遠端醫療服務。實施全市居民健康“一卡通”工程,整合各醫療機構就診卡、居民健康卡,建立符合國家衛計委标準規範的居民健康卡平台,打通與社保卡結算服務,實作個人健康資訊歸集、整合及共享。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優先覆寫老年人、孕産婦、兒童、殘障人士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最終實作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使每個患者都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醫療資源。建設養老服務綜合管理平台,打造全人群覆寫、全方位服務、全過程管理、全天候響應的智慧養老體系,促進遠端健康監護、居家安防、定位援助等養老服務新模式應用。建設未成年人保護服務平台,建構以社群為基礎、以社群兒童保護服務為中心、以全社會都參與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為網絡,實作未成年人業務管理規範化、資料統計資訊化、服務保護網絡化。建設殡葬服務管理平台,實作網上業務辦理、網上查詢、網上預約、網上祭祀等功能,推進殡葬服務便捷化。2017年,重點建設人口健康資訊平台、分級診療應用資訊平台、居民健康卡平台,實作試點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整合試點醫療機構的就診卡和居民健康卡,實作醫院挂号、診療、結算等服務一卡通;建設試點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平台、養老服務綜合管理平台、未成年人保護服務平台。2018年,完成醫療一卡通建設;實作重點人群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建設殡葬服務管理平台。2019年,全面完成簽約家庭醫生服務,建立完善居民全程健康檔案,實作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态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責任機關:市衛計委、人社局、民政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

8“智慧石家莊”智能門戶。聚合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政務資訊及便民服務資訊,通過網站、智能終端、資訊屏等媒介,為市民提供停車、乘車、看病、買房、天氣預報、實時空氣品質、旅遊、找工作、交通違章、公共事業繳費、法律咨詢、法治宣傳、體育健身、社保等服務。制定統一标準和釋出規範,各部門開發面向市民的各類應用服務,統一接入到“智慧石家莊”智能門戶,讓市民享受個性化和便捷的資訊服務。2017年,啟動“智慧石家莊”手機超級APP建設,整合停車、乘車、天氣預報、實時空氣品質、交通違章以及水費、電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繳納、體育場館、健身設施、社保等資訊服務;完成環保随手拍、“熱練國際莊”、“掌上人社”建設。2018年,整合個人信用查詢、社保公積金查詢及繳費、醫院預約挂号、政務服務辦理、法律咨詢、法治宣傳、體育賽事等資訊服務。2019年,實作醫療、交通、教育、旅遊、政務、體育、社會治安等各類資訊服務全覆寫。(責任機關:市智慧辦、人社局、體育局;配合機關:市衛計委、交通局、交管局、氣象局、司法局、綜治辦等市政府有關部門)

9智慧教育。堅持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強化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質、以教育資訊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以政府為主導,以“三通兩平台”為基礎,完善提升教育資訊化應用基礎環境,推動全市數字校園和校園智能化建設,達到千兆進校、百兆進班的建設标準。以市場為導向,建構全市教育資源共享服務應用系統,促進與京津區域的協同發展,實作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完善市級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建成涵蓋市内各教育機構及學生、教師和學校資訊的基礎資料庫,鼓勵各地各校在公共服務平台上開發特色應用系統。2017年,完成直屬學校數字校園示範性建設。2018年,完成市級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進市内八區數字校園全覆寫,其餘縣、市穩步推進。2019年,數字校園覆寫全市所有學校。(責任機關:市教育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

(三)提升城市精準管理水準

圍繞城市管理精細化、可視化發展需求,加快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領域的深度應用,增強城市綜合管理能力。

10智慧城管。以現有數字城管系統為基礎,建構智慧城管綜合監管服務平台,全面整合市容市政、路燈亮化、環衛車輛管理、城市排水防汛、道路橋梁、城管執法等單一系統,實作互聯互通、動态監管、資訊共享、輔助決策,打造集感覺、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智慧城管體系。建設智能環衛排程系統,試點高架橋自動噴淋,制作城區道路“以克論淨”網格電子标圖,線上監控餐廚垃圾的來源地和去向地、垃圾處理設施運作狀态、建築渣土運輸車輛軌迹和建築工地施工情況。建設火車站站前地區指揮平台,實作場景監控、違法停車自動抓拍以及車輛定位、人員定位、3D可視化。建設城市排水管理系統,實時監測水量、下穿立交、管井液位和排水設施運作狀态,預測突發氣象條件下可能引起的自然災害,提升城市防汛排澇能力。開展智慧燈杆一體化試點建設,實作充電樁、通信基站、視訊監控、定位報警、資訊互動、環境監測、流量檢測等多種功能。2017年,建設城市排水管理系統、執法隊員電子辨別項目;完成智慧城管綜合監管服務平台建設,以及火車站站前地區指揮平台、城區道路“以克論淨”網格電子标圖、槐安路大橋結構檢測系統。2018年,完成高架橋自動噴淋系統、餐廚垃圾線上監測系統、垃圾處理設施線上監測系統、渣土車線上監管系統建設;完善城市排水管理系統感應端布設、模型分析;開展智慧燈杆一體化試點建設。2019年,逐漸推廣智慧燈杆一體化建設;完成城市排水管理系統建設。(責任機關:市城管委;配合機關:市智慧辦)

11智慧治安。加快推動“雪亮工程”,建設視訊資源共享平台、綜治視聯系統、社會視訊網際網路應用平台、綜治視聯資訊管理平台,整合政府和社會視訊資源,建立常态化社會綜合治理體系,實作“全域覆寫、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服務于政府部門和社會公衆,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社會治安防控能力。有序推進平安社群建設,通過智能門禁、電動車身份管理等系統,對進入社群的車輛、常住人口、流動人口采集相關資訊,實作小區智能安全管理。充分分析和挖掘智慧城市大資料資源,為維護穩定、打擊犯罪、反恐防暴提供資訊支援。2017年,完成“雪亮工程”試點建設;推廣社群智能門禁、電動車身份管理等系統。2018年,推進視訊圖像資訊及各類資料資源深度應用,逐漸開展在城鄉社會治理、維護穩定、打擊犯罪、反恐防暴、智能交通、服務民生、生态建設與保護等領域的試點應用。(責任機關:市綜治辦、警察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各綜治成員機關)

12重要産品追溯管理平台。建構食用農産品、食品、藥品、主要農業生産資料等分類産品追溯體系,建立追溯資料采集名額、編碼規則、傳輸格式、接口規範等共性基礎标準,實作産品追溯全過程的互聯互通與通查通識。建設重要産品追溯管理平台,對重要産品的生産、運輸、銷售進行全過程監控,實作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責任可追究。建設食用農産品追溯體系,以追溯碼為載體,實作食用農産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追溯管理。建設食品追溯體系,在重點産品生産企業中建立品質安全追溯體系,推動追溯鍊條向食品原料供應環節延伸,實行全産業鍊可追溯管理。建設藥品追溯體系,實作藥品全品種、全過程完整追溯與監管鍊條。建設主要農業生産資料追溯體系,建立農業生産資料電子追溯碼辨別制度,實作主要農業生産資料全程追溯管理。2017年,建立追溯資料采集名額、編碼規則、傳輸格式、接口規範等共性基礎标準;以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白酒等産品為試點,建成重要産品追溯管理平台。2018年,完成食用農産品、主要農業生産資料追溯體系建設,對農業投入品(農藥、種子、化肥等)、農産品(三品一标)、大宗農産品(小米、玉米、馬鈴薯、花生、中藥材等)進行試點。2019年,全面覆寫各類重要産品,形成全品種、全過程完整追溯與監管鍊條。(責任機關:市商務局、食藥監局、農牧局、質監局;配合機關:市衛計委、供銷社、工信局、工商局、智慧辦)

13社會信用資訊公示平台。深化完善市社會信用資訊系統平台統一歸集和綜合服務功能,推進法院、食藥監、稅務等信用資訊歸集、報送、公示、查詢、應用規範化、常态化。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在行政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實施意見》,拓展公共信用資訊應用領域,推動政府部門信用應用從信用資訊查詢向大資料信用評估分類、信用風險預警以及建立全過程信用管理模式轉變。2017年,深化完善市社會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平台統計分析、聯合懲戒、信用評估、行業監管、協同辦公功能,加強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用資訊公示征集和在行政管理事項中的查詢、應用,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2018年,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信用服務機構的采集信用資訊的機制,鼓勵大資料信用産品、服務和模式創新,進一步拓寬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使用領域。(責任機關:市發改委、法院、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食藥監局、質監局等有關機關)

(四)提升政府科學決策水準

加強互聯感覺、資料分析、人工智能技術在政府公共服務與公共決策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政府輔助決策、統計分析、業務管理等提供大資料支撐,提升政府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

14智慧環保。全面推進環保資訊深度感覺和協同整合,進一步加強對大氣、噪聲、綠化、濕地、氣象、水源、廢棄物等城市生态環境名額的實時監測,形成覆寫主要生态要素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動态監測網絡。加快建設節能減排監控管理平台,對全市重點企業水、電、煤等能源消耗以及硫化物、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等排放實施線上監控,強化對國省控企業能耗、排放的監督管理,確定能耗排放資料的真實、準确,為産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以及碳排放交易、排污權交易提供資料支撐。推進生态環境大資料的綜合分析和預測預警應用,實作對重點區域的全天候、實時化、精細化環境監督管理。2017年,建設完成市級環保工況監控管理平台、市級能源監控管理平台、節能減排分析挖掘平台,實作對國省控重點企業線上監控。2018年,推進重點區域、重點生态環境名額的實時監測,初步形成環保網格化的管理體系。2019年,開展生态環境大資料應用。(責任機關:市環保局、發改委、财政局、智慧辦)

15“多規合一”資訊平台。全面融合發改、規劃、國土、環保、建設、交通、市政、林業、農業、水利等部門專項規劃對空間管控和用地階段的并聯預審要求,建立基礎庫、“多規合一”成果庫、部門規劃成果庫、審批成果庫、項目庫和預審意見庫,實作“一張藍圖”、“一個平台”、“一張表”和“一套機制”,輔助消除規劃間的沖突,提高行政運作效率和公共服務水準,創新管理模式。2017年,完成“多規合一”資訊平台建設。2018年,建設規劃決策支撐平台,實作流程再造、并聯審批和決策支援。(責任機關:市規劃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市政府有關部門)

16供給側大資料分析決策平台。圍繞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建設供給側大資料分析決策平台,運用大資料、雲計算以及多種分析評價方法,通過稅收、物價、水、電、煤、氣等多因素整合對比,從宏觀、中觀、微觀不同層面分析經濟發展形勢,并結合國家、省和其他重點城市經濟狀況,精準發現過剩産能、過剩庫存等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降成本、補短闆的政策措施,并利用沙盤推演政策最終成效,為政府淘汰過剩産能、制定項目負面清單、重污染天氣停産限産等提供決策依據。2017年,啟動供給側大資料分析決策平台建設,實作經濟運作透視、企業績效分析、運作決策分析、降成本仿真沙盤推演等功能。2018年,根據平台運作情況,逐漸完善系統功能,為政府決策提供資料支撐。(責任機關:市智慧辦;配合機關:市政府有關部門)

17智慧城市運作(應急)指揮中心。加快推進智慧城市運作(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涉及智慧城市運作(應急)的相關部門入駐指揮中心,實作城市運作(應急)管理一體化,為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綜合協調、指揮排程、應急處置、資訊釋出等服務。建設常态運作綜合監控分析系統,實作城市運作體征監控、預警評估、決策分析以及資料可視化。建設應急指揮排程系統,實作應急值守、預測預警、風險隐患源監測防控、應急資源保障、應急處置模拟推演,實作與省政府應急辦及各縣(市)、區指揮平台的互聯互通。建設集安全生産監管執法、隐患排查治理、應急救援指揮和公共服務等于一體的智慧安監管理平台,提升突發生産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綜治資訊應用管理系統,着眼全網共享、聯網應用,推動政府管理與群防群治相結合,提升社會公共安全綜合治理能力。建設智慧消防安全服務雲平台,積極推廣城市消防遠端監控系統,提升消防部隊快速反應和作戰能力。建設水資源資訊監測管理平台,深化對平原區水量、水位、水質等關鍵資訊的采集監測、智能分析。各部門需建立指揮中心的,原則上共用智慧城市運作(應急)指揮中心,充分共享指揮大屏、視訊資源、指揮專席、會商系統和呼叫中心等配套設施,減少重複建設。2017年,完成指揮中心基礎設施、常态運作綜合監控分析系統、應急指揮排程系統、智慧安監管理平台、綜治資訊應用管理系統建設;完成智慧消防安全服務雲平台建設,接入全市火災高危機關。2018年,完成水資源資訊監測管理平台建設;建立完善常态監測、應急指揮管理體系;完善消防安全遠端監控系統,接入全市重點消防機關。2019年,逐漸完善智慧城市運作(應急)指揮中心功能;建立高效運轉的智慧消防雲平台服務體系和智慧消防大資料分析平台。(責任機關:市智慧辦、應急辦、政府資訊中心、綜治辦、安監局、警察局、水務局;配合機關:市政府有關部門)

(五)提升産業經濟發展水準

以資訊化促進産業高端化、集約化、服務化發展,促進産業轉型更新和科技創新,助力産業發展。

18智能制造。把握“中國制造2025”發展契機,以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路徑,全面推動醫藥、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産業轉型更新。建設工業雲服務平台,提供供需釋出、智能裝置租賃、智能化改造、關鍵技術研發、專業技能人才教育訓練等服務,形成智能制造資源和智能制造能力的專業服務雲池。實施工業大資料計劃,支援在生物醫藥、高端裝備、電子資訊等産業領域率先建設一批具有産業輻射和帶動效應的工業大資料平台。支援資訊化基礎較好的企業加快生産裝置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積極發展個性化定制、衆包設計、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發展面向産品的線上服務、遠端維護等新業态。2018年,積極推進省試點企業的公共雲服務平台建設。(責任機關:市工信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

19電子商務。以加快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為契機,通過電子商務實作産業轉型更新,推動電子商務應用在全省乃至全國處于先進水準。聚焦農特産品,完善農村電商、區域電商、電子商務進社群、O2O(線上線下融合)等多種模式,建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生态體系。建設進出口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推進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支援有能力的企業在重點國家和地區節點城市建設一批海外倉儲和展示中心,引導企業以B2B2C模式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降低監管成本。2017年,建設電商交易服務平台、進出口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在藁城啟動農業電商試點工作。2018年,建成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生态體系信用、交易、産品三大資料庫,争取更多縣(市)、區列入國家農業電商試點縣(市)、區;在美國、俄羅斯、歐洲等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出口市場設立海外倉,搭建以海外倉為支點的目的國配送輻射網點。2019年,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構孵化器、加速器。(責任機關:市商務局、農牧局、石家莊綜合保稅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

20智慧旅遊。建設智慧旅遊管理和服務平台,對景區客流量、遊客行動軌迹、興趣熱點等資料進行采集、分析、預測和預警,提升旅遊公共突發事件預防預警、快速響應和及時處置能力。拓展旅遊産業向上下遊延伸,提供一體化、全程化、定制化的動态資訊、電子導引、電子解說、電子商務等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旅遊公共服務,提升對旅行社、景區、飯店、鄉村旅遊等的管理水準和效率,實作遊客服務智慧化、旅遊營銷精準化。2018年,建設智慧旅遊管理和服務平台并開展試點,建設旅遊行業管理應用、旅遊電子商務應用、旅遊産品分銷應用等。(責任機關:市旅遊委;配合機關:市智慧辦、交通局、警察局、氣象局等市政府有關部門)

21智慧農業。建設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平台,以物聯網、大資料、遙感等資訊技術為支撐,整合産業鍊條各類資源,實作農業生産資訊快速采集、綜合管理、監測預警、實時釋出。積極推進農業資訊進村入戶試點工程建設。2017年,在藁城、正定、晉州實施農業資訊進村入戶試點工程,建成益農社标準店20個、專業店50個、縣級中心3個,建成鄉鎮标準化區域站45個。2018年,建成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平台,建設零距離服務智能系統、智耕系統、測土配方系統、土地确權和土地流轉及新型農合組織系統等。(責任機關:市農牧局;配合機關:市智慧辦)

22大資料衆創服務平台。圍繞政務資料開放和開發,建設資料采集平台、資料開發平台、産品孵化平台、企業雲應用平台等,整合資金、智力、技術、服務、軟體、市場、資訊等各類資源,為創業者提供線上線下的創業支援和服務體系,鼓勵創業者利用海量脫敏脫密資料深度開發應用。2018年,完成大資料衆創服務平台建設,開放部分資料資源,吸引相關創業機構入駐。2019年,加大資料資源開放力度,在交通、環保、醫療等領域組織開展全國性大資料創新大賽。(責任機關:市智慧辦;配合機關:市政府有關部門)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上司機制。市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上司小組統籌負責全市智慧城市建設工作,解決智慧城市建設中跨部門、跨行業的重大問題,協調各部門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設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市發改委作為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上司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推進。各部門依據本行動計劃,按照責任分工,進一步細化項目實施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加強協調配合,組織推進本機關智慧城市建設工作。

(二)強化監督考核制度。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大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督查力度,按照本行動計劃推進步驟和責任分工,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對督導檢查中發現構成違紀的問題線索,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按有關規定進行問責,推動将智慧城市建設成效納入相關部門和縣(市)、區績效考核體系。

(三)創新智慧城市建設模式。以轉變資訊系統建設模式、提升政務效率、降低建設運作和管理成本、促進基礎資訊資源共享為目标,統籌安排資訊化等相關專項資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設。對應用性廣、通用性強的建立基礎業務系統,由智慧辦統籌,實作全市集約化建設,滿足各部門需要,強化項目協調和管理,突出重點、確定實效。對提供公益性公共服務和為政府提供管理服務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原則上采取财政投資、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組織建設。對能夠産生經濟效益、适于市場化營運、有利于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本着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由智慧辦統籌,吸引社會資金共同參與,着力激發市場活力,破解建設資金瓶頸。

(四)加強标準規範建設。在國家标準和行業标準的整體指導下,研究建立我市智慧城市建設标準體系,制定和完善智慧城市基礎資料庫、資料共享交換、政府資料資源目錄、政府資料分類分級指南、應用部署遷移、資訊系統運維指南等系列标準規範,規範保障智慧城市項目建設。

(五)突出人才智力支撐。成立石家莊市智慧城市建設專家委員會,建立專家咨詢論證機制;發揮石家莊智慧城市研究院作用,創新人才儲備機制;打造智慧城市高端論壇,形成常态交流機制,展示最新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加大對智慧城市建設相關人才扶持力度,引進和培養智慧城市關鍵領域技術人才和領軍人才,形成支撐智慧城市建設的人才智力保障。

(六)完善資訊安全體系。建立健全網絡和資訊安全保障機制,落實資訊系統等級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網絡和資訊安全應急管理機制,提升資訊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建設智慧城市雲資料中心安全監控中心,建立健全智慧城市雲資料中心與政府各部門資訊化系統的安全接入、資料交換、資料備份、資料防洩漏機制,形成安全态勢感覺、安全預警、防禦阻斷和追溯體系,強化安全管理能力、技術防禦能力及安全運維能力。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