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到一年麥收季

作者:天生我才必須有用

是否還記得,風吹麥浪湧動如波濤翻湧。是否還記得做父親的小跟班做力所能及的勞動,是否還記得打下來麥粒堆成小山的喜悅?是否還記得挑燈夜戰搶收的節奏?是否還記得曬幹麥子裝倉的成就感?是否還記得用新麥子做出第一鍋饅頭供奉的場景……

記憶裡應該是在三四年級1990年11歲的時候,爸爸帶着比我大三歲的哥哥就下地幹活了。尤其是麥收非常深刻,比起秋收來還是比較讨厭麥收,因為麥收季節非常熱。還有麥子的麥芒,麥稭刺的身上非常癢,跟汗水摻雜着非常難受!

記憶中深刻的是有過幾次爸爸帶着我跟哥哥晚上割麥子,我們那個時候五口人有足足10畝地。爸爸買的專用的兒童鐮刀。帶着鋸齒的那種!11歲其實幹不了多少活,但是那個時候都有麥假。學校放假10天收麥子。我被拖拉着幹活。晚上幹着幹着就困了,爸爸用捆起來的麥稭搭一個小屋把我放進去。我就呼呼大睡了,哥哥也是幹到困了就爬進去。爸爸幹的非常晚才睡。早上起來的時候天蒙蒙亮!爸爸就把我們叫起來回家吃飯!再就是在“家東”那塊地晚上我們三人割的時候隻記得晚上有露水,非常潮濕。割起來非常吃力。沒有機械,隻用手割,忙上來的時候,姑姑姑父或者舅舅家表哥表姐來幫我們割!

最最深刻的莫過于,有一晚天剛剛黑。輪到隊裡的脫粒機到了我們組了。每個隊隻有一個脫粒機。不能耽擱,爸爸奶奶我跟哥哥就按整勞力幹活了。一台脫粒機需要10個人左右!三四個添料的,兩個喂料的。三個出料搭垛的,三個端出麥子的!需要三四戶的人!我們是打麥場連在一起的四家合夥!爸爸屬于添料的,我跟哥哥奶奶端麥子。四家的麥子一直從天剛剛黑幹到第二天早上天亮!奶奶用簸箕臉盆接麥粒。我跟哥哥就快步的來回穿梭端出來,倒到指定的地方。麥粒堆成小山的時候也很有成就感!早上回去我也沒吃飯,一骨碌睡到下午三四點。才跟哥哥跑到河裡去洗了洗澡。趴在岸上哥哥給我扒脊梁上割麥子被曬破的皮!

最有成就感莫過于曬幹後裝倉的時候。打下來的麥粒放在打麥場曬幾天,每天還要赤腳進去翻一翻。燙的腳比現在去按摩店都舒服。最可氣的是碰到連陰天。有個别年頭麥收碰到連陰天。割麥曬麥就下雨!麥子發黴,暴雨沖走的事我都碰上過!不過農民生活就這樣。酸甜苦辣鹹隻有身同感受。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在再也回不去了。也不可能出那麼多力氣了!勞動人民是最美麗的,最光榮的!最重要的就是我們活在當下,用最完美的姿态來迎接每一天太陽的升起!

又到一年麥收季
又到一年麥收季
又到一年麥收季
又到一年麥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