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Flash 應用之我見

如果浏覽器還在洪荒年代,卻隻有 Flash 可用的話,你會拿 Flash 做什麼呢?在我的眼中,Flash 依然是進階的 ActiveX 控件,當然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進而補浏覽器不足。例如:

視訊播放器。到現在還是 Flash 占視訊播放器主流的位置(PC);

Socket 通訊,比 XHR 更進階的、可全雙工的通訊模式;

播放一段 Audio,比如 mp3,讓網頁具備音效;

檔案上傳。用 Flash 做很簡單,包括進度條的都輕而易舉;

“複制”的按鈕,這小小的功能是為懶人而設的;

比 Cookies 更多用戶端存儲;

有一個對 JS 程式員的好消息,就是你想保護你的 JS 代碼的話,用 SWF 加多一層也不錯。

實際上,與其說 Flash(AS)彌補浏覽器的不足,不如說突破了浏覽器許多的限制,尤其就是對浏覽器安全模型沖着來的。不過 Flash 有一點好,就是相容性比較理想,除了自身版本無可厚非地要相容之外,基本沒有像浏覽器那樣“蛋疼”的跨浏覽器問題,做到“一次編寫,處處運作”。

Flash 拷貝字元串到剪貼闆

JS無法做到通路DOM之外的内容,也就無法做到拷貝字元串到系統剪貼闆,這時候隻能用Flash去實作,個人感覺别無他法。

Flash作業系統剪貼闆,知識點有兩處。

1 » System.setClipboard(str) 拷貝字元串到系統剪貼闆

2 » ExternalInterface.call(func, param...) AS調用JS函數

下面是Flex代碼:

編譯處理的swf檔案名字為clipboard.swf。在下面的HTML中調用。

2012年7月13日 網易科技報道

日前Adobe官方部落格釋出了一條旗下Flash Player播放器停止為Android更新的消息,因為無法直接進入iOS平台,Android又有着巨大的裝機量,這一消息公布後引起了媒體的衆多猜測,“Html5完勝”、“Flash退出移動領域“等消息此起彼伏。

Adobe是否真的放棄了Flash?HTML5又能否獨立承擔網絡多媒體的發展?Adobe高管日前在接受網易科的采訪時,給出了與坊間說法截然不同的答案。

Flash的未來

大多數普通使用者接觸Adobe産品,一是Photoshop,二是Flash Player,前者以強大的圖檔處理功能以及引申出的娛樂惡搞著稱;後者以高CPU能耗、低效率、但又不得不用而聞名。

事實上,盡管Flash Player使用者群廣泛,但僅算得上Flash平台上的“外殼”而已,該平台真正的核心包括IDE(內建開發環境)Flash軟體、Flex開發架構與AS腳本語言等,網絡上大多數的矢量動畫、多媒體網站都在Flash平台完成。

不為Android開發Player是否意味着退出移動領域呢?Adobe創意部門亞太區專業講師Paul Burnett日前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闡述的觀點則正解釋了這點,他認為,Flash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可做的事情遠遠超越浏覽器端”,其未來發展方向有兩方面,一是網頁遊戲,二是DRM數字版權管理,前者将越來越多的應用在移動終端。

Paul解釋稱,盡管HTML5和CSS3技術進步明顯,甚至可以取代Flash進行視訊播放、網頁動畫等工作,但都局限在浏覽器前端,Flash未來發展已經定位在網頁遊戲開發領域,“以3D高端網遊為主的開發工作是HTML5無法做到的”,他稱,“在DRM領域,也隻有Flash可以做到”。

在最新釋出的Flash CS6中,軟體也大幅更新了代碼管理,3D轉換、視訊內建等功能。

這意味着,Flash在HTML5的快速發展下,将逐漸放棄閱聽人較廣的播放(浏覽器插件)平台,轉而集中在開發領域,其源檔案通過收購的PhoneGap可以直接轉為HTML5跨平台釋出。可以預見,終端終端将會出現更多由Flash開發的應用,這也Paul一直在強調“HTML5不是挑戰而是機遇”的原因。

可以說,Flash從未退出,隻是用更擅長的方式與移動領域緊密結合。

移動領域的野心

2011年10月,Adobe宣布收購PhoneGap,後者是一個能将網頁快速轉換為APP的開源平台,這意味着Dreamweaver等網頁工具可直接開發跨平台應用,這也是CS6産品線重要賣點之一。

Paul介紹,與鎖定遊戲領域的Flash不同,PhoneGap的應用目标是資訊型APP,Adobe還承諾将保持該平台一直開源。

除了的移動産品開發外,Adobe自身的軟體也在一步步App化。

在4月份CS6系列套件的釋出會現場,Adobe曾表示未來所有旗下的軟體都将釋出移動版本,目前的進度是已經完成了6個軟體的Android移植,其中3個也同時擁有iOS版本。

與遊戲和應用軟體相比,設計軟體因為需要精确定位和大量快捷鍵,對滑鼠鍵盤等外設的依賴更為嚴重,即使開發出移動版本,多數設計師和開發者也不會将其視為主要工具。

對此,Adobe将APP定位為輔助工具,Paul舉例稱,“在咖啡館使用iPad進行草圖創作後,回到家後可以直接在雲端打開儲存的檔案用PC繼續完成剛才的工作”。

“雲操作的方式不僅限于的圖檔,體積龐大的視訊也将能在PC與iPad上實作遠端剪輯”,Adobe過段時間将釋出該方案,Paul透露。

軟體的融合之道

“也許10年之後隻有一個叫Adobe的軟體”。當網易科技問及軟體行業的融合趨勢時,Paul如是說。

與科技企業的發展軌迹一樣,一條路走到黑未必與“專注、成功”等詞彙劃等号,企業間并購與軟體間的融合有着相似之處。

以騰訊QQ為例,從10幾年單純的IM通訊工具,到逐漸發展為結合大量桌面常用功能并在不斷延伸的平台型産品,正是一條“走别人的路,讓别人無路可走 ”的模式。

“融合”是否是所有軟體的發展道路?Paul稱,Adobe目前正在考慮是否将旗下的四大系列套件進行重新部署,這意味着将颠覆使用者對原有産品的認識,“能否實作的關鍵仍是使用者的接受度”。

可以看到的是,在最新的Photoshop CS6中已經加入了視訊編輯功能,随着硬體與網絡的提升,軟體的融合趨勢或将很快到來。

軟體及APP的數量越來越多,而我們常用的會越來越少嗎?(穆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