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鸩酒自盡?

呂不韋曾在秦為相十餘年,被尊為仲父,位高權重。

可是,當嬴政給他一封短短數語的信後,老呂麻溜地飲鸩自盡了。

為何呂不韋如此配合,連一絲掙紮也沒有呢?

總經理赢家不傻。

秦兩代君王之是以放心長期委呂不韋國事,就是因為呂不韋翻不了天。

呂不韋,是趙人,在秦毫無根基。他的榮辱升遷,一切取決于秦王。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鸩酒自盡?

雖然他長期執掌國事,但他仍然隻算一個“總經理”。

軍權,無疑是公權力的基礎。

秦實行的是征兵制。兵是國家的兵,将是國家的将,上下級之間并沒有人身依附關系,是以,位高權重者,不可能通過幾次人事安排,拉攏幾個關鍵人物,就可以控制兵權的。

征發、調集軍隊,必須“玺、符、節”三位一體。蓋有禦玺的征調文書寫明指令、虎符為發兵憑證、符節為通過關隘的通行證。

任何人,要想征調50人以上的部隊,都需要以虎符為憑證,否則,下級可不執行指令。

秦國的軍權,牢牢掌握在秦王一人手中,其他任何一級的政府、官員甚至将領都無權征調兵馬。

是以,從商鞅到範睢、呂不韋,秦國這些位高權重的相,都是職業經理人而已。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鸩酒自盡?

當年,商鞅執秦政20餘年,也是位高權重,但是,秦公族“回收權力”時,商鞅也隻得逃亡,最後,也隻能“與其徒屬發邑兵北擊鄭”,基本沒有還手之力。

魏冉,一生四任秦相,秦昭王說罷免就罷免,最後隻能“身折勢奪而憂死”。

如果遇到的是胡亥這樣的“二世祖”,他或許還有機會。

遇到嬴政嘛···

失控的局勢即使作為“總經理”,呂不韋也已經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

早先,呂不韋-趙姬聯盟,是可以控制住局勢的。

可是,由于呂不韋想擺脫趙姬,又害怕滿足不了趙姬,就把嫪毐進獻給了趙姬。(這也說明,呂不韋不敢得罪太後、秦王這些“董事”,隻是個打工的)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鸩酒自盡?

嫪毐在趙姬的支援下,權勢大漲。

“大小事鹹決于嫪毐”,當時,前去投靠嫪毐,求官求仕的官員已經達到了數千人!

也就是說:嫪毐、趙姬,可以繞過呂不韋,直接任免官吏。

嫪毐,至少已經成長為可以與呂不韋互相抗衡的集團。

原先的趙姬-呂不韋聯盟一分為二,互相競争,原本毫無機會的各派紛紛躍躍欲試。

在上将軍蒙獒去世後,軍隊也亂了起來。

嬴政的同父弟長安君以伐趙為名,在屯留叛秦。

盡管呂不韋平定了叛亂,但顯然:從人事到軍事,局勢已經失控!

嬴政還沒有出手,呂不韋就已經失去了對形勢的控制!

大局已定如果遇到窩囊一點的國君,可能呂不韋、嫪毐們也就将就着亂下去,反正六國裡大部分朝政也是亂七八糟的。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鸩酒自盡?

可是,他們遇到的是嬴政。

嬴政對嫪毐之戰,展現出其壓制一切的能力。

嫪毐-趙姬集團,是可以與呂不韋集團抗衡的。包括衛尉竭、内史肆、中大夫令齊等重要軍事官員也參與了該集團。

可是,嬴政平嫪毐,整個過程,隻有數百人被斬,嫪毐集團就崩潰了!

平嫪毐時,嬴政正在舉行冠禮,還沒有正式親政。

嫪毐既平,嬴政親政,呂不韋,還有什麼反抗之力呢?

嬴政當時就想幹掉呂不韋,不過,覺得呂不韋對他一家有功,接受說情,隻是奪了呂相邦之位,讓他回河南封地。

“勸殺”呂不韋到封地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六國使者絡繹不絕。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鸩酒自盡?

顯然,嬴政是睡不好的。他寫信給呂不韋。

嬴政的信,殺氣騰騰,可以看成“勸殺信”。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于秦?号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意思很簡單:呂不韋,你憑什麼得到名望地位?現在全部收回,你們全家到蜀去!

殺機已經無以複加。

嬴政最大的心病,就是他的血緣問題。

呂不韋,被說成是嬴政的親爹,而呂不韋又得到了超格的賞賜!

嬴政的意思是:我要告訴天下,我和你劃清界限!

當君王和你要劃清界限時,就是政治清算的開始!

政治清算的對象,是呂不韋本人,但受迫害的對象,則是呂家全族!

呂不韋既無力反抗,又無力辯駁。了斷自己,以保全全家,是他最後的選擇。

呂不韋努力一生,為何因為秦始皇短短30個字的信,而飲鸩酒自盡?

嬴政以雷霆手段、微小代價平定嫪毐集團,一封短信解決呂不韋集團,完成集權,帝王風範已彰顯無遺!

接下來,天下一統,不可逆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