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對應的教學錄像在:http://edu.51cto.com/lecturer/user_id-7648423.html

9.9釋出,待管理者24小時稽核後,便可觀看,課程名稱為《思科CCNA認證的幀中繼專題分析(200-120) (9課時)》

示範目标:配置基于實體接口半網狀的幀中繼。

示範環境:如下圖8.53所示的實驗環境。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示範工具:三台思科的路由器,一台幀中繼交換機。

示範背景:路由器R1是幀中繼網絡的總部接入端裝置,路由器R2、R3是遠端分支機構,它們分别通過幀中繼交換機建立與R1的虛拟電路,完成遠端分支機構到總部的接入。注意首先建立半網狀的幀中繼網絡,路由器R2與R3之間沒有流量交換,所有遠端分支機構的流量都與總部進行交換。

示範步驟:

第一步:配置幀中繼交換機,在這裡使用一台具備4個同步串行接口的路由器來仿真幀中繼交換機,是以在這裡首先需要了解首幀繼交換機的配置。

幀中繼交換機的配置:

fr-switching(config)#frame-relayswitching

開啟幀中繼交換功能。

fr-switching(config)#intes1/0

進入幀中繼交換機的S1/0接口配置模式。

fr-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為該接口封裝幀中繼協定。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intf-type dce

訓示該接口類型為DCE端

fr-switching(config-if)#clockrate 56000

為DCE端封裝時鐘頻率,DCE必須配置時鐘頻率,因為它要為同步串行鍊路提供時鐘同步。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2 interface s1/1 201

配置幀中繼路由,訓示S1/0通過S1/1接口到達R2的PVC 201。實際上就是在幀中繼交換機訓示路由器R1到達路由器R2的幀中繼路徑。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3 interface s1/2 301

配置幀中繼路由,訓示S1/0通過S1/2接口到達R3的PVC 301。實際上就是在幀中繼交換機訓示路由器R1到達路由器R3的幀中繼路徑。

fr-switching(config-if)#noshutdown

激活該接口。

注意:在上述配置中,需要特别說明關于幀中繼路由的概念,所謂的幀中繼路由并不是基于網絡層的路由,而是訓示幀中繼的二層通路。

關于在幀中繼交換機上S1/1與S1/2接口下的配置與S1/0接口下的配置基本上相同,隻是幀中繼的DLCI号碼與接口不同而已,是以不再重複作指令解釋,S1/1與S1/2配置如下:

fr-switching(config)#intes1/1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201 interface s1/0 102

fr-switching(config)#intes1/2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301 interface s1/0 103

第二步:配置幀中繼網絡的接入端裝置(DTE),路由器R1、R2、R3。

路由器R1的配置:

R1(config)#inte s1/0

進入路由器R1的S1/0接口配置模式。

R1(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R1(config-if)#ip address192.168.1.1 255.255.255.0

為該接口配置IP位址。

R1(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102 broadcast

在該接口上配置到路由器R2的幀中繼靜态映射,這個所謂的靜态映射是幀中繼的二層DLCI号與三層IP位址的靜态映射。其中指令關鍵字IP位址為目标裝置(路由器R2)位址,指令關鍵字DLCI号碼為路由器R1的本地DLCI号碼,兩個關鍵字結合成來的意義是路由器R1使用本地DLCI号碼102到達目标192.168.1.2,指令關鍵字broadcast訓示當多點傳播不能正常工作時,進行廣播。

R1(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103 broadcast

在該接口配置到路由器R3的幀中繼靜态映射,其指令意義同上所述。

R1(config-if)#noshutdown

注意:下述為路由器R2與R3的幀中繼配置,其配置指令與路由器R1基本上一緻,隻是各自的IP位址和DLCI号碼不同,是以不再重複作指令解釋。

路由器R2的配置:

R2(config)#inte s1/0

R2(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R2(config-if)#ip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1 201 broadcast

R2(config-if)#noshutdown

路由器R3的配置:

R3(config)#inte s1/0

R3(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R3(config-if)#ip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1 301 broadcast

R3(config-if)#noshutdown

第三步:檢測路由器R1到路由器R2(192.168.1.2)和R3(192.168.1.2)的連通性,如下圖8.54所示,可見路由器R1與R2、R3成功通信。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第四步:使用show frame-relay pvc在路由器R1上檢視到R2和R3的虛拟電路如下圖8.55所示,可得知到路由器R2和R3的虛拟電路102、103的(STATUS)狀态為ACTIVE,訓示兩條虛拟電路工作正常,為活躍狀态。PVC一般有三種狀态:

nActive:表示鍊路為活躍,幀中繼鍊路工作正常。

nInactive:表示到幀中繼交換機的本地連接配接是正常的,但是對端的幀中繼路由器到幀中繼交換機的鍊路有故障。

nDeleted:表示幀中繼接入裝置沒有從幀中繼交換機收到任何關于幀中繼的LMI管理信令,或者沒有任何服務存在。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第五步:在路由器R1上使用showframe-relay lmi指令檢視LMI的類型如下圖8.56所示,LMI TYPE=CISCO使用思科的LMI類型。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第六步:在路由器R1上使用showframe-relay map指令檢視幀中繼虛拟電路的映射狀态如下圖8.57所示,訓示出路由器R1與路由器R2、R3的DLCI與三層IP位址的映射關系,其類型為static靜态映射。在幀中繼DLCI号碼與三層IP位址形成映射關系時,還有另一種映射方案叫動态映射,關于動态映射的原理将在“了解幀頻中繼的逆向ARP”部分描述。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第七步:上面的步驟驗證了路由器R1與R2、R3之間的通信。現在到路由器R2上去檢測與路由器R3的連通性,如下圖8.58所示。路由器R2無法與R3完成通信,因為在該實驗環境中的幀中繼是半網狀的幀中繼網絡,從VC規劃的格局來看,路由器R2和R3各自僅有到達R1的一條虛拟電路,可以分别在R2與R3上通過執行show frame relay pvc指令來檢視各自的虛拟電路狀态如下圖8.59和圖8.60所示,是以分别能與路由器R1通信,而R2和R3之間互相沒有虛拟電路的規劃,是以互相之間無法完成幀中繼的通信。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第八步:如果此時需要路由器R2與R3之間互相能通信有兩個方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方案是将路由器R1作為R2與R3交流交換的中轉點,也就是說R2與R3的所有流量都必須經過路由器R1進行轉發。如果使用這個方案不需要在電信營運商(幀中繼交換機)為R2和R3開設一條獨立的虛拟電路,就其投入成本而言會更低,但是因為路由器R1要承轉R2和R3的流量是以路由器R1的流量壓力會更大。另一個解決方案就是規劃全網狀的幀中繼,關于規劃全網狀态的幀中繼在後繼的示範過程中會給出,現在首先來實作第一個解決方案讓路由器R1作為R2與R3交流交換的中轉點,完成R2與R3的通信。

在路由器R2上的配置:

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201 broadcast

在路由器R3上的配置:

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301 broadcast

關于上述配置的了解:根據上述配置可以看出路由器R2和R3沒有使用任何新的DLCI号碼,而是使用原有到達路由器R1的DLCI号碼,隻是各自增補了一條到達對方IP位址的幀中繼映射。換而言之,現在路由器R2使用DLCI号碼201來到達R1,同時也使用了DLCI号碼201來到達R3,在路由器R3上也是一樣。

第九步:現在重新檢測路由器R2與R3的連通性,在路由器R2上ping R3如下圖8.61所示,可看出成功完成通信,然後再在路由器R2上執行traceroute 192.168.1.3的路徑跟蹤指令,如下圖8.62所示,可得知路由器R2到R3的流量是經過192.168.1.1(R1)中轉後才到達路由器R3。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示範:基于實體接口全網狀幀中繼的配置

示範目标:上一個示範配置了基于實體接口半網狀的幀中繼,在該示範中将配置全網狀的幀中繼網絡。

示範環境:如下圖8.63所示。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

示範背景:這裡的背景與“示範:基于實體接口半網狀幀中繼的配置”的唯一差別在路由器R2與R3之間規劃了一條新的虛拟電路來形成全網狀的幀中繼,路由器使用本地DLCI号碼104來到達R3;路由器R3使用本地DLCI号碼401來到達R2,是以在示範過程中需在幀中繼交換機上增加一台幀中繼路由。

第一步:為了更直覺的示範全網狀幀中繼的配置,首先需要删除上一個示範中路由器R2和R3使用R1作為流量中轉站來完成通信的配置,并将幀中繼網絡環境恢複到R2與R3由于他們沒有虛拟電路的存在,無法完成通信的狀态,關于删除相關配置的具體命如下所示:

R2(config-if)#no 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201 broadcast

R3(config-if)#no 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301 broadcast

第二步:如圖8.63所示的環境配置幀中繼交換機并新增讓路由器R2與R3的虛拟電路,以完成全網狀幀中繼的配置,關于幀中繼交換機的配置如下.

在幀中繼交換機S1/1接口模式下的配置:

fr-switching(config)#interfaces1/1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4 interface s1/2 401

增加配置讓路由器R2使用104的DLCI号碼到達路由器R3

在幀中繼交換機S1/2接口模式下的配置:

fr-switching(config)#interfaces1/2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401 interface s1/1 104

增加配置讓路由器R3使用401的DLCI号碼到達路由器R2

第三步:為路由器R2和R3配置新的DLCI号碼與IP位址的靜态映射關系,以完成全網狀幀中繼的接入配置。

在路由器R2上新增到R3的PVC映射記錄:

R2(config)#interfaces1/0

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104 broadcast

在路由器R3上新增到R2的PVC映射記錄:

R3(config)#interfaces1/0

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401 broadcast

第四步:完成上述配置後,開始檢測路由器R2與R3的連通性,如下圖8.64所示,通信成功。跟蹤到達目标所經過網絡路徑,其結果如下圖8.65所示,可得知此時路由器R2到R3的流量不再經過R1進行中轉,而是直接到達R3,因為現在是全網狀的幀中繼,路由器R2與R3之間已經存在一條直接通信的PVC鍊路。

示範:思科裝置基于實體接口幀中繼(fame-relay)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