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個人管理 - 我是這樣偷着做架構的

  任何一個人對一件事情都是從一個不知道到模糊再到了解和精通的過程,如果讓你去着手做一件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你會怎麼做?當我對某個産品子產品不會設計時,我會毫不猶豫的去抄襲類似的産品。說到”<b>不重新發明輪子</b>“,很多人就會想到代碼和架構,而對于架構師來說,<b>思想是更為重要的一個輪子</b>。

  SNS社群”占車位“、”奴隸“、”偷菜“等遊戲部分好像隔夜之間就全部出來了,是以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其實都在”抄“,要是在”抄“的基礎上都有自己的創新,每個遊戲都能”偷“就更好了。如今”偷“已經不是遮遮掩掩的了,我覺得”偷“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态度,一種方法,就像“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說的一樣。以下我将講一下我是如何偷的,也歡迎大家也養成偷的習慣:)

  再将偷産品之前,我想起小時候的一些故事,有時候我來不及寫作業,早上就會早早來到學習。來早的目的就一個,抄作業。

找到可以抄襲的作業

找對人:我不會随便找一個人的來抄襲,因為我怕抄錯了被發現了,是以我找的人不是班長也是課代表,或者排名前十名的。其次是這個人是否開放(Open),有些人不夠哥們,把作業本子藏的好好的,你問他他當沒聽見,或者直接說不給。

找對作業:有的人字迹寫的差,你有時不小心就會抄錯

求同存異

我也不是一個差學生,也算有思想的,是以當然不會隻是像罰抄作業一樣。抄的過程中,我也會看看他做的思路是不是對,如果對我就會全部抄下來

有時後為了不讓老師發現,我也會特意修改一些内容,不讓把順序颠倒一下,文字修改一下

修正

在抄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明顯錯誤的地方,我會自己修改一下,畢竟,我要偷也要做得職業點:)

找到抄襲源

”偷“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态度,就像”不重複發明輪子“一樣。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真正做起來又會另一回事,<b>缺少的不是輪子,而是看你想不想去找輪子。</b>

找對廠商:競争對手、開源産品或者類似産品廠商,我研究的報表是就會找業界著名的報表廠商

找對架構:有些廠商會有多種産品,每種産品包含功能不一樣,由于我們是抄襲,那就專挑完全功能的來試用。有些産品會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和說明,這類産品對我來說我會優先考慮。

有時候做研究工作,自己需求是不太清楚的,這時候就可以多參考幾個産品,拿着别人的功能清單進行對比,把共同的部分記錄下來,看看是否自己需要的

不同産品肯定存在一些各自的亮點,這也是我們需要特别關注的,很有可能這是你産品增值的部分。對不同産品的不同功能,我們也需要分别看看,然後自己判斷一下是否需要

組合抄襲

由抄到偷

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抄的基礎上,那也隻是到了<b>守-破-離</b>的守階段。畢加索的原話是”Bad artists copy;Good artist steal“,他的創新更多來源于偷,就是在抄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進行了主題抄襲後,我們會進行組合抄襲,其實在抄襲過程中我們的思考和決策過程就是在做”偷“這一重要步驟。在參考别人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見解,解決自己的問題才是關鍵。比如在做報表時,就針對公司的列印加強了頁面模型,針對樹形要求增加樹形顯示和彙總等。

不斷修改

  以上是我目前想到的偷架構5步驟,這主要是基于本人不是一個天才設計師而言,如果你是一個天才設計師,前無古人,那麼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本文轉自 jingen_zhou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zhoujg/520536,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