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2021年即将過去,回顧這一年的電影市場,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複蘇。

今年的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了460億,比去年(200億)的2倍還多,複蘇迹象明顯,但和2019年642億的巅峰尚有距離。

今年有兩部50億+體量的電影,《長津湖》和《你好,李煥英》包攬了全球年度票房前二,為中國電影争了一口氣。

其中《長津湖》更是突破了57億,時隔4年打破了《戰狼2》的票房紀錄,給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電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而在這兩部電影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好電影開始得到觀衆認可,并在院線市場斬獲頗豐。

今天我們就綜合觀衆評分及票房影響力來盤點一下今年2021年度的“十大電影”

這10部電影各有各的特點,從十個不同的次元展現了中國電影走過的這一年。

—10—

《中國醫生》

豆瓣6.9丨票房13.28億

關鍵詞:反套路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中國醫生》是《中國機長》的續集,都是改編自真實的故事,但這類題材,既好拍,又難拍。

好拍之處在于,很多觀衆已經通過新聞報道了解了故事的方方面面,影片就不需要那麼多鋪墊,觀衆可以直接代入産生共情。

難拍之處也在于此,這類影片本質上是一個被劇透無數次的故事,真實的新聞報道俯拾即是,大家何必花錢去看一個幾乎沒有任何懸念的故事呢?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2019年的《中國機長》就是在這個“沖突”中創作出來的。

它的票房大賣29億,可是為了增加可看性,虛構了很多無關緊要的情節,反而沖淡了事件本身的沖擊力,因而也受到一些诟病。

《中國醫生》彙集了《中國機長》的原班人馬,在創作時也吸取了前作的教訓,少了很多魔改和煽情,基本上原汁原味還原了以張定宇為代表的武漢金銀潭醫院抗疫英雄的事迹,劇中創作的劇情也大多是改編自真實新聞事件,是以更加打動人心。

不過這部影片的最成功之處,在于選擇了一條頗為大膽的“新路”。

你以為影片要直接正面歌頌醫護人員的偉大,實際上卻很“反套路”地把鏡頭聚焦至醫護人員的“背面”,将他們在疫情發生後遇到的各類難題逐一展現在你面前,不帶絲毫遮掩。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在這裡你能看到醫護人員痛哭,也能看到醫生因為觀點分歧而面紅耳赤地争執,那些台詞尖銳刺耳,卻真實戳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醫生》其實是博納“勝利三部曲”的第一部,它大賣13億,也讓博納對第二部《長津湖》的票房前景信心大增,是以才有了後來的票房奇迹,同時也加速了第三部諜戰片《無名》的拍攝進度。

—9—

《怒火·重案》

豆瓣7.2丨票房13.29億

關鍵詞:工匠遺作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怒火·重案》是導演陳木勝的遺作,也讓我們重新嗅到了久違的港味兒。

在香港影壇,如果說王家衛是藝術家,王晶是商人的話,陳木勝就是老實本分的工匠,他拍攝的電影都是一個類型:簡單的劇情,然後熱血飙車打鬥戲。

在港片輝煌的時候,他的平庸是很難出頭的;然而當港片沒落時,他的藏拙反倒成為了一種難能可貴的堅守,當别的港片導演為了讨好内地觀衆紛紛轉型時,他的作品卻依然沿襲着老式港片的創作風格。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怒火·重案》其實和去年劉德華主演的《拆彈專家2》題材“撞車”了,都是講了一個體制内的好人黑化後的故事,但是陳木勝沒有像邱禮濤一樣在劇情上精雕細琢,試圖表達自己的态度,而是搭了一個架構後,迅速回歸到了自己最擅長的槍戰戲和動作打戲。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甄子丹負責動作設計,一幕幕拳拳到肉的打鬥看得人直呼過瘾;謝霆鋒負責演技,他演了一個小醜式的反派英雄,也讓人耳目一新。兩人齊手讓陳木勝的這部遺作熠熠生輝。

《怒火·重案》豆瓣評分隻有7.2分,但它依然讓我們感動,這就類似于一家面館,你小時候去吃覺得味道平平無奇,幾十年後你故地重遊的時候去吃還是同一個味道,同樣的味道因為加了時間這個佐料而變得彌足珍貴。

—8—

《送你一朵小紅花》

豆瓣7.3丨票房11.96億

關鍵詞:知世故而保持童真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記得看完本片的首映之後,我曾經批評影片拍得不夠真誠,因為影片講述的是癌症病人的故事,可是拍得卻像童話偶像劇,連那首同名主題曲都太過浪漫,沒有觸及癌症病人面臨的殘酷處境。

幾個月後看到趙英俊患癌去世,知道他在彌留之際創作了這首《送你一朵小紅花》,當我看完他的故事,再去聽這首歌,看這部電影時,我才有了新的看法。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不是影片在規避現實,而恰恰是主創們在深入了解和體驗過現實之後,才選擇戴上了浪漫的濾鏡,給每一個深陷泥淖的癌症患者送去一份精神的慰藉。

知世故而保持童真,這是這部影片最可貴的地方,趙英俊的去世給本片做了一個悲怆的注解。

本片由易烊千玺和劉浩存主演,劉浩存彼時還是個新人,影響力有限。

易烊千玺在影片中的表演并未有太大突破,飾演的還是那種帶着倔強的“問題少年”,但這是他首次獨挑大梁的電影,近12億的票房也證明了他的号召力。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中國演藝圈的老戲骨很多,影帝影後也有很多,但是具有10億+票房号召力的演員極少,易烊千玺是新生代演員裡的極具代表性的一個,這就是《送你一朵小紅花》對于他最大的意義。(備注:這部電影于20年12月31日跨年上映,因口碑和票房發生于2021年,是以按照2021年度劃入)

—7—

《長津湖》

豆瓣7.4丨票房57.60億

關鍵詞: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目前的影視圈達成了一種共識:票房能賣到50億以上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情緒電影”,這類電影能讓絕大多數觀衆産生共情,然後利用情緒的廣泛傳播,創造票房奇迹。

《長津湖》就是這樣一部情緒電影。

這部電影早就蓄勢待發了,出品方博納一直在等待國民情緒的到來。

本片原本定檔8月,那時候奧運會上中國健兒摘金奪銀,而河南水災也引發全民關注,幾個事件疊加讓大衆愛國情緒空前高漲,《長津湖》這個時間點上映是最合适的,結果因為疫情複發推遲到了國慶檔。

錯過了這一風口,很多人就不太看好《長津湖》的票房前景了。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它的制作成本很高,而國慶檔之前的票房天花闆隻有30億,再加上反複的疫情,想要回本,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之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長津湖》首日表現平平,從第二天開始逆勢而上,連續6天票房過4億,7天30億,11天40億,20天50億,56天超越《戰狼2》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冠軍。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長津湖》能夠成功的原因,就是在本身品質之上,成功抓住了大衆的情緒。

錦繡長城表現的家國情懷,七連的戰友情,伍千裡和伍萬裡的手足情等大大小小的情緒都散落在3個小時的劇情之中,從現役軍人到普通群眾,從老人到婦孺,幾乎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情緒附着點,這些情感形成強大的共振,最後創造了票房奇迹。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不過當情緒感受過一次後,再看續作時這種情緒效應就會淡化很多。

是以第二部《水門橋》對于創作者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不管怎樣,我們還是期待着七連的戰士們能夠帶給我們新的驚喜和感動。

—6—

《失控玩家》

豆瓣7.5丨票房6.13億

關鍵詞:入口即化的奶油蛋糕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後疫情時代有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好萊塢進口大片集體垮了。

漫威系列在《複聯4》之後宣告了一個時代終結,今年漫威集體缺席了内地院線;

DC系列的暗黑風更是和内地院線格格不入。

“速激”系列拍到第9部以後也是強弩之末,這一部上了太空,下一部還能怎麼玩?

007系列也是明日黃花,這一部《無暇赴死》也是丹尼爾·克雷格最後一部007電影,之後這個系列也将不可避免地面臨衰落難題。

除了這些經典IP,其他好萊塢大片更是水土不服,紛紛折戟。

過去我們設立國産片保護月來抵抗好萊塢的沖擊,現在看也許得設立一個“好萊塢保護月”了。

不過在一片蕭條中,“死侍”瑞安·雷諾茲主演的《失控玩家》卻成了意外的驚喜。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3年前,斯皮爾伯格的《頭号玩家》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滿屏的娛樂性征服了觀衆,它的豆瓣評分高達8.7分,票房高達13.96億,影片中還埋藏了170多個彩蛋,不管你是否被“點中”都能看得妙趣橫生。

這一次《失控玩家》作為《頭号玩家》的續作則走了一條更為親民的路線,簡單的故事,工整的創作,恰到好處的笑點,點到為止的煽情,讓人看得十分舒服。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過去好萊塢電影在影院橫行的時候,一個IP常常有幾十部衍生片,觀看影片你還得提前補課,得了解了整個IP宇宙後才能真正欣賞影片,否則看得一頭霧水。

而《失控玩家》就是那種入口即化的奶油蛋糕。

影片講述了遊戲中的NPC在人工智能的催化下“意識覺醒”的故事,影片中的彩蛋也是類似于美國隊長的盾牌、星球大戰裡的藍色光劍這類大衆都能get到的彩蛋。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就是這樣簡單的電影讓我淚目了兩次,一次是主角藍衣小哥和黑人小哥告别時的場景,一次是片尾藍衣小哥和女主告白的場面,那是獨屬于宅男的浪漫。

《失控玩家》的成功給之後的進口片提供了好的範例,也不是非得整什麼IP、什麼宇宙,把時間拉長一定會産生審美疲勞,就簡簡單單拍一個好故事,用真摯的情感感動觀衆,這同樣也是成功之道。

—5—

《揚名立萬》

豆瓣7.5丨票房9.0億

關鍵詞:多層嵌套的實驗電影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揚名立萬》是韓寒監制的電影。

皮哥多次說過,韓寒的文章有多犀利,他的電影就有多溫和,可是他監制的這部影片卻充滿了實驗性,是一部獨特的“劇本殺電影”。

一群電影人聚在一起讨論将一個命案翻拍成電影,殊不知他們自己就身處案發現場,戲中戲、案中案、局中局、人外人,這個循環嵌套的結構本身就充滿新意,而尹正、喻恩泰、鄧家佳、楊皓宇等一批演技派的出演又将這種荒誕演出了冷汗淋漓的現實感。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韓寒發文表示,本片的主創明知道如何走捷徑,卻用一種最笨拙的方式拍出了這部電影,于是從觀衆的視角看,主創的努力和片中的電影人的較真形成了巧妙的呼應。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這層結構外又嵌套了一個外殼,我們是故事的旁觀者也是參與者,這種魔幻感妙不可言,在皮哥心中它就是今年的最佳國産片。

—4—

《懸崖之上》

豆瓣7.6丨票房11.90億

關鍵詞:這個時代最好的諜戰片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71歲的張藝謀首次嘗試諜戰片拍出了這部《懸崖之上》,本片的票房也破了他的電影在内地的票房紀錄。

張藝謀找來電視劇《懸崖》的編劇全勇先寫了一個全新的故事,主角還是周乙,地點還是哈爾濱,但時間提前到了20世紀30年代,4位在蘇聯接受教育訓練的特工回國執行任務,而潛伏在敵人内部的周乙一邊要隐藏自己的身份,一邊還要協助戰友完成“烏特拉”行動,一場精彩的較量就此展開。

從畫面上說,本片保持了張藝謀一貫堅持的色彩美學,哈爾濱的冰天雪地和片中角色的黑制服、黑手套、黑手槍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從演技上來說,本片邀請了于和偉、朱亞文、張譯、秦海璐、倪大紅、雷佳音等一衆好演員出演,每個人都貢獻了足夠精彩的演技,相比較而言“謀女郎”劉浩存的表演還是有些稚嫩,沒有演出執行任務的緊迫感。

從故事上來說,影片使用了傳統諜戰劇的拍攝方法,可是受制于時長,很多劇情隻能蜻蜓點水帶過,鋪墊得不太瓷實,影片的劇情裝得很滿,但重點不突出,這也是影片最大的扣分項。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其實諜戰片不能采用諜戰劇的拍攝方式,而應該像《風聲》一樣,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用更激烈的戲劇沖突把影片推向高潮。

但瑕不掩瑜,《懸崖之上》依然是這個時代能拍出的最好的諜戰片,不斷突破自己的張藝謀值得我們尊重。

—3—

《沙丘》

豆瓣7.8丨票房2.53億

關鍵詞:問題出在電影身上還是觀衆身上?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沙丘》在上映後口碑呈現出了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皮哥在朋友圈甚至看到了“現代觀衆不配看這部電影”的極端評價。

簡單來說,《沙丘》就是科幻版的《指環王》。

都是經典小說改編,都是古典主義英雄故事,但《沙丘》卻沒能像《指環王》一樣被觀衆一緻奉為至寶。

其一是古典主義的衰退。

大家不再喜歡好人一直好,壞人一直壞的故事了,大家喜歡好人黑化,壞人洗白,英雄有着俏皮的惡趣味,壞蛋帶着打動人心的善良。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漫威和DC的超英電影就是這麼塑造角色的,這極大增強了電影的娛樂性,但也消解了電影的嚴肅感。

《沙丘》還是按照史詩電影來拍的,這對于習慣了3分鐘一個笑點的觀衆來說,簡直就是煎熬。

其二是對于奇幻場景的審美疲勞。

不得不說,現在的觀衆的胃口早已被各種視覺大片給慣壞了,盡管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遠赴中東,精心打造了蒼涼肅穆的沙漠奇觀,但客觀來說很難形成《指環王》那樣超乎時代的震撼效果了。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沒有了讓人瞠目結舌的視覺震撼,《沙丘》魅力也消減了一半。

其三就是過多的宗教元素。

影片中充斥了大量的宗教符号和元素,對于中國觀衆來說過于晦澀難懂,無法引發共情。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其四就是沒有高潮的故事。

《指環王》三部曲每一部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有着明顯的起承轉合和高潮戲,但是《沙丘》的問題影片本身比較晦澀,而且剛鋪墊好劇情就戛然而止,第一部是不完整的故事,看着不盡興。

是以《沙丘》也許依然是一部足以載入影史的好電影,但你确實不能要求它在中國市場也得所向披靡。

盡管如此,《沙丘》還是憑借獨特的電影語言和視覺畫面入選了《視與聽》的年度50部佳片名單,這個系列的續集已經開拍,我們現在就對它的成敗下斷言還為時尚早。

—2—

《你好,李煥英》

豆瓣7.8丨票房54.13億

關鍵詞:不可複制的“意外”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本片的成功是一場不可複制的“意外”。

這個意外首先來自對手。

春節檔首日,《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突破了10億,但随後的口碑争議使得票房急轉直下,這給了《你好,李煥英》完成逆襲的機會。

這個意外其次來自于觀衆。

影片上映前,幾乎大部分觀衆都不看好它。

這是賈玲的導演處女作,很多人覺得她就是在玩票;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這是獨幕喜劇改編的電影,獨幕喜劇電影聽上去就非常不靠譜,而這個獨幕喜劇在電視上已經演過一次了,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拍成電影很難有新意了;

此外,在宣傳時沈騰是C位,上映前沈騰的名字被悄悄挪到了第三位,影片的“含騰量”也備受質疑;

總之觀衆對《你好,李煥英》并不看好,當然現在看,當初的低預期反而讓電影蓄滿了觸底反彈的能量。

最後這個意外産生于影片上映後,來源于影片本身。

從故事上來說,電影版相比較獨幕喜劇版增加了雙穿越的元素,瞬間讓觀衆感到了新鮮;

從演員來看,本片“含騰量”十足,而張小斐的表現也很優秀,賈玲更是本色演出,全員演技線上也讓觀衆很快入戲了。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從情感來看,《你好,李煥英》也是一部标準的“情緒電影”,因為是改編自賈玲的真實經曆,是以影片雖然有一些缺點,但那種對母親最質樸的情感卻熠熠發光,在春節這個合家歡聚的時刻,這樣的情感更是容易傳播,最終才能出圈,上演驚天逆襲的好戲。

我們總結一下,《你好,李煥英》的成功是衆多意外的組合,它足夠傳奇,但也不可複制。

—1—

《波斯語課》

豆瓣8.1丨票房3632.3萬

關鍵詞:一場聲東擊西的遊戲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波斯語課》其實去年就在德國上映了,直到今年3月才登陸内地院線,因為網上已經提前流出資源,使得票房大受影響。

影片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故事,反映二戰的經典影片很多,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辛德勒名單》了。

本片可以看作是“波斯語名單”,不過卻是用一種調侃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嚴肅的故事。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猶太人吉爾斯被抓到集中營随時可能被槍斃,為了保命他謊稱自己是波斯人,結果德軍軍官就讓他教自己波斯語,吉爾斯将錯就錯,以猶太犯人的名字為詞根,自編了一套“波斯語”,給自己續命的同時,也無意中記下了這些受害者的名字。

皮哥覺得本片最巧妙的一點在于導演和觀衆之間玩了一場聲東擊西的遊戲。

在影片大部分時間裡,導演都用一種輕佻口吻來講故事,比如把主角編瞎話的橋段設計得很有娛樂性,把主角和德國軍官之間的感情故意刻畫得很暧昧,觀影到一半皮哥一度很疑惑,這麼嚴肅的題材怎麼拍得這麼輕浮?

2021年度“十大電影”,它們用180億票房,證明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直到結尾,當集中營猶太人的所有資訊被納粹提前焚毀,主角流利地背出2000多猶太受害者的名字時,我們才知道導演的良苦用心。

他就是讓觀衆放下防備,然後用“蓄謀已久”的情感洪流沖垮觀衆的心理防線,直抵我們最柔軟的内心,那一刻我的眼眶瞬間就濕潤了。

當然,很多觀衆并不接受這種大膽的手法,本片雖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但這種過于離奇的手法其實消解了曆史的嚴肅性,是以有些觀衆還是不留情面地打出了低分。

好了,以上就是今年的年度“十大電影”,每一部電影都有精妙之處。

綜合以上,我們不難發現,當下國内電影市場口碑當道,好口碑與高票房的重合度越來越高,近幾年來低口碑電影,票房連連遭遇滑鐵盧,這10部電影用累積180億的總票房成績,也間接證明了爛片國内已無市場。

希望即将到來的2022年,我們不僅能迎來電影票房的騰飛,也能看到更多走心的經典之作,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複蘇時刻。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