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3D可視化,是目前非常熱門的方向。所謂“文不如表,表不如圖”,3D可視化具有豐富的展示形式和效果,美觀和設計感也成了當下3D可視化行業越來越重視的部分。

在3D可視化場景中利用顔色可以對場景内不同資訊做出區分,吸引注意力以及加強辨別等。使用不當不僅不夠美觀,還可能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歧義。可視化審美的标準有四大要素:新穎、充實、高效和美觀。如何通過顔色,既要美觀又要突出重點,今天就來分享一下3D可視化中顔色的運用和搭配方法。

色彩能引起我們共同的審美愉悅,雖然色彩本身并無冷暖的溫度差别,但色彩卻能引起人們的心理聯想,是以說色彩是有情緒的。紅、橙、黃等暖色,會聯想到太陽、火焰、熱血等物像,産生溫暖、熱烈等感覺;藍、紫、綠等冷色,容易聯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産生寒冷、理智、平靜等感覺。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3D可視化的設計一般以深色主題為主,強調科技感和炫酷的效果。提到藍色就容易聯想到科技、智能等,深色還能夠減少眼部刺激,有利于長時間浏覽。對色彩情緒有了一定了解對做設計都是有助力的。

例如,公安、交通、政務類等使用行業常用藍色調;銀行、金融等相關行業,可以點綴金色,但切記不要大面積使用,容易造成俗氣的感覺;醫療、能源、健康類行業可以使用綠色調代表希望;電商、娛樂類行業,用橘色和紫色偏暖色系能夠渲染熱鬧的場景。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自然界是由各種色彩變化組成的,通常說的三原色分為光的三原色和色彩中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紅、綠、藍三色而色彩的三原色是指紅、黃、藍。光的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現各種光色,電腦、手機、螢幕等就是由紅、綠、藍三種發光的顔色小點組成的。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強弱混合,可以産生自然界的各種色彩變化。一般在配色時,采用改變色調(H)、飽和度(S)、明度(B)進行配置。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比如在HSB色相環中,最亮的三個顔色分别是,黃綠色,黃橙色與黃色,如果需要加亮主色就在混白的同時将藍色向藍綠改變色相,如果需要減暗則是相反,這樣在調制漸變色變化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太髒的顔色。

互補色:互補色就是在色環上距離 180° 的色彩,形成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色彩。

臨近色:臨近色是在色環上距離 60° 左右的色彩,形成的配色效果風格和諧統一。

對比色:對比色是在色環上 120° 左右的色彩,可以産生較為強烈鮮明的視覺效果。

同類色:同類色指色相性質相同,但色度有深淺之分。(是色相環中30°夾角内的顔色)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不同的顔色代表了不同的意義,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網上有很多配色工具,利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事半功倍,找到合适的配色方案直接拉到ps裡吸取顔色,直接搭配起來用就可以使用。

背景

3D可視化場景背景一般采用深色,以便于突出内容還友善做一些粒子、流光等效果。

場景

場景是重要部分,一般比背景顔色要淺,如果是同色調的話在明度和飽和度上有所差別。

文字

通常深色背景使用淺色文字,淺色背景則使用中灰。深灰。文字一般不使用純白會顯得生硬,帶一些顔色傾向更柔和。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圖示

圖示在3D可視化場景裡面一般代表重要資訊比如告警、危險、重要建築等,顔色一般采用淺色且飽和度、明度都比較高的醒目的顔色如淺黃、玫紅。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圖表

圖表需要用顔色區分資料的差別,但是要避免用色太雜,反而不容易了解資料。建議使用同樣明度和飽和度的顔色,低飽和度的顔色觀感會更加舒适。如果圖表數量多,同一類目最好用同一種顔色。在資料圖表裡,多采用冷暖色、互補色能産生強烈對比,突出重點資訊。

3D可視化色彩設計大揭秘

以上講了3D可視化如何運用色彩情緒、配色方法和配色方案,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風格去找一些優秀的色彩搭配,分析色彩搭配的比例,然後合理的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之中,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小小的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