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目錄與檔案基本操作

核心思想: 

linux對所有得裝置都當成檔案來處理,

均放在/dev/中

常見裝置及其在linux的檔案名對應關系

IDE硬碟                       /dev/hd[a-d]

SCSI/SATA/USB硬碟             /dev/sd[a-p]

U盤                           /dev/sd[a-p]

軟驅                          /dev/fd[0-1]    

磁盤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碟,一類是軟碟

開機流程:

1,BIOS:開機主動執行的韌體,會認識第一個可開機的裝置

2,MBR:第一各可開機裝置得第一個扇區内的主引導分區塊,内包含引導加載程式

3,引導加載程式(Boot loader):可讀取核心檔案來執行得軟體

4,核心檔案:開始作業系統得功能

BIOS就是寫入到主機闆上得韌體(韌體就是寫入到硬體上的軟體程式)

Linux中terminal區分大小寫

當視窗沾滿螢幕得時候,快速點選最上面得工具條,則馬上還原

0 檢視相應得軟體

sudo apt-get install xxx 安裝 xxx

sudo apt-get remove xxx 解除安裝 xxx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軟體資訊資料庫

sudo apt-get upgrade 進行系統更新

sudo apt-cache search 搜尋軟體包

0 目錄方面

. 代表目前得目錄, 也可以用./表示

.. 代表上一層目錄, 也可以用../表示

~ 代表“目前登入使用者身份”是以得主檔案夾 如/home/apple

~account

- 剛才的目錄

cd  目錄名切換目錄

pwd  顯示目前工作目錄

ls  -l ==ll    顯示目前目錄下的所有非隐藏檔案或目錄以每行顯示

ls -al    顯示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或目錄以每行顯示

sudo

mkdir 目錄名 建立一個目錄

mkdir -p tst/tstt/ 能夠遞歸的生成目錄

mkdir -m 777 tst 建立一個目錄且給它設定初始權限

rmdir 空目錄名 删除一個空目錄

0 檔案方面

touch  filename 建立一個檔案

cat    filename将檔案基本内容顯示在console

0 檔案與目錄的複制

cp  [] source destination

-a  相當于-pdr

-i 若目标檔案存在,覆寫前先詢問,

-p 連同檔案得屬性一起複制過去

-d 若源檔案為連接配接檔案的屬性,則複制連接配接檔案的屬性,預設情況下是複制連接配接檔案得實際檔案

-r 遞歸持續複制使用者目錄

0 檔案與非空目錄的删除

rm [-fri] 檔案名

-f: force

-r:删除目錄時候

-i:互動模式,删除先詢問

rm -rf 非空目錄名 删除一個非空目錄下的一切

rm 檔案名 檔案名 删除一個檔案或多個檔案  -r 遞歸用于目錄删除,

0 檔案與目錄得移動

mv [-fiu] source1 source2 directiory

mv [-fiu] source1 source2

-u:目标已經存在,且源比較新時候才移動

也可以用來更改檔案名

mv oldfilename newfilename

取得路徑得檔案名和目錄名

basename /ect/sys/ss

dirname  /etc/ss

/(root,根目錄) :與開機系統有關

/usr(Unix software resource):與軟體安裝/執行有關

/var(variable):與系統運作過程有關

目錄與檔案的權限了解

檔案中的,r代表可以讀取文本内容,w代表可以編輯、新增或者修改檔案但不能删除檔案,x代表是可執行檔案。

目錄中的,r代表可以查詢讀取該目錄結果清單的權限,即使用ls。

w代表是否使用者更改目錄結果清單權限,新增删除檔案與目錄,移動等操作。

x代表使用者是否能夠進入該目錄成為工作目錄。即能不能進入某個目錄或者cd切換進入該目錄,必須要具有x權限。

檢視目錄:ls

-a:全部檔案,包括隐藏檔案(開頭.的檔案)

-d:僅僅列出目錄本身

-h:以人類較易閱讀的方式列出檔案的大小如GB,KB

-i:列出inode号碼

-l:列出長資料串,以清單的形式顯示

本文轉自 zhao_xiao_long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computerdragon/10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