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DC學院爬蟲學習筆記(一):什麼是爬蟲?爬蟲的定義:爬蟲有什麼用:認識網址的構成了解網頁的兩種加載方法認識網頁源碼的構成檢視網頁請求了解網頁請求過程通用的網絡爬蟲架構

在DC學院買的第一門課程——資料分析,終于搞定了! 今天是大年初六了,跟高中同學聚了一下,再過幾天就要回學校了(ノへ ̄、)

感覺爬蟲這塊知識還欠缺,一咬牙,也買下了爬蟲的課,老樣子,主要是記錄下老師每節課的筆記,如果有代碼要運作,補充一些。

OK,開始爬蟲之旅!

網絡爬蟲(又被稱為網頁蜘蛛,網絡機器人,在FOAF社群中間,更經常的稱為網頁追逐者),是一種按照一定的規則,自動地抓取網際網路資訊的程式或者腳本。

市場分析:電商分析、商圈分析、一二級市場分析等

市場監控:電商、新聞、房源監控等

商機發現:招投标情報發現、客戶資料發掘、企業客戶發現等

一個網站的網址一般由域名+自己編寫的頁面所構成。我們在通路同一網站的網頁時,域名一般是不會改變的,是以我們爬蟲所需要解析的就是網站自己所編寫的不同頁面的入口url,隻有解析出來各個頁面的入口,我們才能開始我們的爬蟲。

同步加載:改變網址上的某些參數會導緻網頁發生改變,例如:www.itjuzi.com/company?page=1(改變page=後面的數字,網頁會發生改變)

異步加載:改變網址上的參數不會使網頁發生改變,例如:www.lagou.com/gongsi/(翻頁後網址不會發生變化)

在網頁中右鍵點選檢視網頁源碼,可以檢視到網頁的源代碼資訊。

源代碼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别是:

html:描述網頁的内容結構

css:描述網頁的排版布局

JavaScript:描述網頁的事件處理,即滑鼠或鍵盤在網頁元素上的動作後的程式

以chrome浏覽器為例,在網頁上點選滑鼠右鍵,檢查(或者直接F12),選擇network,重新整理頁面,選擇ALL下面的第一個連結,這樣就可以看到網頁的各種請求資訊。

請求頭(Request Headers)資訊詳解:

響應頭(Response Headers)資訊詳解:

從浏覽器輸入網址、回車後,到使用者看到網頁内容,經過的步驟如下:

(1)dns解析,擷取ip位址;

(2)建立TCP連接配接,3次握手;

(3)發送HTTP請求封包;

(4)伺服器接收請求并作處理;

(5)伺服器發送HTTP響應封包;

(6)斷開TCP連接配接,4次握手。

DC學院爬蟲學習筆記(一):什麼是爬蟲?爬蟲的定義:爬蟲有什麼用:認識網址的構成了解網頁的兩種加載方法認識網頁源碼的構成檢視網頁請求了解網頁請求過程通用的網絡爬蟲架構

1.挑選種子URL;

2.将這些URL放入待抓取的URL隊列;

3.取出待抓取的URL,下載下傳并存儲進已下載下傳網頁庫中。此外,将這些URL放入待抓取URL隊列,進而進入下一循環;

4.分析已抓取隊列中的URL,并且将URL放入待抓取URL隊列,進而進入下一循環。

DC學院爬蟲學習筆記(一):什麼是爬蟲?爬蟲的定義:爬蟲有什麼用:認識網址的構成了解網頁的兩種加載方法認識網頁源碼的構成檢視網頁請求了解網頁請求過程通用的網絡爬蟲架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