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融360 D輪融資超10億 平台型網際網路金融價值凸顯

線上金融搜尋平台融360日前宣布,完成由雲鋒基金、賽領基金等國内基金領投,紅杉及Star VC跟投的D輪融資,最終實際融資總金額超過10億人民币。在網際網路融資環境變得日益艱難、大量網際網路金融創業公司進入融資寒冬的大背景下,融360以金融搜尋平台模式順利完成新一輪資金,透露出網際網路金融新一波的脈絡走向。

四年内,融360已經成為連接配接大量金融機構和普通使用者的最大第三方獨立平台和開放平台。融360聯合創始人、CEO葉大清表示,這是投資人對于融360堅持平台方向的一種高度認可,金融搜尋比價能高效地連接配接大量金融機構和普通使用者,相對來說政策風險較低,金融搜尋平台的潛力正在得到驗證。而且,融360開發的大資料風控系統又成為構築獨特競争力的堅實門檻。

私募大佬與國家隊入場領投

融360在2012年3月網站上線當月,即獲得光速領投、凱鵬華盈及清科跟投的A輪700萬美元融資,并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4年7月完成B輪和C輪融資,先後由紅杉中國基金和淡馬錫旗下蘭亭投資領投。而此次D輪由雲鋒基金和賽領資本等基金主導領投,紅杉連續第三次參與投資。

成立于2010年初的雲鋒基金以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聚衆傳媒創始人虞鋒的名字命名而成,并聯合一批行業領袖、成功企業家和成功創業者共同發起創立的私募基金,旗下擁有多支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和專項基金,管理資産規模巨大。雲鋒基金的領投,将為融360帶來更多的戰略資源。 

賽領資本的參與,則标志着融360首次引入了具有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國家隊入場色彩明顯。賽領資本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人民币國際投貸基金管理人。自2012年誕生之時起被稱為“中投二号”,具備各種“國家隊”優勢:央行上司特批,母基金總規模500億元人民币,股東包括上海國際集團、上汽集團等六家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集團。

此次的投資方另一個亮點是紅杉中國基金第三次參與了對融360的投資。作為全球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基金之一,紅杉資本目前在中國已投資了近300多家擁有鮮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和具有巨大成長空間的公司,其中相當部分企業正在成為産業的上司者。除了私募大佬、國家隊、外資隊以外,這次還有VC風險投資的新星Star VC——黃曉明、李冰冰、任泉、章子怡、黃渤組團參與此次投資。

關于公司此輪融資的估值,葉大清僅表示融360已經跻身于最新的獨角獸公司。獨角獸指那些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

“我們在積極考慮評估國内上市的可行性。這次D輪融資過程,引入了國内的投資人,其實就是在為回歸到國内做的一個鋪墊。”

第三方服務平台價值凸顯

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投資人對于風險更加敏感,對P2P企業逐漸持觀望态度。據業界判斷,随着國家出台相關的監管政策後,P2P創業的熱潮業已結束。在網際網路金融的淘金潮中,那些送錘子送水的公司、第三方的服務平台,會日益凸顯其投資價值。

過去十年,電商領域誕生了阿裡巴巴這樣千億美金市值的平台公司。葉大清認為,未來若幹年,下一個千億美金市值公司很有可能将會誕生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在網際網路金融的各種模式中,平台的價值開始顯現,巨頭們發現“做銀行”不那麼好賺錢,因而紛紛轉而将目光轉移到平台。螞蟻金服也在做開放平台,陸金所近期也向開放平台轉型。 

事實上過去四年融360一直在通向平台的道路上埋頭苦幹。經過四年的市場培育,融360樹立了金融搜尋平台第一市場地位。哪怕是在網際網路金融熱門疊起的過程中,一直堅持中立第三方平台的定位。業務範圍從單純的信貸産品搜尋發展為橫跨信貸、信用卡、理财的金融産品全搜尋。“過去一段時間,市場熱點一直都不在金融搜尋比價上,甚至很多同類創業企業中途改變了方向,而我們對金融搜尋平台的大方向一直沒有改變過。”

大資料風控卡住要道

除了平台大方向的準确把握和堅持,融360團隊的執行力和創新性也是投資人看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8日,剛剛四周年。員勞工數從最初的10餘人,發展至近700人。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内最大的金融産品“搜尋+推薦+服務”平台,覆寫近300個城市,免費為個人消費者和微小企業提供PC及手機端服務。合作金融機構上萬家。站内實時更新17萬餘款金融産品,其中貸款産品7萬餘款、信用卡1萬張、理财産品8萬餘款。

四年來服務過的使用者人數1230萬,累計信貸申請金額約2萬億元,獲批金額近3000億元。

2014年融360又具前瞻性地布局了風控資料業務,獨家開發了一套名為“天機”的大資料風控系統,并鋪設覆寫一二線城市的線下貸款便利店,這一套針對放貸機構的“營銷+資料+風控”一站式服務目前已經開始向小貸公司、P2P平台等開放。“天機”風控系統由模型自動完成個人信用風險預估,而不再需要人工的稽核流程,有望将5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申請完全線上化,最快10分鐘完成審批、12小時内放款。 

金融最核心的競争力就是風控,葉大清認為,未來大資料風控将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咽喉命門。

2017年繼續高速增長 

葉大清透露,融資的錢主要用來支援業務高速增長,2017年相對于今年将會有10倍的增長。除了繼續在風控和移動領域加強研發之外,會更重視通過積極的品牌建設,繼續培養使用者線上擷取金融服務的習慣。

2015年“網際網路+普惠金融”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凸顯普惠金融任重道遠。目前中國的小微企業和老百姓的融資管道相對比之前豐富,利率市場化和貸款的小微化趨向很明顯,使用者渴望擁有更多的便利性和成本效益。葉大清認為,這正是搜尋、比價、智能推薦以及大資料風控所能發揮的巨大空間。

但是他同時指出,中國小微企業和普通消費者的綜合融資成本依然相當高,獲得金融服務的比率和友善程度是全球最低之一。通過網際網路高效率、低成本地擷取客戶,利用大資料來管理風險,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在這些方面中國的金融服務機構能力還不夠。中國消費者和全球消費者一樣,希望簡單、安全、便捷地擷取普惠金融服務,更需要融360通過創造性服務來切實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成功率。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