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長都起義了,他一個代軍長卻要帶隊出走企圖負隅頑抗,結果呢?

1949年12月26日,國民黨第20軍軍長楊漢烈率所屬三個師在四川金堂宣布起義。這楊漢烈是誰?他是楊森的兒子,這個第20軍更是楊森在四川的看家部隊。

軍長都起義了,他一個代軍長卻要帶隊出走企圖負隅頑抗,結果呢?

但就在楊漢烈宣布起義的同時,他手下的一個代軍長和一個師長并沒有與楊軍長一起起義,而是帶着7000多人出走了,他們經綿竹跑到北川片口場與胡宗南部38軍軍長李振西,相約到茂縣、松潘、北川、平武一帶建立“川陝甘邊區遊擊根據地”,企圖負隅頑抗,那麼他們後來的結果呢?

這位沒有與楊漢烈一起起義的,就是第20軍代軍長兼133師師長景嘉谟。

軍長都起義了,他一個代軍長卻要帶隊出走企圖負隅頑抗,結果呢?

景嘉谟是四川潼川人,中央軍校高教班第10期畢業,長期在川軍任職。抗戰全面爆發後,時任133師397旅793團營長的景嘉谟随川第20軍出川抗戰,奔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在收複陳家行、反功鳳凰樓、争奪羅盤山等惡戰中,他以戰功顯著受到嘉将并晉升為133師399團上校團長。後參加了四次“長沙會戰”和衡陽、貴州獨山等戰役直至日軍投降,景嘉谟因戰功卓著晉升少将師長。

1949年4月,楊森的第20軍在江防戰役(渡江戰役)中覆沒,部分骨幹退到四川後重建第20軍,楊森計劃是讓兒子楊漢烈擔任軍長負責重建工作,但考慮到第20軍中有相當一部分老人在,如果突然任命這個軍校16期的毛頭小子當軍長,可能會引起負面影響。于是,楊森幹脆自兼軍長,任命第133師師長景嘉谟為副軍長代行軍長職權,楊漢烈還是繼續當79師(整79旅改稱)師長,等待時機成熟時再讓兒子接班。

軍長都起義了,他一個代軍長卻要帶隊出走企圖負隅頑抗,結果呢?

然而,讓楊森沒有想到的是,解放軍很快就打到了四川。楊森倉皇逃往台灣時,才正式把軍長的位置交給了楊漢烈。但結果指令一釋出後,馬上就遇到了已經把自己當成軍長的景嘉谟的嚴重抵觸。景嘉谟想,自己為20軍盡心盡力,到頭來什麼都沒得到,實在不甘心。

是以,在楊漢烈在四川金堂宣布起義前,景嘉谟就非常不配合,不但自己帶着部分隊伍出走,還帶上134師師長蕭傳倫的部隊一起出走了。

當然,景嘉谟企圖的負隅抵抗在他心中是完全沒有底氣的,他的率部出走實際上對楊森的一種反抗。到了1950年1月,當我軍派員到景部進行勸降時,特别是對他解釋了我軍對起義投誠人員既往不咎,一視同仁的政策後,景嘉谟還是下定“率部出山”的決心,并于同月28日在四川北川率部投誠。

軍長都起義了,他一個代軍長卻要帶隊出走企圖負隅頑抗,結果呢?

自然,投誠和起義在日後的待遇是不一樣的,起義的楊漢烈先後擔任了我軍的師長、省參事室副主任、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投誠的景嘉谟隻擔任了四川省三台縣的政協委員。

更多詳情文章:

他是杜聿明的愛将,到東北後卻四處尋找地下黨謀求起義,後來呢?

他是國軍海軍少将,抗日制雷英雄,後為何成我海軍後勤副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