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發現家中丢失一物,矛頭直指蔣介石

一九三七年上海淪陷之前,

杜月笙舉家避居香港。臨行時将一張“紅帖”鎖在保險櫃裡,

派了一名黃姓管家看守。

抗戰結束時回來一看,别的物什都在,唯獨少了保險櫃中這張“紅帖”。

這張“紅帖”,本是蔣介石未發迹前,向青幫遞的門生文章,上書“弟子蔣志清拜XXX為師”。

蔣氏發迹之後,杜月笙一直沒找到機會将它送還。

現在它不翼而飛,顯然是蔣介石本人手筆。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發現家中丢失一物,矛頭直指蔣介石

拿走“紅帖”之後,蔣介石又接着幹了幾樁讓杜月笙心寒的事兒。先是不與杜月笙商量,任命别人當了上海的市長。跟着,蔣經國又抓了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杜月笙最後交了大筆罰款,贖出了杜維屏。後來杜月笙全家都去了香港,不管蔣介石怎麼叫都不肯去台灣。當然,杜月笙也不敢回大陸。

閑來無事時,杜月笙經常回想當年。因為那張“紅帖”,他違背幫規,替蔣介石暗算了我黨的汪壽華,把自己最後回大陸的路也給斷絕了。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事讀書人!杜月笙講義氣,人家卻不跟他講恩情。

于是杜月笙歎着氣對兒孫們說:我們就是夜壺,沒有利用價值了,他就往旁邊一甩,再也不理我們這些夜壺了!

一、蔣介石與青幫的淵源

蔣介石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八歲喪父,由寡母帶大。

1908年前後,蔣介石在日本留學期間,經同鄉介紹認識了青幫大佬陳其美,并與之義結金蘭。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發現家中丢失一物,矛頭直指蔣介石

後來,

陳其美奉孫中山之命回國,在上海利用“大”字輩身份(約等于當時青幫最高輩分)發動幫中上下鬧革命,廣結四方好友與精武門霍元甲,成為事實上的青幫坐堂。

1911年,在日本留學的

蔣介石接到陳其美電報回國。

在浙江招募奉化“栖鳳幫漁民”120餘人和其他閑散人員,于11月5日光複杭州。

再到後來,蔣介石幫陳其美,暗殺“光複會”領袖陶成章,兩次東渡日本避險。

可以推測,

在民間,蔣介石更多的時候是以幫會中人身份聯絡下層人士起義,而不是以同盟會成員身份行走江湖。

但是在那個時候,蔣介石一直沒有正式拜入青幫門下。

1915年,陳其美被袁世凱派人暗算,

同盟會失去了一個青幫重要聯絡人。

蔣介石想要調動青幫兄弟,必須得到青幫“合法身份”,于是他決定加入青幫。

民間一般認為,蔣介石當時拜入青幫黃金榮門下。可是杜月笙的孫子杜順安卻認為:

蔣介石拜的其實不是黃金榮,而是杜月笙。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發現家中丢失一物,矛頭直指蔣介石

因為黃金榮事實上一直不在青幫坐堂,并且在1924年之前,他都隻是一個青幫“空子”,

假冒的青幫中人。而杜月笙在二十三歲時,已經成為青幫中重要頭領。

黃金榮從始至終都沒辭去他華界探長的職務,雖然他一直違規開堂收徒,但是正經的幫會中人,包括他的老婆林桂生,對他後來的一些做法也是不滿意的。

青幫三大亨中,其實隻有杜月笙一個是真正幫會坐堂。

他很早就拜陳世昌為師,是個有“字輩”的人。這一點,至少在1924年之前,還是比較重要的。隻是到了後來,幫中就亂了輩分了。

二、青幫三大亨,隻有杜月笙在坐堂

青幫本是一個清末發展起來的漕運幫會,後來把一些行規變成了幫規,組織一度比較嚴密。

黃金榮早年想要加入青幫,但是幫中人認為他不符合條件,沒有同意。黃金榮不服氣,于是對外謊稱自己是青幫張鏡湖的弟子,

在外廣收門徒。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發現家中丢失一物,矛頭直指蔣介石

據說

當時青幫裡有一個規矩,叫做“準充不準賴”。意思是你可以冒認是某人的門徒,但是你既然認了,将來那個人有事要指使你去做,你就不能賴掉。

張鏡湖早就知道黃金榮冒充他的徒弟,一直不說。

後來張鏡清有事,就叫人找黃金榮去辦,黃金榮果然就辦了,張鏡湖就沒有追究。

直到1924年前後,黃金榮才找機會去拜張鏡湖為師,成為“通”字輩門徒。但是也有人說張以“樹大根小”為由,拒絕他拜師。

三大亨中的

張嘯林,入幫是“通”字輩身份,後來因為不守幫規,主動“脫幫”了。所謂青幫三大亨,真正一直在幫會坐堂的就是杜月笙一人而已。

杜月笙出身極其低微,他曾經二次進私塾讀書,一共隻上了六個月的學。是以他早期為人處世的經驗,都是聽忠義評書學來的。在幫會坐堂,曾經是他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發現家中丢失一物,矛頭直指蔣介石

蔣介石加入青幫的時候,象征性地向幫會堂口遞了一張門生帖。

不管他實際上拜的是誰,

這一張帖隻要是路過青幫的,八成都是遞到青幫坐堂杜月笙的手上。

蔣介石本來沒拿這事兒當真,杜月笙卻直到最後才意識到:人家隻是拿他當夜壺。蔣介石好歹是留過洋,辦過報紙,能寫豆腐塊兒文章的人。怎麼可能看得上文盲混混呢?杜月笙受到自身思想的局限,完全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杜月笙一生隻想守着幫中的“規矩”,随便發一筆橫财。當他接下了那張署名蔣志清的“紅帖”時,心中想的是:兄弟以後就是自家人了啊!是以三大亨中,隻有他堅定不移地站蔣介石這一邊。

結語

杜月笙出生于社會最底層,因為生活逼迫,選擇過刀口舔血的日子。發迹之後,他卻一直學着文人的樣子穿長衫。

那是因為他一直知道,沒有人看得起文盲。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重返上海灘,發現家中丢失一物,矛頭直指蔣介石

從前,

蔣介石沒有發迹的時候,大家一起混江湖可是說是兄弟,但兄弟當了“皇帝”,還能是你兄弟嗎?何況拜師這回事本來就是虛的,談不上什麼情分。是杜月笙自己沒想明白。

杜月笙隻是覺得蔣發迹之後,再收着“紅帖”不合适,想找機會還給他,可沒想到蔣介石卻悄悄把它偷走了。

日本戰敗後杜月笙沒有當上上海市長,但是他也沒有去問蔣介石。

經過這件事他終于弄明白了:

自己是一個連報紙都看不太懂的“文盲”,蔣介石根本瞧不上。

後來,杜月笙就一直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

勸告子女們不要走黑道,不要搞政治,讓他們去學習經商。

他的八子三女,除最小的兒子死得早,别的都到美國留學,老三還考入了麻省理工大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