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管教“熊孩子”?

您家有熊孩子嗎?

熊孩子原來是指非常調皮的孩子,常常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是本身沒有惡意的孩子。

在主觀傾向方面應該是:有小孩子特有的脾氣,機靈,但不會做太過分的事情。

這才是網絡上人們對熊孩子這一稱呼的本意。

如何管教“熊孩子”?

但現在随着詞語的廣泛運用,且常常伴随着一些重大影響的新聞事件。“熊孩子”這一詞逐漸變得令人害怕起來。

打斷你即将完成的工作,讓你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篑;不顧禮貌地向你索要物品;搶你的東西;不顧場合地大吵大鬧;随意搞破壞;甚至是高空抛物,砸傷路人;躲在被子裡玩打火機,造成火災;徒手玩電;剪斷沒有蓋上井蓋裡的電纜……

熊孩子總是能做出這一系列一些不可理喻的、帶有破壞性,令人暴跳如雷,甚至是痛心疾首的事情。事件的結果往往令使家長和社會都無法接受。

一般這樣的孩子都是沒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全意識和邊界感的。

如何管教“熊孩子”?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管教熊孩子呢?

首先應該給孩子建立一個正确的價值觀

讓孩子在一個價值導向正确的環境下成長,耳濡目染,孩子也會比較有界限感,懂得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同時,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堅持始終如一的價值觀,以身作則、做好示範。

其次要告訴孩子一些基本的常識和規則

讓孩子遵守行為準則,講禮貌,、尊重他人,友好地與人交流,文明語言,積極遵守地維護公共秩序。

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掌握的。

如何管教“熊孩子”?

然後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可以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發生的事件,教會孩子處理和應對。讓孩子知道生命隻有一次,人活着就是無比珍貴的。

安全教育也可以讓孩子對外界有一個較為清晰地認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最後還要對孩子進行正面引導

倘若孩子還是犯錯,不要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懲罰。過多的懲罰會使孩子産生逆反心理,變得更“熊孩子”。教育孩子應該是引導,而不是懲罰。正面的引導,孩子會更容易了解和接受,更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