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得志将軍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說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

大家都知道這句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逐漸達到共同富裕。”

那麼,應該讓誰先富起來呢?楊得志将軍就有過一個很好的解釋。

楊得志将軍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說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

在上世紀80年代初,很多人開始下海經商,取得了第一桶金,成為那個時代的緻富先鋒,也讓無數人羨慕不已。

當時,楊得志的幾個孩子都在部隊裡,拿的都是死工資,待遇也不是很好,于是就有人想要從部隊轉業,跟别人一起經商緻富。

但是,楊得志将軍嚴厲制止了孩子們的這個想法,還專門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對孩子們說:“你們穿上了這身軍裝,就有責任保家衛國,不能看見别人發财了就眼紅,隻要不是組織安排你們轉業,就誰也不能提出轉業!”

三女兒楊秋華說:“中央不是提倡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嗎?”

這話一出,楊得志火了,大聲說:“那是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不是你們這些幹部子弟!”

這就是楊得志的解釋,也是那一代革命家的共同心聲,因為共産黨人的目标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讓權力階層與民争利。

楊得志将軍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說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

不過,到了幾年後,楊得志又主動要求孩子們轉業,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從1985年下半年開始,全軍開始百萬大裁軍,而且有消息說,裁軍後,部隊的待遇會有很大的提高,還要進行大授銜,是以很多人都不想轉業。

當時,楊秋華所在的機關就在轉業的範圍之内,不過,她以前的一位老上司找到她說,可以把她調回原來的機關,這樣就不用轉業了。

楊秋華很高興,回家後就告訴了父親,還說:“這不是我自己提出來的,是上司主動找的我,說要把我調回去。”

但是,楊得志問了一句:“你們機關那麼多人,為什麼上司隻把你調回去?”

楊秋華一時語塞,沒有說話,楊得志又接着說:“他們還不是看我楊得志的面子?如果你的父親不是楊得志,上司還會找你嗎?”

楊秋華不服氣,說:“我在部隊裡幹得很出色,就是以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留在部隊,為什麼你一定要我轉業呢?”

楊得志說:“現在全軍都在大裁軍,我又是總參謀長,如果我的女兒都不轉業,别人會怎麼看?部隊的工作還怎麼做?”

楊秋華心裡雖然還是不痛快,但是在父親的勸導下,也隻好接受了這個安排,轉業到了地方工作。

直到多年後,楊秋華才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說:“我時常想起父親的話,黨員就應該對自己‘沒得什麼好事’,有了好事也不能去争,這是父親一生都在堅守的原則,也是我們子女秉承的理念,這是父親留給我們最大的财富。”

楊得志将軍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說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

其實,父親的這些思想,楊秋華早在參軍之初就領教過了。

1968年,楊秋華參軍入伍,本來,她那一批新兵要去一個條件比較好的地方,但是,楊得志聽說後,卻沒有同意女兒去,而是把她安排到了山東東營一個條件非常差的軍馬場。

這個軍馬場靠近黃河入海口,非常荒涼,雜草叢生,尤其到了夏天,蚊蟲成群,又濕又熱,别說楊秋華一個剛剛18歲的女兵了,就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也都在千方百計地想辦法調走。

楊秋華住了一段時間,實在受不了了,就給父親寫信,說希望能給自己換一個地方,一樣是當兵,也不違反原則。

但是,楊得志沒有同意,而是寫信鼓勵她說,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鍛煉出優秀的品質,不光你不能走,你還要鼓勵大家,陪伴大家,一起把軍馬場辦好,不辜負群衆對你們的厚望。

就這樣,楊秋華在這個條件艱苦的軍馬場一住就是好幾年,也鍛煉出了她日後不怕任何艱苦的優秀品質。

楊得志将軍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說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

楊得志不光對孩子們的要求如此嚴格,對自己同樣是嚴于律己,絕不以權謀私,仗勢欺人,人們評價道:“功高不自傲,位顯不自居,名重不自恃。”

楊得志晚年離休後,開始撰寫回憶錄,别人寫回憶錄,都恨不得把所有功勞都寫成是自己的,但楊得志寫回憶錄,即使是他的功勞,也會淡化自己的貢獻,把功勞都歸到戰士們、戰友們身上,自己隻是一個執行指令的人。

有一次,楊得志去參加一個剪彩活動,活動結束後,商家送給他一件産品,價值不菲,但是楊得志堅決不要,說我來出席這個剪彩活動,是看你們的産品确實不錯,希望你們能更好地為群衆服務,不是來要産品的。

後來,商家又把産品送到了楊得志的家裡,楊得志推辭不過,就讓秘書按市場價,把錢送給了這家工廠,絕不貪圖任何便宜。

楊得志将軍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說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

因為楊得志熱情好客,樂于助人,經常會有人來找他幫忙,有時候連秘書都煩了,就讓警衛員加強崗位,不要讓太多人進來,打擾楊得志将軍休息。

但是,楊得志知道後,嚴厲批評了秘書,說:“無論什麼人來找,都不要拒之門外,要耐心聽取人家的意見,能解決的盡量解決,不能解決的就解釋清楚。老百姓有困難不找我們找誰?找到我們,我們不辦誰辦?連句話都不替老百姓說,還算什麼黨員?”

有一次,楊得志去一個部隊視察,部隊特地派了一輛車來接他,在路上時,司機突然一個急刹車,坐在後面的楊得志躲避不及,一下子撞在了前面的座位上,把頭都碰出了血。

原來,司機正開着車,突然旁邊跑出來一個人,司機連忙踩刹車,都來不及提醒楊得志,結果讓楊得志将軍受了傷。

楊得志了解情況後,沒有怪他,還說他做得對。

楊得志将軍說: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說讓人民群衆先富起來

到了部隊後,上司連忙找來醫生給楊得志救治,并嚴厲批評那個司機,還要給他嚴肅處理。但是,楊得志卻制止了那個上司,說:“我認為司機沒有做錯,他是為了躲避行人才發生車禍的,把人民群衆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這有什麼錯?”

上司擔心地說:“可是把您傷成這樣,我怎麼向上級交代啊!”

楊得志大手一揮,說:“你不用向誰交代,我沒事,這點小傷算得了什麼?隻要群衆沒有事,我就沒有事。”

這就是楊得志将軍的高風亮節,甯可讓自己受傷,也不能讓群衆受傷!

(參考資料:《楊得志畫傳》《開國将軍轶事》《為理想而戰鬥》)

——了解更多的開國将帥故事,可以看看曆史客棧的專欄,共100篇開國将帥列傳。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