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不宣而戰,突然襲擊沈陽,在展露了自己武力侵華野心的同時,也拉開了14年的抗戰序幕,然而在此後的10年時間裡,民國政府一直是戰而不宣,為什麼打了十年,中日都不向對方宣戰?蔣介石在猶豫什麼?

今天冷哥就帶大家走進曆史,了解一下抗日戰争戰而不宣的原因,新來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既友善回顧往期文章,又不錯過以後精彩内容。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日本不宣而戰

宣戰,是一個國家發動戰争的理由,不僅僅是為了赢得國際社會以及中立國家的支援,同時也是為了團結群眾,保持自身政權在戰争時期的穩定性。自古以來,兩國交戰就不是一件小事情,小孩子打架都要找個理由,友善以後家長找上門的時候能據理力争,兩國交戰更應該慎之又慎,如果戰而不宣,就會在外交上陷入千夫所指的尴尬局面。

1941年

,日本發起

“虎虎虎”

行動,

偷襲珍珠港

,直到現在西方國家也不忘拿這件事抨擊日本。

那麼日本為什麼14年中都沒有對民國政府宣戰?國民政府又為什麼抗日戰争開始十年之後才對日本正式宣戰?

其實當時的日本野心很大,他們想要慢慢蠶食中國,而不想讓歐美國家插手。當時中國格局十分混亂,一來清朝末期簽訂的種種不平等條約讓中國陷入被列強瓜分的局面,二來民國政府初期軍閥割據,政壇動蕩。

雖然都是老黃曆,但是日本耍了個心眼,他們不承認中國是一個完整的統一國家,想要用這樣一個理由來躲避國際社會的譴責,

1931年九一八事變

之後,日本在邏輯上就一直貫徹着這個思想。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9.18 日軍罪行累累

是以,他們一直希望把東三省和國民政府割裂開來,為自己的侵略尋找正當借口,是以日本給九一八事變的定義是滿洲事變,而在實際占領東三省之後,他們就扶植起了一個傀儡僞政權,沒錯,就是大家熟知的

僞滿洲國

,日本人将清廢帝溥儀再次推上了寶座。

而在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後,日本仍舊堅持着他的那套說辭,認為對中國是不需要宣戰的,在後來的抗日戰争中,日本也一直單方面宣稱這是“事變”而不是戰争,希望以武裝沖突的名頭掩蓋侵略戰争的實質。

日本日此煞費苦心,到底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不被國際社會譴責嗎?當然不是,要知道,當時的西方列強在中國是有着諸多特權和利益的,日本要想實作它的狼子野心,就必須想辦法把歐美各國的眼睛蒙住,在不觸動西方國家敏感點的情況下一步步蠶食中國,在這方面,日本照搬了美國的經驗,那就是美國第五屆總統門羅在1823年提出的門羅主義。

所謂的門羅主義大概意思就是:

歐洲列強不能繼續殖民美洲或者幹涉已經取得獨立地位的國家事務,而對于歐洲國家的紛争,美國則承諾保持中立的态度。

用更加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美洲是美國的地盤,歐洲國家不能插手美洲事務,這不僅僅是對歐洲各國的警告,同時也展露了美國稱霸美洲的決心,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日本照貓畫虎,也拿出了一套相似的理論出來,稱:西方列強也不能夠幹涉東亞的事務,東亞地區,日本說了算,而中日戰争屬于東亞内部的事務,并不存在所謂的宣戰一說,英美各國不應該以任何理由進行幹涉。

同時,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像正人君子,日本還提出了臭名昭著的

“大東亞共榮圈”

的概念,

之後,日本扶持了僞滿洲國,

1937年盧溝橋事變

之後,日本又開始扶持汪精衛建立僞政權。日本掩耳盜鈴,宣稱汪政府才是合法的中國政權,他們是為了幫助中國擺脫殖民統治,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才發動戰争。

其實不止中國,日本在入侵東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各國的時候打出的也是

“解放殖民地、互相尊重彼此獨立”

的名号,在進行戰争的同時,又十分注重保護列強的殖民利益,想要在不觸碰西方列強利益的前提下,将整個東亞收入囊中。

另外,在冷哥查找曆史資料的時候,發現很多人把日本加入

海牙公約

,忌憚國際社會對其實施武器禁運和經濟制裁作為不對中國宣戰的理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來講,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日軍殘忍暴行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就急電在日内瓦的國聯(國家聯盟)代表施肇基就日軍對東北的侵略向國聯正式提出控訴,要求國聯出面主持公道。日本也做了兩手準備,他們一方面拿出了九一八是地方事件而不是侵略戰争的說辭,另一方面積極扶持僞滿洲國。

9月22日

,國聯作出決議,認為九一八事變不分侵略者與被侵略者,向雙方政府同時發出了緊急的警告,要求避免擴大事态,尋求撤軍辦法,在日軍沒有任何動靜的情況下,施肇基再次對發起了控訴,國聯第二次做出了“停止沖突,雙方撤兵”的決議,但是日軍拒不執行決議,反而再次擴大軍事行動。

1932年1月

,國聯組成了代表團,調查九一八事變的真相,這個由英、美、法、德、意各國人組成的調查團是一個赤裸裸的強盜調查團,然而蔣介石還是對他們心存幻想。

九一八事變發生将近一年之後,

1932年9月4日

,調查團在北京簽署了調查報告書,并且将其送回了日内瓦。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九一八事變是日方的預謀,但是沒有對日本軍事行動的侵略性給出明确認定,在揭露了僞滿洲國是日本炮制的傀儡政權的同時又為日本的侵略行徑提供合法依據。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從這件事我們就不難看出,日本的侵略行徑歐美各國都已經心知肚明,但是他們卻都沒有對日本采取制裁措施,不宣而戰是他們的默契,而不是日本單方面畏懼歐美制裁的無奈之舉。

1935年和1936年,美國兩次頒布了

《中立法案》

,1937年5月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新的《中立法案》,

法案規定禁止向交戰國輸入武器和軍事裝備。

有人認為這是日本不敢宣戰的原因之一,畢竟日本資源匮乏,對美國的軍事依賴較深。但事實上,《中立法案》還有一條重要的規定,那就是:

“對某些國家是否存在戰争狀态,是否适用于中立法,由總統決定。

”也就是說,戰争狀态存在與否和宣不宣戰沒有直接的關系,最終解釋權還在美國總統的手裡。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羅斯福已經認定中日處于戰争狀态,按照《中立法案》,中日都不能從美國擷取武器彈藥以及軍事裝備,可問題是,這并沒有規定除了武器裝備之外的其他物資,日本還是能夠從美國那裡拿到大量的援助,并且當時中國的軍工水準遠不及日本,是以這也不是日本不宣而戰的理由。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盧溝橋事變

綜上所述,日本之是以不對中國宣戰,主要還是因為它想成為亞洲的第二個美國,用一張虛僞的面皮遮蓋自己醜惡的面目,在那個充滿了殖民主義思想的國際年代,美國一直是秉持着中立發财的态度,靠殖民發家的歐洲列強對日本的态度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于當時的日本來說,他們已經将亞洲視為自己家的花園,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他們認為對東亞以及東南亞發動戰争,隻不過是為了拯救,而非殘害,如果宣戰,那就意味着他們的謊言不攻自破,是以直到他們投降為止,整整十四年的時間,他們從來沒有對民國政府宣戰。

國民政府戰而不宣

那麼蔣介石是怎麼想的呢?為什麼在九一八事變之後遲遲不向日本宣戰?

其實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蔣介石就一直采取消極抗戰的政策,他認為國民政府的軍事實力不足,還沒有做好與日本全面開戰的準備。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蔣介石

是以在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後,國民政府才指令施肇基向國聯求助,期望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調停。在調查團給出令人失望的結果後,蔣介石還是看不清列強的嘴臉,依舊執迷不悟,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蔣介石發表了廬山講話,講話中提到,國民政府國力弱,軍力弱,裝備弱,訓練弱,我們是應戰,不是求戰,是正當之防衛。

之後蔣介石更是邀請德國英國進行調停,然而德英兩國也是各懷鬼胎,他們是為了在華利益而來,而不是為了國民政府的安危,最終還是談崩了。

此時的蔣介石還是沒有放棄對國際社會的幻想,希望能夠得到調停,而如果這個時候對日宣戰,那就再也沒有了調停一說。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之是以沒有宣戰,也是因為形勢所迫。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之前,國民政府和德國的關系還算不錯,接受了德國大量的武器裝備援助,超過幾億馬克的軍事訂單都在德國人的手上,而德國雖然還沒有和日本正式達成軍事同盟關系,但是日本也是德國極力拉攏的對象。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那德國手中的軍事訂單就别想要了,甚至港口的軍事裝備直接轉個彎就進了日軍的口袋。

1937年7月16日

,國民政府專門召開了會議讨論對日宣戰的問題,最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不宣戰,理由有二,

第一,德國雖然停止了對國民政府的援助,但是國際上還是有數個國家和中國保持着秘密的聯系,中國的軍需品有很大一部分都需要 國外輸送。如果國民政府對日宣戰,那麼日軍就可以交戰國的身份封鎖援助通道,中國也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二是中國在日本的僑民有很多,中日一旦宣戰斷交,僅僅憑借當時國民政府是沒有可能突破日軍封鎖将僑民接回國内的,到那個時候,國民政府就會背上不顧群眾安危的罵名。

當然這隻不過是台面上的原因,冷哥認為,國民政府不宣戰的根本原因還是不自信,沒膽氣。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不管是找出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這一點是絕對掩蓋不了的,七七事變發生之後的廬山講話中,短短1600字的講稿,蔣介石6次提到了“弱”字,可見其根本沒有勇氣對抗日本,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希望國際社會出面調停。

而在另一方面,日本又當又立地扯出“大東亞共榮圈”的無恥言論,接連扶持了僞滿洲國與汪精衛僞政權,更給了蔣介石不宣戰,消極抗日的理由,對他來說,不宣戰可戰可退,而一旦宣戰,國民政府戰敗之後的境遇隻會更加凄慘。在這一點上,國民政府從來沒有考慮過被日軍迫害殘殺的中國人民,它考慮的永遠都是自己政權的安危。

1941年12月7日

,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争爆發,次日,美國對日宣戰,加入了戰局,而國内的抗日戰争也早已進入了相持階段,國外國内形勢發生了重大轉變,勢力的天平逐漸向着中國傾斜。蔣介石這才壯了壯膽,在美國對日宣戰的第二天,國民政府正式對德意日三國宣戰,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戰而不宣局面。

10年抗戰戰而不宣,日本直到投降都不宣戰,是不敢還是另有隐情?

和蔣介石政府的軟弱相對應的,是我黨堅決抗日,保家衛國的革命決心,自始至終,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抗争,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帶領下,中國共産黨的武裝力量最終成為了抗日戰争的中流砥柱,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對我們中華民族而言,脊梁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彎,隻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取得鬥争的勝利。

本期内容到這就結束了,歡迎各位留言讨論,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請長按點贊支援一下,我是冷哥,下期精彩我們不見不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