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有一猛将,跟5虎中的4虎交過手,他能打平張飛卻打不過趙雲

《三國演義》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大部分讀者了解漢末三國那段曆史的主要管道。《三國演義》有一個“揚劉貶曹”的感情基調,是以書中蜀漢武将的武藝完全超過了曹魏武将和東吳武将。相比之下,曹魏武将還算能上得了台面,許褚曾經鏖戰過蜀漢五虎将之一的馬超。東吳武将則以智謀見長,武藝是他們的短闆。

今天咱們要說一說《三國演義》中的一位猛将,他跟蜀漢五虎将中的四虎都交過手,結局是兩敗兩平。此人能打平張飛,卻打不過趙雲。此人究竟是誰呢,有沒有讀者可以猜到?

三國有一猛将,跟5虎中的4虎交過手,他能打平張飛卻打不過趙雲

魏将張郃

也許熟悉《三國演義》的讀者已經猜到筆者想說的這位三國猛将了,他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張郃。在《三國演義》中,張郃的武藝算不上一流,跟張遼差不多。張郃曾經跟張遼鏖戰了50回合,結果兩人戰平。羅貫中還是比較偏愛張郃的,他在書中給足了張郃戲份。蜀漢五虎将中的四虎,都跟張郃交過手。

蜀漢五虎将中,除了關羽之外,趙雲、馬超、黃忠、張飛都跟張郃交過手,那結局如何呢?其實張郃的表現還算可以,畢竟蜀漢五虎将是《三國演義》中僅次于呂布的猛将。下面咱們就來看一看張郃跟“蜀漢四虎”的交手記錄。

三國有一猛将,跟5虎中的4虎交過手,他能打平張飛卻打不過趙雲

1、張郃VS黃忠。《三國演義》原著描寫如下:“黃忠拍馬向前與張郃決戰。二馬相交,約戰二十餘合,忽然背後喊聲起。”黃忠跟張郃之間的這場單挑大戰并沒有打完,兩人在20餘回合之内勝負未分。此時老将嚴顔率軍趕到,偷襲了張郃的後方。總體來說,黃忠還是年老力衰,爆發力不足,他在短時間内無法壓制張郃。也許再戰20回合,黃忠就能占上風。

2、張郃VS張飛。《三國演義》原著描寫如下:“一将當先,攔住去路,睜圓環眼,聲如巨雷,乃張飛也。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将在火光中,戰到五十合,不分勝負。”不得不說,這場單挑堪稱張飛的下限之戰。想當年張三爺在虎牢關下單挑呂布50回合不分勝敗,在小沛城前單挑呂布100回合不分勝敗。可此時張飛在宕渠山下,50回合都沒拿下張郃。但此戰張飛卻打赢了,他靠的是計謀,巧妙的利用地形擊敗了張郃。

3、張郃VS趙雲。《三國演義》中,張郃跟趙雲數次交手,每次都被趙雲打的找不着北。在趙雲面前,張郃的最好戰績是支撐了30回合之後逃走。這場單挑發生在長坂坡上,趙雲四面環敵,是以才讓張郃支撐了30回合。原著描寫如下:“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合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後來,趙雲在漢水救黃忠時,手中一杆龍膽亮銀槍打得張郃、徐晃兩人毫無招架之力。由此可見,張郃是完全打不過趙雲的。

4、張郃VS馬超。在趙雲面前,張郃基本上是沒有還手之力的。而在馬超面前,張郃更是一敗塗地,連20回合都堅持不了。《三國演義》原著描寫如下:“于禁出迎馬超,兩馬交戰,鬥八九合,于禁敗走。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咱們由此也能看出,馬超在前三十回合的爆發力還高過了趙雲,是以張郃在馬超面前的表現最差。

三國有一猛将,跟5虎中的4虎交過手,他能打平張飛卻打不過趙雲

正史中的張郃

不用你們說,筆者很清楚,《三國演義》和正史不在同一位面上。《三國演義》中的張郃,整體偏“慫”。跟蜀漢五虎将相比,張郃顯得不夠勇猛也不夠善戰。此外,跟曹魏五子良将中的張遼相比,張郃更是全方位的劣勢。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的光芒完全掩蓋了其他曹魏武将。

《三國演義》中并不搶眼的張郃,他在正史中是一個什麼等級的武将呢?正史中的張郃是曹魏的三朝老将,經曆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曹魏君王。張郃是五子良将中最後離世的一位,他死于諸葛亮的北伐之戰中。總體來說,張郃是一個非常有謀略、有膽識的“智将”,他非常善于把握戰鬥局勢。

三國有一猛将,跟5虎中的4虎交過手,他能打平張飛卻打不過趙雲

張郃開始時是袁紹的部将,官渡之戰時烏巢起火,張郃首先提出要全力馳援烏巢,并且否定了郭圖“圍魏救趙”的戰略計劃。但可惜袁紹沒有聽信張郃,沒有派出大軍馳援烏巢。官渡之戰後,張郃歸降了曹操,并且得到了曹操的重用。張郃先後追随曹操敗袁尚,征烏丸,讨柳城,征東萊,平馬超,破韓遂,圍安定,降楊秋,滅張魯,屢建戰功。

筆者認為,張郃最巅峰的一戰,就是三國後期的街亭之戰。《三國演義》中,街亭之戰是司馬懿總體指揮,張郃執行作戰任務,但正史中卻不是如此。正史中街亭之戰的主要指揮者是張郃,曹真配合張郃牽制了部分蜀漢兵力。張郃在街亭之戰中打得蜀漢大敗,也直接奠定了大戰場的勝局。當然,《三國演義》對張郃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藝術加工,書中他跟蜀漢武将中的四虎交過,能打平張飛,卻打不過趙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