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秦桧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大奸臣,一個排除異己,卑躬屈膝,賣國求榮的小人。無論是在徽宗,欽宗朝的強硬主戰,在金營當中的奴顔婢膝,還是回歸宋朝時的主和賣國,殺掉嶽飛之後的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獨斷專行。一切都說明秦桧是個利己主義者。他的世界裡隻有自己的前途地位,要說他也是個熱血青年什麼的,簡直是可笑。在他身上根本就不存在愛國之心。

秦桧也主戰???

秦桧,字會之。公元1090年出生于湖北黃州,後居住于常州,最後定居于江甯。不過無論是黃州還是常州,還是江甯,都沒有把秦桧當成是本地名人記錄在地方志中,說來也是,誰也不願意一個大奸臣成為本地名人。

早年的秦桧,窮困潦倒,做過私塾先生。靠着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對比他很不滿意。公元1115年,25歲的秦桧考中進士,當了官。第二年,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十一月便包圍汴梁城,派使者逼迫宋欽宗割地求和,秦桧上書:請求皇帝诏大臣商議對策,加強戒備。宋欽宗沒有理睬秦桧,反而派遣秦桧到河北割地使張邦昌名下任職,負責協商割地事宜。秦桧認為這事太丢人,上書三次辭職。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不過最後還是被宋欽宗任命為割地使,護送割肅王趙樞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請求議和。金人扣留趙樞,放秦桧等人回去,要求先賠地,再放人。金人堅持要求割地,否則就進攻汴梁。同年十一月,宋欽宗大臣商議對策,範宗尹等七十人同意割地,秦桧等三十六人不同意。

在金營奴顔婢膝

你以為秦桧是個堅貞不屈愛國的主戰派,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靖康二年,金兵攻克汴梁,秦桧連同徽欽二帝,被金人擄走。金人想要立張邦昌為僞齊皇帝,同年四月,秦桧等人被金人帶往北方。而到達金營之後,其他大臣都堅貞不屈,不願與金人合作,隻有秦桧一到金營,立馬見風使舵。同年五月,趙構在應天府繼位。宋徽宗一聽兒子繼位了,那宋朝還沒滅亡,自己還要談判的資本。于是找人起草書信,向向金酋粘罕搖尾乞憐,表示自己可以通知兒子趙構向金國稱臣,每年向金國納供。沒錯,負責書信的正是秦桧。

上皇聞康王即位,作書贻粘罕,與約和議,俾桧潤色之。桧以厚賂達粘罕。——《宋史·秦桧傳》

向金人俯首稱臣的宋徽宗,依然還是金人的奴隸。而負責寫信的秦桧卻在金國混得有聲有色。同樣是跪下來當奴才,秦桧這個奴才的段位比宋徽宗高多了。秦桧先是得到粘罕的賞識,後來又被賜給了完顔昌。在完顔昌手下當了參謀,徹底投靠了金國。經常出現在金國高層的宴會之上。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投靠金人以後,利用自己的身份勸降宋朝軍民投降。建炎三年,完顔昌攻打楚州,楚州軍民在趙立的指揮下,頑強抵抗。城内糧食吃完,就吃草根樹皮,一直堅持到底。期間,秦桧曾寫信勸降楚州軍民。而楚州軍民全部英勇就義,始終沒有投降。城破之日,城内軍民與金軍展開巷戰,那怕是個女子,也拉着金兵一同落入水中,與金兵同歸于盡。再對比一下,投靠金人的秦桧,依然高官厚祿,醉生夢死。他甚至連女子都不如。不止是秦桧,他的親戚也投靠了金人,隻要是自己能夠高官厚祿,他可不會管主子是誰。

回歸南宋,第一次拜相

公元1130年,秦桧與妻兒老小回歸宋朝。取道漣水軍水砦,傳回臨安城。回到宋朝的秦桧謊稱是自己殺了看守的金兵,逃了回來的。大臣們對比多有懷疑。從1127年到1130年一共三年,假如秦桧是忠臣,也就應該殉國了。就這典型“吹牛逼”的行為,居然也有人信。

宰相範宗尹、樞密院李回曾經與秦桧關系很好,相信秦桧,并且推薦秦桧為官。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建炎四年十月甲辰,桧與妻王氏及婢仆一家,自軍中取漣水軍水砦航海歸行在。丙午,桧入見。丁未,拜禮部尚書,賜以銀帛。桧之歸也,自言殺金人監己者奔舟而來。朝士多謂桧與、傅、樸同拘,而桧獨歸;又自燕至楚二千八百裡,逾河越海,豈無譏诃之者,安得殺監而南,就令從軍撻懶,金人縱之,必質妻屬,安得與王氏偕,惟宰相範宗尹、同知樞密院李回與桧善,盡破群疑,力薦其忠。——《宋史·秦桧傳》

紹興二年二月,秦桧升任參知政事。同年八月,秦桧升任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首次拜相。成為宰相以後,排除異己,不斷慫恿宋高宗趙構與金人議和。并誇下海口,自己有平定天下的良策。期間還曾主張“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引起趙構不滿。按照這個說法,那趙構也是北人,難道也讓他回去嗎?同年八月,秦桧被彈劾下台,宋高宗下诏,永不複用秦桧。

秦桧能從金國順利回到宋朝,自然是完顔昌的安排。放秦桧回去,相當于在宋朝安插了眼線。秦桧“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主張,也同樣來自完顔昌的訓示。蓋桧在金庭首唱和議,故撻懶縱之使歸也。

第二次任相,瘋狂投降議和

紹興五年,金太宗去世,秦桧的老主子完顔昌主政,宋金達成和議。秦桧重新被啟用,而重新被啟用的秦桧像發了瘋似的,拼命主持議和。哪怕是宋軍在軍事上取得巨大優勢,他也不遺餘力的議和。

紹興七年,宋高宗授予嶽飛指揮宋軍主力,除了韓世忠與張俊之外,所有宋軍皆歸嶽飛指揮。秦桧聯合張浚向宋高宗上書,請求宋高宗收回成命,避免嶽飛軍權過重,功高蓋主。嶽飛統一指揮宋軍主力,進軍北伐的計劃失敗。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紹興八年,秦桧再次拜相。金人派使者議和。宋高宗擔憂自己母親年事已高,想要母親趕快歸宋。他指令秦桧不惜向金人稱臣,希望和議快點達成。秦桧趁着趙構想要快點議和的心情,請求全權負責議和之事,不許其他大臣幹預,秦桧獨攬大權,與金兵議和。所有不同意議和的大臣都被趕出朝廷。

金人使臣态度傲慢,要求接待的宋朝官員以臣子之禮接待。并且要求宋朝皇帝跪地接受金國冊封。各地軍民義憤填膺,大将韓世忠多次請求出兵與金人死戰,宋高宗不準,就連接配接待金人的館驿人員,都反對屈辱的議和。上上下下,無不憤慨。就連趙構都不願跪地接受冊封。

反而是秦桧一人打算接受金人的全部要求,前去接受金人冊封的國書。

阻撓北伐,害死嶽飛

紹興九年正月,宋金達成和議。大臣上表勸谏宋高宗小心金人,不可輕易相信金人。而這些奏章都被大權獨攬的秦桧罷黜。同年七月,金人發生内亂,韓世忠請求出兵進攻,又被秦桧阻撓。而他阻撓的理由特别荒唐。金國人發生内亂,死了人了。他們家要辦喪事,咱們不能打人家。妥妥的鐵杆漢奸。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紹興十年,金人撕毀合約,金人分四路大舉南下。宋軍各路起兵抵抗。先是劉锜率“八字軍”于順昌擊敗金軍,而後韓世忠克海州,張俊破宿州,亳州。嶽飛由湖北鄂州出兵北伐,連敗金軍,占領颍昌府、淮甯府,乘勝收複鄭州、西京河南府等地。前線捷報頻傳。而趙構與秦桧眼看金兵撤退,指令前線各部撤軍,嶽飛所部孤軍作戰,在郾城大破金兵。追擊金兵十五裡,金軍大震。嶽家軍繼續進攻,包圍開封。金兀術以十五萬大軍駐紮朱仙鎮,企圖阻止嶽家軍。嶽家軍前哨的五百背嵬鐵騎抵達朱仙鎮,一戰而破敵軍,金軍即全軍潰逃。金兀術甚至想要放棄開封,準備渡河逃回北方。

宋高宗趙構在對待北伐之事上,反複無常,一旦局勢有利,便隻求自保,多次指令嶽飛停止進軍。七月上旬,秦桧乘機唆使其黨羽殿中侍禦史羅汝楫上奏,勸谏宋高宗趙構,指令嶽飛撤軍。七月十八日,張憲從臨颍進軍開封之時,第一道班師诏送達。嶽飛據理力争,上書争辯,要求繼續進軍。

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内外震駭。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辎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宋史嶽飛傳》

嶽家軍朱仙鎮大破金軍,金兀術放棄開封,正欲進軍開封之時,一天之内,嶽飛連收十二道金牌,要求嶽飛撤軍,嶽飛本人前往臨安面聖。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嶽飛收到指令,悲憤哭泣道:“十年之功,毀于一旦。非臣不稱職,權臣秦桧實誤陛下也。”嶽飛不得不班師回朝。百姓問訊,跪倒在嶽飛馬前,哭訴阻攔:嶽元帥,我們這些人運送糧草,幫助大軍征讨金兵。金人都知道了,如今元帥南歸,我等恐怕命不久矣了。嶽飛無奈,含淚拿出撤兵诏書。百姓哭聲震天。

大軍撤退到蔡州之時,又有許多百姓哭着阻攔嶽飛,大家失聲痛哭。嶽飛在此停留五天,掩護百姓撤退。在回軍之時,得知金兀術又回到開封,之前收複的領土又被金人占領。嶽飛仰天長歎: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

嶽飛回軍以後,心灰意冷,多次請求卸甲歸田。趙構不準,紹興十一年,金人南侵,嶽飛在此出兵抵抗。這也是他最後一次領兵出征了。

金人無法徹底滅掉南宋,準備勾結秦桧和議。秦桧開始打擊主戰派将領,尤其是嶽飛,韓世忠二人。金兀術甚至在給秦桧的書信中說:“爾朝夕以和請,而嶽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也。”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嶽飛,韓世忠兵權相繼被收回,十月,秦桧讓谏官萬俟卨彈劾嶽飛,張俊又誣陷嶽飛部将張憲謀反,嶽飛父子被押送大理寺。十一月,金與宋和議。十二月,秦桧誣告嶽飛謀反,趙構下令賜死嶽飛,嶽雲與張憲被腰斬。嶽飛在除夕夜在大理寺獄中被害,年僅39歲。

獨攬大權,排除異己

嶽飛死後,再也沒有人能夠對金人構成威脅了。主戰派徹底被秦桧擊敗。紹興十二年,因議和有功,加封秦桧為太師,魏國公。十月,再封秦、魏兩國公。此時的秦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對待之前反對他的人,他瘋狂報複。趙鼎貶于潮州、王庶貶于道州、胡铨貶于新州,就連幫過他的張俊,也被罷官。大興文字獄,朝中再無人敢反對秦桧。秦桧得已獨相十九年。凡是要求起兵北伐收複失地的,一律被貶官。各地官員紛紛谄媚秦桧,再也無人敢提北伐之事。南宋從此也徹底失去了收複失地的希望。最後一點血性,也被秦桧給消滅。

秦桧的一生,卑躬屈膝,賣國求榮,就沒有做過一件為國為民之事。無論是他早年辭職,還是投靠金人,反對議和,殺害嶽飛,排除異己,都是為了自己的前程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在對待投降這件事上,他比趙構還要積極。趙構好歹知道一點廉恥,不願方面跪地稱臣,而秦桧呢?簡直是把不要臉發揮到了極緻。說他替趙構背黑鍋,簡直是對黑鍋的一種侮辱。

在害嶽飛這件事上,他也是積極不遺餘力的。在得到金兀術的書信後,他就想法設法地去害嶽飛。利用趙構害怕嶽飛軍功太盛的心理,在立繼承人的問題上,犯了忌諱,逼死了嶽飛。在這個問題上,永遠不能夠原諒秦桧。他并不是趙構害死嶽飛的執行者,而且慫恿趙構害死嶽飛的陰謀家。

秦桧是無需争議的大奸臣,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像秦桧這種大漢奸,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必将遺臭萬年。

作者:大唐守捉郎

參考資料:《宋史·嶽飛傳》《宋史·秦桧轉》《三朝北盟會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