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黃橋戰役的勝利,創造了又一個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它很好地打擊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氣焰,實作了新四軍與八路軍的的會師,為開辟蘇北抗日革命根據地打下了基礎,并順勢發展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作為極其出彩的“打得好”的戰役,黃橋決戰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它為什麼會取勝?此次戰役的具體策劃指揮者,副總司令粟裕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展示了哪些“奇絕”的用兵技術?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粟裕

1940年抗日戰争正處于相峙階段,這時的國民黨頑固派準備投靠日本,是以就将反共軍事摩擦中心從華北移向了華中。為了反對投降,堅定決心抗戰,新四軍奉黨中央指令率主力部隊向蘇北挺進。國民黨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先後五次對我軍發起進攻,新四軍出于被迫自衛反擊,史稱黃橋戰役。

1940年5月17日,為對付敵僞“掃蕩”,我軍挺進縱隊前往郭村修整,在韓德勤的挑唆下,泰州國民黨蘇魯皖邊遊擊總隊李明揚、李長江調集大批兵力包圍了郭村,我軍派代表進行談判後被拒絕。6月28日,對方開始發動進攻,在葉飛、管文蔚同志的帶領下,我軍奮起迎戰,而後又有蘇皖支隊兼程救援,最終采用内外夾擊的形式,我軍殲敵三個團并追至泰州城下。7月3日,陳毅總司令到郭村後,表明滅敵、反頑、聯李方針不變,

為促其團結抗日,下令收兵,釋放全部俘虜,歸還繳獲槍支,令軍隊東進,讓出郭村等地。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7月8日,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主力與挺進縱隊在蘇皖會和,蘇北指揮部正式成立,準備東進黃橋。

在國民黨何克謙的統治下,黃橋人民一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迫切盼望解放。

蘇北指揮部所屬部隊揮師東進時,韓德勤再次令何克勤以及陳泰運對新四軍進行南北夾擊。我軍憑借極強的戰鬥力在北新街一帶擊潰陳泰運兩個團,勸其保持中立後,以主力部隊對付何克謙,28日憑一夜激戰,殲滅何克謙主力兩千餘人,29日正式淩晨解放黃橋及附近地區。

黃橋作為五縣中心,是紅十四軍策源地以及主要活動區域,抗戰之後地下黨恢複活動,群衆基礎較好,是以蘇北指揮部借此以黃橋為中心建立了抗日根據地。為了避免韓德勤再次派人發起攻擊,我軍集中主力在黃橋及其東一線休整待機。東進黃橋之後,陳毅、粟裕司令在地方開展了很多工作,不斷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動員群衆團結抗戰,之後還和蘇北開明人士開展了統一抗戰工作,這對于孤立韓德勤,号召大家一起抗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粟裕和陳毅

9月3日,韓德勤無視我黨團結抗日的主張,再次派出兩隊人馬對黃橋地區發出試探性進攻。右陸軍二李以及陳泰運遵守了之前的協定,保持中心,采取觀望态度;左路軍117師、獨立六旅進攻營溪,我軍英勇發起反擊,殲滅對方一旅、兩團,為了進一步擴大戰局影響,我軍将所有俘虜釋放。

作為蘇北的一個重要水陸通商南碼頭,姜堰是十分出色的糧鹽集散之地。

因為之前諸次戰敗,韓德勤開始在姜堰對我軍實施封鎖,斷水斷糧。

9月3日,在多次警告無用的情況下,我軍決定攻取姜堰。派遣第二、第三縱隊東西夾擊,經過一夜激戰,順利殲滅國民黨一千餘人,我軍順利進入姜堰。陳毅同志召開和平會議,韓德勤拒絕出席,并威脅說:“新四軍若有合作誠意,應先退出姜堰。”為了不給韓德勤任何挑起摩擦的借口,也為了集中兵力對付來敵,9月30日陳毅果斷下令退出姜堰。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韓德勤

我軍為了大義主動撤退,韓德勤卻得寸進尺,以為新四軍軟弱可欺,親率26個團三萬餘人進攻黃橋,企圖全殲我軍。當時新四軍不過七千餘人,戰鬥人員相差甚多,這樣一看此戰如何取勝才是關鍵。

按照紅軍的一貫打法,應該殺傷韓軍後撤出黃橋,而後等頑軍追擊時,才一路殲殺。然而蘇北水網密集,南邊還有長江、嘉興等諸多日軍駐點,這樣回旋餘地太小。有将領建議死守黃橋,然後伺機發出主動攻擊,但是很容易陷入“牛抵角”,為難之時粟裕司令員說道:先打翁達旅,以黃橋為軸心,誘敵深入,諸個擊破。部署三縱防守黃橋,一二縱隊在黃橋西北之顧高莊、嚴徐莊、橫港橋地區待機出擊,同時電告江南的八路軍五縱隊南下相機配合。

決戰來臨之際,陳毅坐鎮嚴徐莊掌握全局,粟裕司令黃橋前線指揮。1940年10月4日黃橋決戰打響,翁達旅從高橋南下,葉飛率領一縱隊抓住有利時機,将頑軍斬成幾段,各個包圍,激戰三個小時後全殲該旅。這邊剛旗開得勝,黃橋東門卻有一路敵人攻入了城内,陶勇同志帶領三縱隊頑強戰鬥,而後順利打退了頑軍。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陳毅

攻入黃橋的敵人被打出去之後,戰場形勢對我們愈發有利,一二縱隊南下,與守衛黃橋的三縱完成了對敵軍的合圍,苦戰一夜,我軍順利殲滅八十九軍軍部和三四九旅大部,而韓德勤手下的王牌李守維也在混戰中死亡。

6日,二縱又追擊敵軍獨立預備隊至營溪,殲滅大半敵軍,至此,敵軍全部覆滅,10月10日我軍與南下的八路軍順利會師。

為什麼在人員差距如此大的情況下,黃橋決戰我軍還能獲得勝利呢?粟裕司令用兵到底“奇”在哪裡?

第一奇,首戰選擇号稱“梅蘭芳式部隊”的翁達旅。

這是戰鬥力最為強悍的一支部隊,約有3000多人,均配有“中正式”七九步槍,每個連隊還有9挺捷克式機槍。本來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應該選最弱的,但是粟裕司令選最強的作為首殲對象,這樣能很好地消弱敵軍士氣,促使其他雜牌軍不敢肆意妄動,也能順勢打開中路缺口,便于我軍對敵軍形成包圍。韓德勤早年與紅軍打過仗,他知道紅軍素來喜歡先打弱敵,這般先殲強敵,能讓對方意外,很容易達到戰争奇效,

最終一切如最先預料的那樣,“梅蘭芳式部隊”剛一登台,就被我軍直接殲滅。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梅蘭芳部隊翁達旅

第二奇,奇在擺兵布陣上。

在戰略上以少勝多,戰術上以多勝少,這是粟裕一貫的用兵手法。很明顯這次黃橋決戰與以往都大不相同,人數的差距意味着粟裕在安排用兵上,需要十分謹慎。

這一次隻留三縱隊守衛黃橋,其他兵力全部作為突擊力量,

安排得十分巧妙。黃橋上除了東面作為重點防守對象,其餘三面都是後勤人員站崗放哨,這相當于就是空城計,雖說風險很大,但是最大程度的掌握了戰機。事實證明,粟裕再次成功了,東面有敵軍進入之後,迅速就被反擊了回去。

第三奇,奇在将槍聲作為聯絡訊号。

在粟裕司令員的作戰計劃中,10月5日是總攻日期,但是在接到急報說是有敵軍趕來應援時,當下決定提前發動對敵軍的總攻。因為戰時信号差,聯絡又很不友善,很難直接對葉飛以及王必成下達指令,是以粟裕就計上心來,讓第三縱隊的一小部分人馬從黃橋以東誘敵,敵人回擊之後,

濃密的槍聲就是與第一、第二縱隊聯絡的信号。

戰場上,槍聲就是指令、信号,是以聽到槍聲之後,葉飛、王必成都按照預先計劃行進了。在這樣的前提下,合圍之勢才算形成,敵軍大部分被我軍殲滅。

第四奇,就是在對戰局的精準控制上。

粟裕曾經說過,

打仗靠的就是算術,是以他十分重視定量分析。

以翁達旅為例,呈一字長蛇陣形向黃橋挺進,粟裕做了精準計算:翁達旅行進時,若兩人間隔1.5米,3000多人至少要形成長達四五公裡的長蛇陣,黃橋距高橋7.5公裡,先頭部隊達到黃橋以北2.5公裡處,敵軍尾部已過高橋,此時剛好進入我軍設區,應為最佳攻擊時刻。果然,粟裕下令出擊時,将敵人分成了多段,僅3個小時激戰,翁達旅就被全部殲滅了。

黃橋決戰:粟裕用兵到底有多“奇”?至少有6點讓人拍案叫絕

第五奇,奇在縱隊将領上陣揮刀殺敵。

黃橋決戰實際就是以黃橋為軸心,誘敵深入,各個擊破。若是想保證戰役獲勝,黃橋一定不能被敵軍攻占。相較于圍殲敵人,守衛黃橋明顯是一個苦差事,但是粟裕卻把它交給了自己一手帶起來的陶勇三縱隊,很好的彰顯了粟裕的無私本色。敵軍從黃橋東門闖入時,陶勇帶着部下上衣一脫,揮着刀就沖出去了,就這樣硬是将敵軍趕了出去。有粟裕的英明指揮,陶勇及其衆人的奮力厮殺,使得黃橋一直握在新四軍手中。

第六奇,奇在粟裕三次成功預估敵人對黃橋發起的總攻上。

10月4日11時,敵軍第一次發起總攻,因為江南的援軍到了,是以敵軍進攻計劃被挫敗。依據戰情情況,粟裕預判第二次敵軍進攻時間在4日黃昏,不巧的是正好猜中了,是以敵軍的第二次作戰計劃再次被打亂,第三次敵軍在5日拂曉發起進攻,粟裕再次預見到了,提前主動出擊,将敵軍的步調全部打亂。敵軍的三次總攻都沒有發起,就被粟裕化解了,這足以說明粟裕指揮作戰能力十分出色。

黃橋決戰,粟裕通過“六奇”用兵,最終大獲全勝,這很好的彰顯了他優越的軍事才能,在我軍明顯劣勢的情況下,粟裕能扭轉乾坤,創造勝況,不愧是能打勝仗的老革命家,高超的指揮技術十分令人難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