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考古學界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說法,漢墓十室九空。從字面來看,意思是說,漢代的墓大都是空的。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無奈的現實,之是以出現這種情況,跟漢朝的風俗習慣,有很大的關系。

漢代普遍流行厚葬,有權有勢的人去世之時,一般都會在墓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人常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擷取更多财富,占有更多社會資源。

有的人恪守原則,靠勤勞的雙手發家緻富,有的人因為過于貪婪,選擇了投機取巧。比如以挖掘古墓為生的盜墓賊,就是典型的歪門邪道。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考古專家發現的很多古墓,大都有盜墓賊活動的痕迹。有些古墓因為盜墓賊的惡意破壞,被洗劫一空,很多東西甚至被盜墓賊席卷到了海外。

這種情況特别讓人無奈,為保護國家的文物不受破壞,考古專家每次發現古墓的蹤迹,都會迅速前往事發地點,進行保護性挖掘。

不僅如此,考古專家還特别呼籲大家,一定要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決不能任由盜墓賊肆意妄為。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受專家影響,各地群眾有了較強的防範意識,每次發現異常情況,都會下意識地想,地底下是不是有古墓。

如果不确定的話,大家一般會把相關資訊上報給有關部門,讓考古專家過來現場勘探。

前些年,有一些勞工在青島張家樓地區施工時,意外挖到了一個漢代的千年古墓。工地負責人對此非常重視,立刻停下相關工作,聯系考古部門反映現場情況。

不久之後,考古專家來到現場,對古墓進行保護性挖掘,結果挖出了一汪清泉,内部驚現金龍玉席,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給人的感覺非常獨特。

在不斷挖掘和清理的過程中,考古專家發現了很多碎裂的陶片,把這些東西拼湊起來的話,能看到一些文字。

其中,有4個字是“千秋萬歲”。中國的封建時期,等級非常森嚴,民間百姓基本不會使用“千秋萬歲”這樣的字。是以專家認為,這個墓主很有可能跟皇室有關系。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為确定這一猜測,考古專家對古墓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期間,專家們在古墓中發現了一個沉重的木盒。

這個東西看起來普普通通,實際上卻大有來曆,它的專業稱呼是“玉溫明”,是一種專門用于喪葬的特殊器具,其主要作用是遮蓋墓主的面部。

考古專家在這個古墓中發現的玉溫明,四周鑲嵌着一些印有特殊圖案的琉璃,部分地方還包裹着金箔。

玉溫明的四個角,放着4個形狀各異的木偶。有舞姿絢麗的漢代女子像,有人受蛇身的神人像,摸起來手感獨特,應該是用了非常珍貴的原材料。

專家費力将其打開之後,在玉溫明裡面找到了墓主的頭骨,他置身清水中口含龍珠,似乎在注視着什麼東西。為避免遺漏重要東西,考古專家用儀器抽幹了墓中的清水。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在這個過程中,考古專家發現了一些刻滿文字的竹簡。這些東西雖說已經在地底下埋藏了千百年,但是上面的文字,看起來還是非常清晰,似乎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受到太大的影響。

簡單翻譯之後,考古專家弄清楚了墓主的真實身份。他叫劉賜,曾是漢代的一名縣令,去世的時候隻有40歲左右。

他下葬的具體時間,是元壽二年,這是漢哀帝劉欣的第二個年号。考古專家翻譯的竹簡,除了記載墓主的身份資訊和一些生平事迹之外,還羅列了他的陪葬品清單。上面寫着陪葬品的名字和規格,正好可以跟墓中的東西互相對應。

劉賜墓中的陪葬品,除了剛才提到的竹簡和龍珠之外,還有一把精美的環首刀。這是漢代有名的兵器,經常出現在戰場上。

劉賜墓中的環首刀,雖說不是獨一無二的東西,但也是一個頗為珍貴的寶物。是以,專家将其出土後,小心翼翼地儲存了起來,以免它因為環境變化,出現較大的損壞。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此外,考古專家還在墓中發現了一大塊金龍玉席。光說名字的話,有些朋友可能不太清楚它的價值。

事實上,它和鼎鼎有名的金縷玉衣,屬于同一類物品,都是象征墓主身份的陪葬品,隻不過其規格比金縷玉衣低了一些。

按照漢朝的規定,隻有身份頗高的人,才能使用這種東西當陪葬品。墓主既然能拿金龍玉席當陪葬品,那就證明他的身份确實不簡單,應該是漢朝的皇親國戚。不然的話,他的墓中,不可能有金龍玉席。

在大家的印象中,皇親國戚一般都是很有權勢的人,這種想法不能說錯,隻能說是有一點片面。

皇親國戚确實有機會掌握大權,但是并非所有的皇室宗親都能擁有掌權的資格。那些血緣關系相對較遠的宗親,雖然也算皇室,但是并不具備封王稱侯的資格。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比如一直标榜漢室宗親的劉備,年輕時因為血緣關系淡薄,不僅沒有成為掌權的大人物,反而因為家中拮據,成了織席販履的小商販。

劉備後來功成名就,宗親的名義,雖說給他提供了一些幫助,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他自己足夠努力。

如果劉備當年沒有拼命奮鬥,隻靠宗親名聲混日子的話,根本沒有辦法成為蜀漢政權的建立者。

這個用金龍玉席當陪葬品的墓主劉賜,也是一個頗為典型的例子,他生前隻是在兩個地方當了縣令,并沒有擔任朝廷大員。40歲那年,劉賜因為身體原因匆匆去世。

千年古墓意外出土,墓主口含龍珠置身清泉之中,拿金龍玉席陪葬

按照當時的傳統,一個普通的縣令,就算是舉辦葬禮,規格也不會很高。劉賜的墓中,能有那麼多陪葬品,完全是因為他跟皇家沾了一點關系。

論名聲和地位,劉賜遠遠不如劉備,但是他的古墓,也很有價值。考古專家對它進行保護性挖掘後,出土了不少珍貴的文物和資料,給後續的考古研究,提供了許多線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