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孩子一起在唐詩中穿越曆史

唐詩裡藏着名山大川,

唐代詩人為什麼喜歡旅行?

他們中的“登山冠軍”是誰?

讀《唐詩裡藏着故事 》,

和孩子一起在唐詩中穿越曆史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登上泰山,跳進你腦海的是不是杜甫的《望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說起廬山,李白的這句詩會不會脫口而出?

除了這些人盡皆知的名句,還有很多詩篇裡藏着祖國的名山大川。暢銷系列《唐詩裡藏着故事3·山川篇》終于出版了。這一次,李白、杜甫帶您和孩子一起去爬山。詩和遠方,這本小書裡都有。

和孩子一起在唐詩中穿越曆史

唐詩裡的此山是彼山

《望廬山五老峰》《歸嵩山作》《望嶽》……唐詩中寫山的名篇不少,有的開門見“山”,有的題目即含山名。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唐詩裡出現的山與我們現今所說的并非同一座。

比如,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的這座天門山位于安徽省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然而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天門山遠在潇湘水雲之間,拔地擎天、陡險峻峭、景色雄奇壯麗,被稱為張家界的天然畫屏。它藏在武陵山區,與著名的九寨溝、梵淨山、鳳凰古城相鄰,與李白大贊的可不是同一座天門山。

《唐詩裡藏着故事3——山川篇》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和孩子一起在唐詩中穿越曆史

跨越時空的向山而行

《唐詩裡藏着故事》系列有個副标題:“和孩子一起讀懂經典名篇”。前兩本聚焦課本裡的唐詩,通過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對詩、詩人有更多的了解,更輕松地讀懂、背會唐詩。那麼這第三冊可謂是“進階”版,它可能不僅僅“服務”于孩子。

李白說自己“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的确如此,光廬山他一生就遊覽過五次。廬山隻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孤立山峰,沒有龐大的山脈“家族”支撐,且海拔不過1500米左右,是什麼原因讓詩仙如此鐘愛?他的兩首《望廬山瀑布》“初驚河漢落,半灑雲天裡”“疑是銀河落九天”為世人傳誦。《望廬山五老峰》雲:“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将此地巢雲松。”是廬山的雄、奇、險、秀深深地吸引着他?還是因為山是他的修行場所?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

和孩子一起在唐詩中穿越曆史

“漠漠水田飛白鹭,陰陰夏木啭黃鹂”,山川帶給我們美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山川帶給我們震撼;“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山川帶給我們詩和遠方。

山川風物、奇絕美景、名勝古迹、珍禽異獸、幽谷密林……《唐詩裡藏着故事3·山川篇》提供了一個最能親近曆史、親近詩人、親近山川的平台。人與自然、情與景,巧妙融合,完美呈現。

故事,知識,見識,綿而不絕的知識學問從詩中來。

原意,深意,詩意,卓爾不群的審美情趣從詩中來。

和孩子一起在唐詩中穿越曆史

《唐詩裡藏着故事3·山川篇》

康甯 著

北京日報出版社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波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波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波

通訊員:闫書英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謝育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