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中的單例模式

單例模式也稱為單件模式、單子模式,可能是使用最廣泛的設計模式。其意圖是保證一個類僅有一個執行個體,并提供一個通路它的全局通路點,該執行個體被所有程式子產品共享。有很多地方需要這樣的功能子產品,如系統的日志輸出,GUI應用必須是單滑鼠,MODEM的聯接需要一條且隻需要一條電話線,作業系統隻能有一個視窗管理器,一台PC連一個鍵盤。

       單例模式有許多種實作方法,在C++中,甚至可以直接用一個全局變量做到這一點,但這樣的代碼顯的很不優雅。 使用全局對象能夠保證友善地通路執行個體,但是不能保證隻聲明一個對象——也就是說除了一個全局執行個體外,仍然能建立相同類的本地執行個體。

《設計模式》一書中給出了一種很不錯的實作,定義一個單例類,使用類的私有靜态指針變量指向類的唯一執行個體,并用一個公有的靜态方法擷取該執行個體。

       單例模式通過類本身來管理其唯一執行個體,這種特性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唯一的執行個體是類的一個普通對象,但設計這個類時,讓它隻能建立一個執行個體并提供對此執行個體的全局通路。唯一執行個體類Singleton在靜态成員函數中隐藏建立執行個體的操作。習慣上把這個成員函數叫做Instance(),它的傳回值是唯一執行個體的指針。

定義如下:

[cpp] view

plaincopy

  1. class CSingleton  
  2. {  
  3. private:  
  4.     CSingleton()   //構造函數是私有的  
  5.     {  
  6.     }  
  7.     static CSingleton *m_pInstance;  
  8. public:  
  9.     static CSingleton * GetInstance()  
  10.         if(m_pInstance == NULL)  //判斷是否第一次調用  
  11.             m_pInstance = new CSingleton();  
  12.         return m_pInstance;  
  13. };  

使用者通路唯一執行個體的方法隻有GetInstance()成員函數。如果不通過這個函數,任何建立執行個體的嘗試都将失敗,因為類的構造函數是私有的。GetInstance()使用懶惰初始化,也就是說它的傳回值是當這個函數首次被通路時被建立的。這是一種防彈設計——所有GetInstance()之後的調用都傳回相同執行個體的指針:

CSingleton* p1 = CSingleton :: GetInstance();

CSingleton* p2 = p1->GetInstance();

CSingleton & ref = * CSingleton :: GetInstance();

對GetInstance稍加修改,這個設計模闆便可以适用于可變多執行個體情況,如一個類允許最多五個執行個體。

單例類CSingleton有以下特征:

它有一個指向唯一執行個體的靜态指針m_pInstance,并且是私有的;

它有一個公有的函數,可以擷取這個唯一的執行個體,并且在需要的時候建立該執行個體;

它的構造函數是私有的,這樣就不能從别處建立該類的執行個體。

大多數時候,這樣的實作都不會出現問題。有經驗的讀者可能會問,m_pInstance指向的空間什麼時候釋放呢?更嚴重的問題是,該執行個體的析構函數什麼時候執行?

如果在類的析構行為中有必須的操作,比如關閉檔案,釋放外部資源,那麼上面的代碼無法實作這個要求。我們需要一種方法,正常的删除該執行個體。

可以在程式結束時調用GetInstance(),并對傳回的指針掉用delete操作。這樣做可以實作功能,但不僅很醜陋,而且容易出錯。因為這樣的附加代碼很容易被忘記,而且也很難保證在delete之後,沒有代碼再調用GetInstance函數。

一個妥善的方法是讓這個類自己知道在合适的時候把自己删除,或者說把删除自己的操作挂在作業系統中的某個合适的點上,使其在恰當的時候被自動執行。

我們知道,程式在結束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析構所有的全局變量。事實上,系統也會析構所有的類的靜态成員變量,就像這些靜态成員也是全局變量一樣。利用這個特征,我們可以在單例類中定義一個這樣的靜态成員變量,而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析構函數中删除單例類的執行個體。如下面的代碼中的CGarbo類(Garbo意為垃圾勞工):

  1.     CSingleton()  
  2.     class CGarbo   //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析構函數中删除CSingleton的執行個體  
  3.     public:  
  4.         ~CGarbo()  
  5.         {  
  6.             if(CSingleton::m_pInstance)  
  7.                 delete CSingleton::m_pInstance;  
  8.         }  
  9.     };  
  10.     static CGarbo Garbo;  //定義一個靜态成員變量,程式結束時,系統會自動調用它的析構函數  

類CGarbo被定義為CSingleton的私有内嵌類,以防該類被在其他地方濫用。

程式運作結束時,系統會調用CSingleton的靜态成員Garbo的析構函數,該析構函數會删除單例的唯一執行個體。

使用這種方法釋放單例對象有以下特征:

在單例類内部定義專有的嵌套類;

在單例類内定義私有的專門用于釋放的靜态成員;

利用程式在結束時析構全局變量的特性,選擇最終的釋放時機;

使用單例的代碼不需要任何操作,不必關心對象的釋放。

進一步的讨論

但是添加一個類的靜态對象,總是讓人不太滿意,是以有人用如下方法來重制實作單例和解決它相應的問題,代碼如下:

  1.     static CSingleton & GetInstance()  
  2.         static CSingleton instance;   //局部靜态變量  
  3.         return instance;  

使用局部靜态變量,非常強大的方法,完全實作了單例的特性,而且代碼量更少,也不用擔心單例銷毀的問題。

但使用此種方法也會出現問題,當如下方法使用單例時問題來了,

Singleton singleton = Singleton :: GetInstance();

這麼做就出現了一個類拷貝的問題,這就違背了單例的特性。産生這個問題原因在于:編譯器會為類生成一個預設的構造函數,來支援類的拷貝。

最後沒有辦法,我們要禁止類拷貝和類指派,禁止程式員用這種方式來使用單例,當時上司的意思是GetInstance()函數傳回一個指針而不是傳回一個引用,函數的代碼改為如下:

  1.         return &instance;  

但我總覺的不好,為什麼不讓編譯器不這麼幹呢。這時我才想起可以顯示的生命類拷貝的構造函數,和重載 = 操作符,新的單例類如下:

  1.     CSingleton(const CSingleton &);  
  2.     CSingleton & operator = (const CSingleton &);  

關于Singleton(const Singleton);和 Singleton & operate = (const Singleton&);函數,需要聲明成私有的,并且隻聲明不實作。這樣,如果用上面的方式來使用單例時,不管是在友元類中還是其他的,編譯器都是報錯。

不知道這樣的單例類是否還會有問題,但在程式中這樣子使用已經基本沒有問題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