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磁盤硬體結構及容量計算

早期ide接口插針式已被淘汰,現在一般采用sata、sas、ssd,其中sata速度最慢,ssd最快。

CPU速度>記憶體>磁盤

Free -m檢視記憶體,看剩餘記憶體主要看/buffers/cache 特别是看剩餘的記憶體

一個盤片兩個盤面 第一個盤片的兩個盤面編号為0 1

磁道一圈一圈的像圓周的東西。磁道有編号由外圈像内開始0.....x

扇區就由不同磁道裡的一段組成的圓弧。作業系統以扇區為機關存放資料,預設512位元組。扇區分為資料段糾錯碼ECC區和标示符三維位址等相關資訊。

磁頭等于盤面個數*2,磁頭不工作時停靠在主軸旁邊,此區域不放資料也稱為着陸區。但讀資料時從外圈0磁盤開始,那磁盤已啟動如何讓磁頭迅速定位到0磁道呢?就是通過磁道檢測器。0磁道非常重要,放着引導程式,一旦壞了整個硬碟就挂了。

磁頭實際是不跟盤面接觸的,靠氣流讀寫資料,也避免了磁頭和盤片的損壞,當然相隔距離非常近,0.1-0.3納米,越小越靈敏,性能越好。

相同半徑磁道的不同盤面組成的形狀就叫柱面。

磁盤容量=512位元組*扇區數*磁道數*磁頭數

磁盤讀的方式為相同磁道的柱面,從上往下讀,盡量不要讀不同柱面不同磁道,需要機械移動到另一個磁道,需要時間。

讀寫都是圓周性質的,這樣速度會快,如果資料大,讀完整個柱面之後,需要電機切換到其他柱面。

本文轉自  流顆星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

http://blog.51cto.com/liukexing/196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