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腦睡眠和休眠的差別

當計算機使用睡眠功能時,系統會将目前所有會話(session)的狀态資訊寫入至記憶體中,進入睡眠狀态後,除了記憶體,計算機中其他的硬體裝置都将處于電力關閉的狀态,也就是說在計算機睡眠時,隻有記憶體維持有極低的電力消耗,而其他裝置都将是斷電狀态。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隻會有極低的功耗,但卻維持了非常易于恢複的待機狀态,使用者隻需按下電源按鈕,系統即會将記憶體中所儲存的會話資訊重新恢複至其他裝置,這一過程非常迅速。但是,睡眠狀态下的計算機要求有電力支援,假如計算機電源斷開或者電池耗盡,記憶體将會丢失所有資訊,計算機則無法成功恢複之前的工作狀态。

與睡眠功能不同的是,休眠功能将系統所有的會話(session)資訊儲存到了硬碟上的轉儲檔案中,這就要求了計算機必須有充足的空間來存儲轉儲檔案,通常轉儲檔案都是比較大的,可能需要 5G 左右。比起睡眠功能,由于轉儲的會話資訊不再儲存在易失性的記憶體上而是在硬碟檔案中,是以不再要求計算機需要電力支援。當計算機進入休眠狀态之後,所有的硬體裝置的電力供應都将停止,也就是說,這時計算機的狀态與關機無異,所有裝置都處在斷電的情況下。但是,不足的一點是,因為計算機的所有裝置都失去了電力供應,是以在開機時依然需要經曆與正常開機無異的主機闆 BIOS 自檢、引導等過程,隻是在加載作業系統時是從硬碟中的轉儲檔案中提取之前的會話狀态而已,是以,這一過程比起睡眠要更為緩慢和持久,這不僅是開機過程的限制,也是硬碟性能的限制。

睡眠和休眠功能都是系統硬體裝置提供的較為進階的電源管理功能,兩者相對而言,各有優缺,睡眠功能恢複快,但是要求電力的持續供應,有電力消耗——雖然極低;而休眠功能則恢複較慢,但是不要求電力的持續供應。就這些特點而言,睡眠功能适合于短暫離開電腦時使用,一旦長時間離開計算機,假如發生了電力中斷的情況将造成不可恢複的資料損失;休眠适合于長時間離開計算機時使用,但是要求計算機有足夠的硬碟存儲空間。

本文轉自 藝晨光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ycgit/1652310,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