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錄片解密:被人工智能打敗的圍棋手,如何看待 AI 與人類的關系?

日本著名棋手藤澤秀行說過一句話:“棋道一百,我隻知七。”

圍棋被稱為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想成為一位頂級棋手,往往需要過人的天賦和多年不懈的努力。

但是AI的出現颠覆了很多傳統的下法,打開了圍棋世界的一扇大門。2017年初,騰訊推出了AI圍棋軟體“絕藝”,在網絡上以絕對優勢擊敗各國頂尖棋手,其後又赴日本參加了UEC杯世界計算機圍棋大賽并奪冠。

10月12日,一部記錄了騰訊“絕藝”誕生和奪冠全程的記錄片《7%》在中國香港恒生管理學院首次試映。該片由曾蟬聯第51屆、52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導演周浩執導,深度訪談了柯潔、古力、武宮正樹、大竹英雄等多位世界頂級棋手,讨論AI與人類的關系。

著名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吳岩參加了首映會,并與周浩就AI之後人與機器的關系展開了深入的讨論,碰撞出無數火花。

紀錄片解密:被人工智能打敗的圍棋手,如何看待 AI 與人類的關系?
周浩 第51、52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導演

以前我們拍紀錄片還是拍一些跟人有關的東西,我一直覺得紀錄片是研究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當科技發展到今天的時候,我發現好像僅僅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不夠。是以說我想研究一下AI和人的關系。我認為這還是在研究人和人之間的關系,這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拓展。

我第一次去騰訊的時候認識了“絕藝”的研發團隊。這個團隊大概有十多個人,大多數是30歲左右的程式員,而且是典型的程式員,特别木讷。中午請我吃飯,除了他們的上司,其他人基本上不說話,連簡單的寒喧都不會。我知道他們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設計軟體,“絕藝”那時候已經不斷地在跟柯潔下棋了,柯潔是很難赢一盤的。

我就想不通一個問題,柯潔成為世界第一,一方面是因為他有天賦,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不懈的努力。從幾歲開始學棋,最後變成世界第一,需要運氣,需要努力。

但是另外一群人,就像掃地僧一樣,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研發出一台會下圍棋的機器,就超越了柯潔,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發現我們正常的認知方式應該被不斷地打破。就像兩個星球之間有一百萬光年,按照傳統的思維方式,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也得一百萬年才能抵達。實際上這種思維方式,現在已經越來越不準确了。比如說有蟲洞,有另外一種方法可以抵達。人類對未來的認知、對世界的認知是非常非常局限的。世界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也許有另外一種方式可以走下去的。是以我覺得研究人工智能,實際上就是用一種以前我們不大熟知的方法去抵達另外的秘境。

AI對我們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了,我發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幫圍棋選手也許是人類第一批生活和職業受到嚴重影響的人,當AI出現以後,他們怎麼面對AI的出現?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态?

藤澤秀行,這是日本的一位已逝的、非常有名的棋聖,他曾經說過:“棋道一百,我隻知其7”。後來我也通路過很多圍棋高手,我問柯潔:”你大概知道多少?”柯潔說:“大概5%、6%吧。”

現在一般人認為AI圍棋應該已經是圍棋上帝了,但很多棋手并不認為AI已經窮盡了圍棋的道理。我們自以為很了解世界,其實也許人類對世界的了解連7%都不到,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們認為對圍棋的了解隻有7%,何況我們這些平凡人?

目前為止,當AI出現的時候,圍棋選手們的喜悅甚至會大于悲哀。隻有一個人對我說“AI來得太早了”,這個人是柯潔,一個20歲不到的年輕人。當他是世界第一的時候,突然間有一個機器下得比他厲害,可以想象他的失落感。他問,“為什麼AI不晚出現幾年?”

但在另一個層面看,他也特别欣慰。當你成為世界第一的時候,突然冒出一個老師,這個老師可以很快碾壓你,其實這種感覺對一個心智健全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情。因為知道自己的短處在哪裡,可以進步了,這種感覺是非常微妙的。

圍棋勝負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棋手會冷靜地看待勝負,比如古力。其實對大多數棋手而言,圍棋是一種修行,是讓你在圍棋中感悟人生。我采訪日本一個非常有名的棋手,他感歎老天爺發明了這麼一種完美的遊戲,你不能窮盡它的變化,這種感覺是職業棋手才能體會的。

是以圍棋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已經遠遠超過了勝負。當AlphaGo出現以後,全世界下圍棋的人數增加,圍棋在歐美的普及度也得到了提高。圍棋之是以在歐美普及不開,是因為歐美沒有很厲害的高手,高手都在東方。當圍棋軟體出現以後,一個歐洲人如果不斷跟世界最高水準下棋的話,他的棋藝會提高得非常快。是以圍棋界是非常高興的,他們覺得AI既然來了就接受它。

紀錄片解密:被人工智能打敗的圍棋手,如何看待 AI 與人類的關系?
吳岩 著名科幻作家 南方科技大學教授

我看到這個片子以後特别高興,因為我是搞心理學出身,1961年的時候有一篇文章名為《7》,講人類認知的極限就是7,隻是7個左右的組塊就可以處理這些問題。這可能已經到了人類認知的極限,但是計算機現在能幫助人類,那麼下一步機器和人确實是站在一個起跑線上。

當大量的人工智能出現時,失業就會普遍産生。在内地,我們讨論得最多的問題就是下一步誰會失業。比如說高校裡面,翻譯專業可能最早失業,因為翻譯是比較容易做的。老師也快失業了,因為教師的這套東西基本上人工智能也是可以處理的。

今天人工智能确實正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而且是最普通人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近期對職業的發展,特别是對創業特别有好處。比如有個識花的軟體,隻要對着花拍一張照片,它就能告訴你這是什麼品種,産自哪裡。還有一個看雲的軟體,通過對雲的觀察,自動預測24小時之後的天氣。

從人類發展的曆史看,科技的進步是在不斷解放人類,人工智能可能替代掉很多工作,而解放出來的人将會創造出新的工作方式和職業。

當天的讨論實在太精彩,影片正式放映前,主持人特意留了出時間給現場的觀衆提問。

Q:如果AI什麼都能做,我們可以快樂消費,可以娛樂,可以happy,或者是進行文化方面的創作。人會不會被廢掉?人類再繼續往前走的動力在哪裡?

周浩:我并不認為是機器戰勝了人類,我更願意認為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設計了一個機器,戰勝了另外一個人或一群人。

我覺得未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可能反而不是在人工智能本身,因為人工智能還是一種工具,危險一定是來自于那些使用這個工具的人。就是當人的惡和這個機器進行完美結合,也許人類的某種災難會降臨。是以我覺得最終應該控制的,應該用道德去規範的,還是人本身。因為人的惡,也許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機器有時候反而是可控的。

吳岩:周導提得很有道理,因為他一直在提一個作品是《黑晶》,這裡面有大量的關于人的惡。但是我覺得後人類時代,這個問題也很嚴重。擺在所有人面前的現狀是,不單要處理人文的問題,還要處理後人的問題。今天不是說沒事兒了,而是要考慮的問題更多了。

Q:現在好像有一種趨勢,總是在談人工智能将會取代人類,這對教育來說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我們通過教育去教育訓練學生,用機器去教育學生可行嗎?從人文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如何相信人工智能呢?

周浩:以我的觀點,我覺得現有的人工智能是無法代替人腦的,比如說關于愛,關于愛情,我不知道兩個機器怎麼交配,怎麼會有性生活。我覺得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合體,而圍棋軟體就是一種算法,說下棋的時候,哪一步棋的勝率高就下哪一步棋,在它的整個程式裡面隻有勝負,這是決定它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

而人類有趣的東西,恰恰是那些混沌的、模糊的、說不清道不明白的感覺。比如柯潔就談到過這樣的問題,他說下一步棋的時候,一定會受上一步棋的情緒的影響,跟今天吃了一頓飯、見了什麼人,都有非常大的關系。但是對機器而言,它永遠隻有勝負。

是以人類的感覺超越了勝負,勝負隻是一個手段。就圍棋這個遊戲而言,我并不認為勝負是人類要的結果。圍棋在中國國語裡面有一種說法叫做“手談”,就是兩個人不說話,用手在進行交流,這種感覺是很多棋手要找的感覺。

人跟人在一起的感覺,和人跟機器在一起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也許我不會那麼悲觀吧。

吳岩:我同意現在的人工智能,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還是比較“傻”的人工智能,雖然已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了,但還是很簡單的。下一代的人工智能,比如說模拟人腦的那些算法,一旦突破了,比較複雜的人工智能出現的時候,很難講不會取代今天的一些事情。

現在大家總是在說人工智能情緒做不了,個性做不了,自我意志做不了。但事實上,情緒這些東西早晚都是可以做出來的,因為情緒就是伴随着認知的一種東西,你喜歡和不喜歡,這些都可以還原成某種生理的信号。隻要把這些信号轉換成代碼,人工智能模拟情緒是沒有問題的。至于說自我意識,這些也很可能早晚有一天是可以做的。是以我覺得,并不能說人工智能不可怕。

關于現在的教育,我非常同意現在我們就要做出很多應對的方式,來給我們的下一代人做準備,讓他們努力面對這個新的一面。其實作在做可能都已經晚了,過去的科幻小說是說未來在遠方,今天我們說未來昨天晚上已經到了。面對這個情況,學生沒有辦法面對,我們也沒有辦法面對,現在所有事情都比想象中出現得快。

(本文經騰雲編輯整理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