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皇帝僅在位6年,被認為是最完美的皇帝,千百年來沒有人罵過

很多人做事情追求完美,但是事情總有那麼一點小缺憾。普通人如此,帝王就更是這樣了。他們身居高位,一舉一動都被無數人關注、評價。如果他們的決定出現了一點點小失誤,那就會對治下百姓産生極大的影響。曆史上有很多評價很高的皇帝,但也不能否認他們曾經的錯誤。

這位皇帝僅在位6年,被認為是最完美的皇帝,千百年來沒有人罵過

比如李世民,善于聽從臣子的意見,不管勸谏的話好不好聽他都能從中吸取到自己需要的資訊,對于處在這個位子上的人來說,這份心胸确實了不起。可是後來他沉迷仙術,妄想長生,耗費了國家和百姓大量的錢财;再比如康熙大帝,在位時勤于政事,一生做出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大事。可是在他晚年時卻因為立太子的事情而荒廢國事,為後朝留下了不少隐患。

連這兩位皇帝都有可以被人指責的地方,那封建社會這麼久,難道曆史上難道就沒有一位完美的皇帝嗎?今天要說的周世宗柴榮,就被後人認為是一位完美的皇帝。雖然他治理國家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在這幾年裡,從沒有任何人指責他的過失。

這位皇帝僅在位6年,被認為是最完美的皇帝,千百年來沒有人罵過

這位皇帝出生在一個富商之家,可惜後來父親生意不順,他隻得投奔姑父郭威。當時姑父家中也并不富裕,柴榮長大一點後就幫着姑父料理家事。為了補貼家裡經濟,他經常外出做生意。四處奔波的同時讓他見到了很多不同的民俗,也了解了民間百姓真正的需求。

而他生性聰明,又喜歡讀書,閑暇之時他閱讀了很多古人的著作。這段早年經曆,對他後來做皇帝時所做的決定非常重要。後來在姑父的支援下,柴榮放棄了家中的生意,跟随姑父郭威投入軍中。

這位皇帝僅在位6年,被認為是最完美的皇帝,千百年來沒有人罵過

郭威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将領,多年的征戰使他得到了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信任。皇帝臨終時将兒子托付給他,希望他盡心輔佐,郭威自然是盡心盡力。可惜新帝對前朝老臣非常顧忌,總怕他們有天會反了自己,于是對他們做出了很多不仁的事情。

郭威和另一位托孤大臣終于無法忍受皇帝的猜忌,起兵造反,在大家的擁立下,郭威建立了後周。幾年後他去世,就将皇位傳給了柴榮。

這位皇帝僅在位6年,被認為是最完美的皇帝,千百年來沒有人罵過

柴總被很多史學家稱贊,他做皇帝的時候,不僅對政事處理得當,還勤儉節約,嚴格要求自己。作為天下百姓的榜樣,他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可以令人指責的地方。很多人說他是當時最賢明的君主,就連後來的明太祖朱元璋也說他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柴榮剛當上皇帝時,有一次問大臣:我現在應該怎麼做?大臣們有的說應該恢複經濟,有的說應該平定亂民,有的說應該開疆拓土。柴榮聽完了大家的話,才最後說出了自己的計劃:當時他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按照他的預計,應該可以在位三十年。

這位皇帝僅在位6年,被認為是最完美的皇帝,千百年來沒有人罵過

這三十年裡分三個階段,第一個十年就是拓展國家領土,給未來的發展準備足夠的空間;第二個十年用來留給百姓休養,讓百姓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最後一個十年就是發展國力,最終達到國家昌盛的局面。在當時能夠清晰的分解自己在位時計劃的皇帝,幾乎是沒有的。柴榮的思想可以說既遠大宏闊,又貼合實際。

當時國家戰亂頻生,很多人信奉佛教,統治者也樂于用這種宗教信仰來教化百姓。要鑄造佛像就要大量的銅錢,百姓們是以更加貧困。柴榮下令毀滅佛像,回造成銅錢。

這位皇帝僅在位6年,被認為是最完美的皇帝,千百年來沒有人罵過

他告訴大家:不要有疑慮,也不必擔心是以受到報應。既然佛祖是為天下人行善的,那他自然願意犧牲自己來普度百姓。如果我作為皇帝有這種功效,我也願意獻出自己的身體,隻要我的百姓能得到利益。

柴榮在位時嚴格按照自己的規劃治理國家,可惜在一次親征的途中,他染上了急病。這位年輕的皇帝在位僅6年就去世了,留給了後人無數的遺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