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商湯港股成功上市,市值超1400億

被美在“定價日”精準打擊的商湯,今日(12月30日)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據悉,商湯科技最終發售價定為每股3.85港元。據此計算,公司将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55.52億港元,股份代号為0020。

據富途資料,受港股整體走勢影響,暗盤中,商湯-W股價走低,暗盤收盤時跌破發行價,最新市值為1268.06億港元,約為162.69億美元。但一經開盤,開盤價即上漲至3.91港元每股,較發行價3.85港元上漲約1.56%。以此計算,商湯科技目前市值為1471億港元。相較最後一輪融資,市值上漲三分之一。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規模最大IPO由此誕生。

商湯港股成功上市,市值超1400億

商湯敲鐘現場,圖檔來源:商湯

事實上,此次商湯港股成功上市的背後,可謂是一波三折。

原計劃,商湯将于12月17日挂牌交易,但當商湯科技按部就班進行自己的上市計劃時, 12月10日,也就是商湯原計劃确定IPO價格的同一天,美國财政部宣布将商湯科技列入“非SDN中國軍工複合體企業名單”,在這一清單中的公司,美國投資者将不能進行投資。

這對即将挂牌上市的商湯來說,無異于臨門一腳精準打擊。不過,商湯也第一時間給出明确回應,“我們認為該決定與相關指控毫無根據,反映了對我公司根本性的誤解。科技發展不應該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

與此同時,商湯科技還在12月13日在聯交所釋出公告表示,為保障投資人權益,調整全球發售及上市安排,并将所有申請股款悉數退還予所有申請人。

商湯港股成功上市,市值超1400億

有關調整全球發售及上市安排的公告,圖檔來源:商湯 -W 公告

随後,商湯科技迅速重新開機了上市程序。12月20日,商湯科技在港交所公告稱,公司正式重新開機公開招股,具體到發行規模細則,招股書顯示,商湯科技重新招股的募資金額、發行規模及價格區間均沒有變化,本次預計發行15億股,招股價介于每股3.85港元至3.99港元,籌資約60億港元,每手1000股。

值得注意的是,與首次IPO發售公告披露的基石投資者對比得知,商湯-W第二次IPO披露的基石投資者名單出現明顯變化,即剔除全部外資投資者。

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國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産業股權投資基金、上汽香港4家依然在列,而廣發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及Hel Ved 4家外資投資者從原名單中退出,此外,徐彙資本、國泰君安、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希瑪眼科、泰州文旅補位成為新的投資者。更新之後的基石投資者認購金額達到了5.1億美元,相較于原計劃新增了0.6億美元規模。

被美國精準打壓後,商湯募資程序的确受到了影響,但投資規模反而變大了。

商湯港股成功上市,市值超1400億

基石投資者認購情況,圖檔來源:商湯-W公告

而此次商湯的上市也意味着迎來了另一層新的挑戰,因為目前商湯尚未進入盈利階段。

具體到營收層面,2018-2020年及今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營收分别為18.5億元、30.3億元、34.5億元、16.5億元,同期虧損34.3億元、49.7億元、121.6億元、37.1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242.7億元,折合日均虧損1900萬。

持續虧損的背後是商湯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招股書顯示,對應報告期,商湯研發開支分别為8.5億元、19.2億元、24.5億元及17.7億元,研發占比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長,甚至在2021年上半年超過了公司營收。而此次IPO募資的用途也将有60%用于研發。

那麼在完成IPO之後,以商湯科技為代表的公司,能否在高額研發投入與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展現出與之比對的切實增長?

商湯港股成功上市,市值超1400億

商湯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立博士,圖檔來源:商湯

對此,商湯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立博士在上市儀式緻辭中表示:“每個時代的企業都承載着各自不同的希望和責任,我們的命題是如何從生存、追趕到發展與開創。當我們看到了技術的巨大突破,商湯人希望推動技術落地,用技術突破去重新定義場景和模式,去重新整理大衆對于人工智能的認知。商湯人始終堅信人工智能技術變革帶來增量價值,必将推動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時代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