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時至2021年末,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一年手機SoC市場的戰況。

在經曆了兩年戰疫之後,全球依然還在疫情的陰霾之下,群眾們大多已經習慣了戴着口罩的生活方式,但是疫情對于電子行業的打擊依然是沉重的,尤其是晶片行業。

這一年,汽車晶片、顯示卡晶片等類别缺貨到了極緻,導緻頂級車廠被迫停産,DIY玩家也苦不堪言,而手機市場上雖然各廠商都在高喊缺芯,但卻依然表現非常強勁,為2021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年,華為的被迫退席讓我們痛心,但強大的麒麟9000卻依然貫穿了一整年的産品,并且依然能與當代旗艦一戰,這是我們當之無愧的驕傲。

這一年,也有老款處理器換個馬甲重新出山的骁龍870,甚至在一片機海中殺的新款旗艦片甲不留,竟然意外成為最受歡迎的旗艦晶片。

至于新品嘛,作為業内傳說的蘋果A15率先自然是率先登場,雖然依然為5nm工藝,但蘋果就是能驕傲的在釋出會上表示“我們領先對手兩年”,依然是地表最強性能,在補足了5G性能之後,已經幾乎沒有缺陷。

而經曆過兩年5nm工藝的打磨後,安卓陣營SoC也終于再次提前邁進一步,打開了4nm的大門,在年末公布的聯發科天玑9000和高通骁龍8 Gen 1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強大性能。

更令人詫異的是這兩者在參數上竟然親如兄弟,不僅工藝類似,架構也幾乎完全相同,這也是聯發科多年來首次對高通發起沖擊,讓我們看到了“發哥”崛起的希望。

但在5G大時代的今天,也有國産晶片轉頭一個回馬槍,紫光展銳在4G市場上殺了個七進七出,還一舉拿下了全球第四的份額,讓巨頭們也為之一振。

這些傳說也讓2021年的手機SoC市場尤為精彩,我們快科技也以評獎的方式來回顧一下今年的優秀之作。

我們一共設立了旗艦性能獎、技術創新獎、最受關注獎、最具成本效益将和編輯選擇獎五個選項,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産品榮獲殊榮吧。

旗艦性能獎:蘋果A15

雖然今年的蘋果A15有些擠牙膏的意味,但是由于多年積累下的差距日積月累,依然是底邊最強移動處理器無疑。

工藝上依舊是5nm,但基于增強版N5P打造,半導體提升了約30%,CPU頻率提升号稱比競品快50%,領先安卓兩年,在我們快科技的手機SoC排行榜上可以清晰看到,A15的性能完全就是碾壓一切對手。

GPU和NPU更是分别提升了超50%、40%,這些讓iPhone 13系列等新品的遊戲和影像性能得到質的提升,遊戲和拍攝體驗持續碾壓競品。

此前飽受诟病的信号問題,随着骁龍X60 5G基帶的加入,不僅不再是拖後腿的項目,還帶來了更高的5G速度,将iPhone最大的信号缺點一掃而光,直接讓iPhone 13變成了“十三香”。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旗艦性能獎:高通骁龍8 Gen 1

沒有了麒麟新品的阻礙,高通骁龍8 Gen 1毫無疑問是目前安卓陣營最強的存在,首發了三星的4nm工藝,直接讓CPU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30%,發熱可能也會得到改善,或許将一己之力扭轉骁龍888系列造成的口碑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骁龍8 Gen 1今年GPU性能實作了大躍進,性能提升30%,功耗降低25%,在測試中的一些場景下甚至反超了蘋果A15,在曼哈頓、霸王龍等測試中的成績直接反超,并大幅領先A15至少10%,安卓手機的遊戲體驗又要躍升一個檔次了。

對于蘋果今年提升的基帶方面,骁龍8 Gen 1直接反手就是一波碾壓,更新了X65 5G基帶、速度可達10Gbps,也就是萬兆網速,堪稱史上最快。

綜合來看,骁龍8 Gen 1妥妥的安卓性能王無疑。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技術創新獎:天玑5G開放架構(天玑1200)

提到這一年的技術創新獎,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天玑5G開放架構”,可能一般使用者對這個名字并不熟悉,但提到它的另一個名字“天玑1200”大家一定知道。

天玑5G開放架構就是一種基于天玑1200晶片推出的開放方案,聯發科可以直接向手機廠商開放底層,各廠商都能自己參與定制,相機、顯示器、圖形和AI處理單元等都能單獨定制,能打造獨一無二的晶片,讓手機差異化更高。

目前來說,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天玑1200-MAX、天玑1200-AI、天玑1200-ULTRA、天玑1200-vivo等多種産品,在各廠商對不同側重點的選擇下,能帶來更豐富多樣的産品體驗,并且兼顧性能與功耗,在這一年之中飽受好評。

甚至搭載了天玑1200-MAX的性能側重版本,還為OPPO Reno7系列帶來了頂級的遊戲性能,安兔兔跑分高達70萬,入選了2021英雄聯盟手遊職業資格賽推薦用機。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技術創新獎:紫光展銳虎贲T618

另外一個創新,則是我們國産晶片的驕傲,紫光展銳虎贲T618。

在各大晶片公司都在發力5G領域,在大公司全身心投入5G之時,卻完全忽略了現存的巨大4G市場,而這個時候紫光展銳卻殺了一個“回馬槍”,迅速開發了虎贲T618系列晶片,一舉拿下了巨大的市場,沖上全球第四,獲得了全球128個國家超五百家客戶的訂單。

規格上,虎贲T618采用DynamIQ技術,讓系統在更嚴格的發熱量限制下發揮更多性能,讓性能輸出更持久;還可以利用瞬時性能提升,帶來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好的使用者體驗,這對于偏低端的市場來說意義巨大,明顯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從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來看,虎贲T618雖然性能沒有達到旗艦級,但基于出色的架構和配置,能讓晶片的功耗和性能的平衡達到最佳,為中端主流移動終端市場帶來了更多選擇。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最受關注獎:聯發科天玑9000

提到今年的安卓旗艦,那麼年底突然殺出來的聯發科天玑9000可謂是搶足了風頭,雖然目前還未上市,但是卻比同為4nm的骁龍8 Gen 1更受期待。

天玑9000這次一舉拿下了十項全球第一,包括全球首款基于台積電4nm工藝的5G SoC等,而且台積電4nm目前在使用者心中明顯比三星4nm更受歡迎,因為功耗和發熱将會控制更優秀,甚至被認為最終表現會超過高通,被看做是聯發科沖擊高端的夢想之作,将直接正面抗衡高通。

這讓整個市場都對聯發科有個煥然一新的重新認識,在華為麒麟晶片缺席、骁龍888系列拉垮的情況下,聯發科火速抓住了這個市場缺口,将會讓高通獨霸市場的願望落空。

在廠商方面,天玑9000釋出會當天,OPPO、vivo、小米等頭部品牌都第一時間出面,紛紛宣布将會在新旗艦系列上搭載這款頂級晶片,這是聯發科以往未曾出現過的待遇。

對于使用者來說,在麒麟缺席一年之後,也終于不用忍受高通的火龍屬性,在骁龍之外也出現了一款能與之抗衡的晶片可用,并且按照慣例來說,天玑9000的售價應該也會比骁龍8 Gen 1更有競争力。

在天玑9000的發力之下,2022的手機市場大格局或許将出現一些颠覆性的變化,而此前沒有頂級旗艦壓場就能拿下全球第一份額的聯發科,或許也将進一步甩開高通,坐實晶片“一哥”的名号,非常令人期待。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最具質價比獎:骁龍870

今年最令人想不到的就是骁龍870的問世了,這款基于去年旗艦骁龍865打造的“馬甲”晶片,在次旗艦市場上殺的是片甲不留,甚至直接對自家7系列晶片造成了毀滅式的打擊。

在一些電商活動中,骁龍870機型甚至能做到不到兩千的價格,用相對低端的價格就能獲得旗艦級别的性能、5G、影像等體驗,讓其成為今年市面上最受歡迎的旗艦晶片。

另外,骁龍870在功耗、發熱、性能方面控制的極為均衡,得益于更加成熟的工藝和兩年的廠商調校,在持續的性能輸出上,甚至比頂級的骁龍888 Plus還要出色。

綜上所述,骁龍870妥妥的是今年最具成本效益的旗艦晶片。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最具質價比獎:天玑1100

除了頂級旗艦性能之外,在中端市場上也有一款成本效益超高的晶片,那就是來自聯發科的天玑1100,其基于6nm旗艦級工藝打造而來,性能功耗都表現不錯。

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天玑1100在多核性能上甚至能超過骁龍870,遠超同級别競品,同時還能進一步降低功耗,在中端市場上找到了性能與功耗發熱,甚至是價格的絕佳平衡點。

價格可以說是天玑1100的絕殺武器之一,其産品價格甚至能低至千元,讓入門級别的使用者也能體驗到媲美次旗艦的性能,不僅在實際表現上令人滿意,還為市場和使用者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意義非凡。

如果說骁龍870是最具成本效益旗艦晶片,那天玑1100毫無疑問就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機晶片産品,在整個市場上都非常能打。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編輯選擇獎:高通骁龍778G+

今年骁龍7系列在“老大哥”骁龍870的封鎖,以及聯發科天玑1100、天玑1200的夾擊下,原本的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但骁龍778G系列卻憑借着近乎完美的功耗、發熱和性能的平衡,打出了自己的市場。

其中骁龍778G+采用台積電6nm制程工藝,是目前最成熟的手機SoC工藝之一,讓手機在性能和功耗、發熱達成非常微妙的平衡,性能上完全可以滿足《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遊戲的輸出,帶來出色的遊戲體驗,且能提供長時間的持久高性能表現。

之前搭載骁龍778G的小米Civi、榮耀50系列等等都因為相對均衡的表現頗受好評,最新更新了頻率的骁龍778G+,更是讓榮耀60 Pro在性能上幾乎實作了對8系晶片的越級挑戰。

在性能之外,骁龍778G+在ISP、5G基帶方面幾乎都是同檔位頂級水準,相較于頂級旗艦更适合普通使用者的使用,成為了中端市場一大殺器。

快科技2021年度評獎:手機SoC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