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星|《财經》2018年第2期:攝像頭攻防持久戰

<a href="https://amazon.cn/gp/product/B0797M3BTV/ref=as_li_tl?ie=UTF8&amp;camp=536&amp;creative=3200&amp;creativeASIN=B0797M3BTV&amp;linkCode=as2&amp;tag=zuoqs0d-23&amp;linkId=29ddad14b189c7766327f17a71f29fbb" target="_blank">《财經》2018年第2期 總第519期 旬刊</a>

3星|《财經》2018年第2期:攝像頭攻防持久戰

本期主要話題:面向個人使用者的攝像頭極易被黑客攻破;醫藥代表面臨新規;便利店硝煙四起;土地應該從保護轉向激活。

總體評價3星,有一些參考價值。

以下是本期一些内容的摘抄:

1:普通小台指被安放在家庭客廳、餐廳、辦公室等的攝像頭,價格為5元-10元;被稱為“精品”的資源,則瞄準卧室的床、浴室、按摩院等私密場所,價格從10元到50元不等。#89

2:除導向偷窺、色情産業鍊外,另一類黑産訴求意在感染攝像頭後發起DDoS攻擊,這種攻擊是指黑客将多個裝置聯合起來作為平台,同時向某一對象發動攻擊使其服務停止。#164

3:為滿足适齡兒童入學需求,民辦學校得到了鼓勵,因而快速發展,如今盡管水準參差不齊,但是滬上最受歡迎的國小和國中許多都是民辦學校。#1015

4:“銷售人員最基本的是勤奮,關系建立起來,與醫生成為朋友之後,就會有交易的可能。”上述北京藥代将和醫生的關系比喻為“處對象”,要有個互相熟悉的過程。#1193

5:第三方服務公司,又稱為CSO公司,為藥企提供藥品市場營銷推廣。據統計,2017年,全國有8萬多家CSO公司。#1269

6:靠“與醫生交朋友”、簽銷售單子來賺取高薪的藥代們,将迎來合法合規的挑戰。#1309

7:這或是上海便利店行業近年的縮影——店數持平、經營不善的老品牌逐漸萎縮,取而代之的是日系便利店或本土新品牌。#1989

8:目前上海平均一家便利店日銷售額8000元左右,這幾乎是行業最高水準。放眼全國,隻有如山西唐久、浙江十足等少數區域龍頭品牌實作了單店盈利,絕大多數品牌均未實作整體盈利。#1990

9:通常,便利店行業變化以“年”為紀,但在2017年,這個機關縮小到了月、甚至周——資本不再滿足于投資,而是扶持團隊親自參戰。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新便利店品牌便利蜂。#2061

10:便利蜂擴張極具侵略性,其斥巨資布點位、強促銷推廣APP、做共享單車引流、養龐大技術團隊等做法,不是傳統便利店經營者的邏輯。#2075

11:“這幫便利店人明顯站成三派。”王洪濤稱,激進派偏向網際網路化發展;中立派嘗試網際網路變革;還有保守派認為網際網路吹得比較大。“選址決定客流量。我一年賣幾百萬,它就能賣上千萬?”#2083

12:多位業内人士認為,中國會出現全國性的本土便利店品牌,但可能不會誕生下一個711、全家、羅森。中國本土便利店的加盟模式與日資便利店品牌有着本質差別。#2098

13: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世界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城鎮建設用地嚴格按照計劃名額配置設定以來,已經改變了中國城鎮化的空間格局,但造成的結果是土地嚴重浪費,粗放型的城市發展模式就是源于低價征地的做法,以及主觀政績要求。#2385

14:宅基地流轉已經在民間廣泛推進。在城市群和特大城市郊區,資本下鄉已經成為不争的事實,隻是從沒有得到正式檔案的認可。#2439

本文轉自左其盛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 http://www.cnblogs.com/zuoqs/p/8379794.html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