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極氪合作Waymo開發無人駕駛 快速擴張同時更應注重使用者維護

臨近年末,極氪收獲了一筆“大單”。

12月29日,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無人駕駛技術公司Waymo達成合作:旗下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極氪将為Waymo One無人駕駛車隊提供專屬車輛,并在美國投入商業化營運。該車型基于極氪智能出行平台——浩瀚-M(SEA-M)架構打造,由極氪歐洲創新中心(CEVT)設計與研發。

極氪合作Waymo開發無人駕駛 快速擴張同時更應注重使用者維護

差別于傳統車型聚焦駕駛者的設計思路,此次極氪與Waymo将專門針對無人駕駛應用場景打造出行服務産品。車型采用了以乘坐者為核心的設計理念,更加注重乘客偏好,并突出了乘車體驗的舒适性與便利性。

這款聯合開發的車輛是基于浩瀚-M(SEA-M)架構而打造的。該架構是SEA浩瀚架構面向未來智能出行形态而專門研發的。

根據規劃,該車型傳遞後将搭載Waymo旗下的Waymo Driver無人駕駛解決方案。

再添新翼

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表示,此次極氪與Waymo成為戰略合作夥伴,聯手為Waymo One車隊開發無人駕駛專屬車輛,證明了極氪的技術研發實力與商業拓展潛力。

極氪和Waymo此次合作,是極氪共創理念的進一步延伸。極氪認為,智能電動時代的創新發展,正變為跨行業、橫向的共創與共享。這不僅适配于行業的未來發展,更有利于帶動整體智能電動汽車産業的更新與開放協同。是以,在成立之初,極氪就将“共創共投”商業理念作為品牌基因,即與全球生态夥伴共創,共同推進智能純電領域的生态布局,為未來出行生活開創發展空間。

2021年8月,極氪與英特爾資本、甯德時代、哔哩哔哩、鴻商集團和博裕投資正式簽署戰略投資協定,并與這五家生态夥伴共同推動在智能純電生态領域布局。同時,極氪還與Mobileye達成合作關系,共同開發進階駕駛輔助系統。

極氪表示,未來還要引入更多的生态合作夥伴。一方面是共同推動智能純電生态共創,同時也讓更多力量投入到新能源産業變革浪潮,為未來打開更多想象空間。

如今,自動駕駛行業領頭羊Waymo成為極氪“共創共投”生态中的又一合作夥伴。

Waymo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于2016年12月13日拆分出來的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估值高達300億美元。2018年12月,該公司推出全球首個将自動駕駛技術用于服務乘客的商業叫車應用——Waymo One,成為“無人車”量産商用的領跑者。

2020年3月,Waymo在推出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之際,宣布了在未來兩年部署2萬輛無人駕駛車隊的計劃。為進一步提升車隊規模和商業化速度,這家不具備汽車量産能力的科技公司自然需要擴大與車企的合作,這為Waymo和極氪達成合作提供了契機。

Waymo和極氪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早有合作。

6月,Waymo和吉利控股旗下的沃爾沃汽車集團宣布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前者将成為沃爾沃及其戰略投資品牌極星和領克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獨家合作夥伴。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吉利控股破局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重要棋子,極氪與Waymo建立合作是順理成章。

雙方合作的另一契機,則在于極氪汽車采用的SEA浩瀚架構。根據官方介紹,浩瀚架構擁有整車智能開發系統,可實作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同時具備滿足完全自動駕駛的能力,關鍵系統都采用雙備援标準,滿足國際最高安全等級ASIL-D認證。浩瀚-M架構則是在SEA浩瀚架構專為無人駕駛場景研發的智能移動出行平台,為Waymo Driver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搭載上車并持續更新提供支援。

目前,雙方還未公布車輛商業化營運的具體時間進度表。

一名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極氪選擇與無人駕駛行業“領頭羊”合作,其優勢有三點。首先是借助Waymo的影響力,以及“無人車”這一自帶流量、易傳播的話題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打響品牌知名度,為後續海外擴張做準備;當然,這一合作在國内同樣有示範效應,将一批關注科技的“極客”發展為自身使用者。其次,立足于完全無人駕駛汽車這一制高點,證明極氪在自動駕駛、在未來智慧出行形态的技術實力,并借此合作實作技術反哺,強化自身智能科技品牌的屬性。其三是探索Robotaxi即無人駕駛網約車的商業化潛力,積累實踐經驗。不過目前的無人駕駛不論是從技術還是政策來講都遠不成熟,是以這一合作在短期内無法帶來多少實際商業利益。

風波不斷

随着智能電動汽車賽道即将迎來競争的關鍵節點,極氪成為吉利控股集團破局的“突擊手”。

在創立之初,極氪便承載着吉利控股集團“藍色吉利行動計劃”的重擔,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争。而在近日吉利控股釋出的九大龍灣行動中,極氪被寄希望于在集團全面電氣化的程序中發揮引領作用,助力實作2025年度集團總銷量365萬輛的目标。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安聰慧分别出任極氪公司董事長和CEO,也足見其吉利對其的重視程度。

極氪的發展速度也相當之快。在2021年3月宣布成立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久,便亮相了品牌LOGO以及首款量産車型ZEEKR 001。從4月開啟預定到6月,ZEEKR 001今年的可交定單單就已全部售罄。成都車展上,極氪的子品牌ZEEKR Power極氪能源也首度亮相;廣州車展上,極氪釋出了旗下使用者服務品牌ZEEKR Care,欲進一步提升使用者服務品質。為確定極氪有足夠資金支援業務擴張,股利控股集團還支援其探索外部融資方案。

2021年10月,極氪首款車型ZEEKR001正式開啟傳遞。同年11月,ZEEKR 001首個完整單月傳遞量達到2012台,大定平定單單金額達到33.5萬元。目前,極氪的傳遞區域輻射全國超過150座城市。按照規劃,未來3年,極氪将推出6款全新車型。到2025年,極氪欲實作銷量65萬輛、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三的目标。

極氪從品牌亮相到車輛傳遞僅僅用時200多天,背靠集團的體系化優勢使其進展驚人,但這家聲稱“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新勢力卻在使用者關系處理上風波不斷,經曆“變相漲價”、“标配變選配”、“天幕門”、“訂單延期”等負面争議。

由于晶片、空氣懸架及部分選裝配置的缺貨,ZEEKR 001的傳遞工作被迫推遲,在此過程中極氪生産傳遞資訊不透明的問題遭到客戶诟病。7月,極氪CEO安聰慧就“延緩新配置選裝”一事向預定車主緻歉,表示将對所有使用者開放三項新配置選裝,由此産生的額外投入由極氪承擔。

10月,在ZEEKR 001傳遞僅數天後,該車選裝配置EC光感天幕便引發了部分車主的維權,原因是EC光感天幕的實際效果與宣傳有較大出入,被認為存在誤導性消費。10月底,網上又有部分選擇極氪001碳黑内飾的車主認為該内飾材質與官方宣稱的材質有不一緻,懷疑存在誤導性。

在品質方面,有車主曝出極氪汽車存在系統卡頓、車機當機、導航出錯、聲音消失等問題。

某汽車行業分析師向财經網汽車表示,極氪品牌從成立之初便有背靠吉利全球化産業資源的優勢,這是它在短時間内完成汽車量産傳遞、補能服務體系搭建、以及在産業生态合作方面取得成果的主要原因。不過作為一家脫胎于傳統車企的公司,極氪在處理使用者關系時仍不可避免地走了一些彎路。企業若為吸引流量做出過度的營銷承諾、最終因“貨不對版”而引發使用者投訴,會在很大程度上消耗品牌口碑。在各家車企比拼“使用者共創”能力的當下,極氪應盡量避免這一誤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