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在東北解放戰争過程中,國軍在不到2年的時間内被擊敗,其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頻繁的人事調動,大量能戰善戰的将領離開東北,導緻其在指揮和作戰中頻繁受挫。比如在白崇禧離開之後,國軍在東北戰場就每況日下,到了杜聿明因病離開,陳誠和衛立煌過來接手之後,更是隻能被圍在鐵路線和沈陽、長春等大城市周邊龜縮抵抗。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大決戰前東北國軍地盤隻剩下一些城市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新1軍的軍長孫立人從東北調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畢竟孫可是号稱“東方隆美爾”。也是國軍第一戰神,在東北連戰連捷, 把林總趕過松花江的嗎?其實這些更多是杜撰,實際上孫立人不僅在東北沒什麼建樹,反而處境是非常尴尬。

總結來說就是: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孫立人将軍

戰績差強人意

有一說一國軍的新1軍确實強,和新6軍一起組成東北國軍“雙壁”。在我軍中一直流傳一個順口溜,那就是“隻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兵”(很多人說得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1軍,實際上說的是新6軍)。

剛開始的新1軍是以鄭洞國為軍長,下轄孫立人的新38師和廖耀湘的新22師(以該師作為新6軍的基幹)。解放戰争開始後,遠征軍系統的部隊包括新1、6和53、54和71軍相繼開往東北戰場和我東北民主聯軍(東野)作戰。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進入東北作戰的遠征軍

不得不說剛進入東北的新1軍,确實猛!

在1945年剛進入東北的新1軍部隊,就和當時我軍最精銳的新四軍3師(東野頭号主力2縱的前身)交過手,火力兇猛和訓練有素的新1軍确實讓我軍大開眼界。在1946年的四平攻堅戰中,代替孫立人指揮的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梁華盛帶領新1軍,沿中長鐵路向北進攻,直接突破我軍防線。可以說第一次四平攻堅戰中,正是因為新1軍的突然增援和突擊我軍側翼,才讓林總不得不放棄四平、長春等地,此戰也讓東北民主聯軍在北滿的部隊元氣大傷。是以在新1軍在杜聿明和鄭洞國的指揮下參戰,表現還不錯。

當時我軍對其的評價為:

新1軍在正規作戰方面,顯示出較好的戰術水準。他們善于步炮協同作戰。戰鬥開始後,他們便用各種口徑的火炮向我軍陣地輪番轟擊,有的打到前沿讓你擡不起頭,有的打到縱深阻擋預備隊上前。國民黨的炮兵聽步兵信号,當步兵沖到我方前沿一百米時才停止打炮。步兵沖鋒時,有機槍在側面掩護,使我軍不易進行反沖擊。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接收沈陽的新1軍,軍紀嚴整

但新1軍的好運也就到這了,其很大原因就在于孫立人從英國授勳完高調地回來了,在孫立人接管之後,新1軍戰績基本每況日下。

1946年10月的南滿海城戰役,當時國軍60軍的184師已經被我軍圍困多時,杜聿明也讓老蔣派孫立人的新1軍去支援(那時孫立人已經回來),但孫立人以部隊疲勞需要休整為理由拒絕執行,一路磨磨蹭蹭,直接導緻184師師長潘朔端走投無路,隻好起義了,宣布加入我軍,成為東北戰場第一支成建制起義的國軍師級隊伍。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和士兵一起的孫立人,确實有個人魅力

12月,在我軍一下江南的作戰中,首戰就是打的新1軍。在焦家嶺戰役中殲敵1200,塔木戰役殲滅新1軍700人,張麻子溝戰役又滅新1軍一個團,整個戰役合計殲滅新1軍3個團。

在德惠戰役(二下江南)中,東野6縱和新1軍又遇上了,1年前還被新1軍攆着跑的6縱也在作戰中找回了場子,面對新1軍50師将近7000人的防守,直接調集重炮轟其陣地,新1軍傷亡慘重。1947年5月的懷德戰役,我軍全殲新1軍30師大部。此戰之後孫立人直接被陳誠以不會作戰為由直接調去寶島當教官訓練部隊。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在訓練士兵的孫立人

是以縱觀孫立人在東北和我軍作戰時的表現,完全并沒有網上說的那樣“吊打林總”,一路追着林總過松花江這樣段子。真實情況是孫立人在東北作戰初期,自己撇下了新1軍跑去英國授勳和美國遊玩,在這段期間在鄭洞國和杜聿明的帶領下戰績輝煌。而到了孫立人回來接手部隊之後,不僅各種贻誤戰機,還在作戰中被林總在三下江南和夏季攻勢中,接連擊敗,完全沒有一點名将的影子。

是以在東北作戰中,可以和林總打擂台的國軍軍官,杜聿明算一個,陳明仁算半個,至于孫立人,還是看交手的戰績吧……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在東北輸給林總的陳誠和杜聿明(劇照)

同僚關系相處差

在東北即使打敗仗,如果和同僚關系相處得好,還是能和諧共處的,比如陳明仁的71軍就長打敗仗,但其本人和杜聿明、鄭洞國關系都還行(畢竟黃埔學長)。但孫立人和杜聿明等人為首的黃埔系關系簡直不要太差。

要知道杜聿明是一個很寬容的将領,能“三氣杜聿明”可見孫立人在國軍中有多不被待見。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受到部下歡迎的杜聿明(還是很有威望)

其實孫立人和東北黃埔系關系差的原因,不外乎有幾個。

首先,他不屬于什麼派系。

孫立人最早是宋子文稅警總團出身的,背後的靠山是宋氏家族,再加上其本人的留學背景,并看不上這些黃埔軍校出身的泥腿子(廖耀湘:我可是拿破侖校友)。是以,為人高傲和高調的孫立人,并不買杜聿明這些黃埔系将軍們的賬。

但在東北最大的派系是什麼?遠征軍系啊,這些人對杜長官哪個不是心服口服,鄭洞國和廖耀湘是杜聿明的老部下,陳明仁和杜聿明私交好,除了關麟征系統出身的52軍劉玉章和趙功武等人,基本上都是杜聿明嫡系。在國軍内部“非我派系,其心必異”的潛規則下,在軍隊中沒有靠山,和史迪威關系(此人和杜聿明關系更差)很好的孫立人,不被同僚排斥,誰被排斥。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國軍将領合影,左二特立獨行的孫立人

其次,為人高調和杜聿明對着幹。

當然,杜聿明作為一個脾氣好的指揮官,即使是趙功武等人跟他對着幹,但打仗起來起碼會聽杜聿明的指揮,畢竟杜聿明的指揮能力還是讓人信服的。

而當兩個同樣是“天之驕子”的指揮官在一起的時候,那就不一樣了,同樣高傲的兩人,基本上就沒合拍過。按照鄭洞國将軍回憶錄“兩人真的是勢同水火”,而且還“三氣杜聿明”。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穿着馬褲的孫立人

第一次氣杜聿明是在四平戰役結束後,杜聿明指揮着廖耀湘和孫立人兩個軍尾追林總,不過孫立人并不聽從指令,他認為杜聿明有私心,讓自己嫡系廖耀湘去接收長春,而勞苦功高的新1軍卻隻能幹看着。在面對杜聿明的質問時候以:“部隊作戰過久,疲勞不堪,要求停止休整。”為借口不去,在杜的解釋下,才不情願磨磨蹭蹭地去。其實當時我軍要是提前接到情報,了解孫立人不管去長春的廖耀湘,甚至有可能直接将突出的廖耀湘直接包圓。

第二次氣杜聿明則是上面說的支援海城的作戰,孫立人磨磨蹭蹭說部隊要修整,直接贻誤戰機,導緻184師被我軍殲滅,氣的杜聿明在鄭洞國面前大發苦水,也無可奈何,畢竟孫立人的修整可是校長批的。最後一次則是在德惠戰役中,看到我軍撤走的孫立人為了撈戰功,還想追擊我撤退部隊個杜聿明發生口角。

孫立人為何從東北被調走?接手新1軍勝仗沒打幾個,同僚全得罪光

和史迪威等人私交不錯的孫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