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無論任何時候,都不缺少描寫紙醉金迷生活的文字,那些華麗的辭藻、過度的形容,很容易讓人忽視掉時代的背景,沉溺其中,誤認為彼時人人如此。《金粉世家》、《上海灘》這樣成功的文學作品,更是讓無數不了解史實的人以為民國時期是個“盛世”。

隻有撥開曆史的雲霧,穿透層層文字加工,才能看到那些年代真實的樣貌,了解酒池肉林背後的世界實景。那個無數少男少女為之傾倒的民國時代,無論被公知們吹捧成怎樣自由美好的“盛世”,都掩蓋不了它肮髒的實質。

如果走近真實的民國,很多人内心對那個時代的幻想都會随着距離的拉近而破滅。畢竟不管極少數人的“盛世”有多絢爛,絕大多數人苟延殘喘的慘狀都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上層社會過着令人豔羨的奢靡生活

民國時期可以說是資本家的天堂,那時候最著名的“四大家族”,憑借着各方面的關系混得如魚得水,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供其揮霍無度。以他們為首的資本家們,可以說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物。

很多經典小說和影視劇作品的原型,也多來源于此。站在這些人的角度來看,民國時代确實可以稱之為一個“盛世”。

他們的生活中滿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畫面,談個戀愛可以包下全城的花隻為那一瞬間的浪漫,富家公子哥和風塵女子風花雪月的時候聲勢浩大,好像全世界隻剩下這些非必需的事情需要關注。

四大家族中最出名的宋氏家族中的宋美齡更是滿足了幾乎所有少女情懷的幻想:蔣介石為宋美齡在南京種滿梧桐樹,還建了形似鑲綠寶石的珍珠項鍊的美齡宮……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不過很多人隻看到了這些浪漫和奢靡生活的剪影,卻忽略了在這些奢靡生活的背後,是龐大的資金支援。沒有物質條件的加持,這一切都将煙消雲散。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曾經試圖查清四大家族轉移到美國的财産究竟有多少,然而因為各大銀行的不配合,最終沒能得到想要的結果。不過美國聯邦調查局還是調查到了四大家族一部分的财産,即便隻是一部分,也已經是相當可怖的财富了。

在已經調查過的兩家金融機構内,宋子文名下有7000萬美元的财産,宋霭齡名下有8000萬美元财産,而作為蔣介石夫人的宋美齡,名下财産竟然高達1.5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财富,在經濟不景氣的民國,宋家人是怎麼做到的呢?據華爾街上的相關金融人士保守估計,四大家族單是在美國的财産,就至少有2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财富,供給了四大家族無比奢侈的日常生活,也是他們能夠維持“盛世”的根本原因。

每個人都能看到四大家族的光鮮亮麗,卻少有人關心,如此巨大的财富,四大家族從何而來?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和四大家族巨額财富相對比的,是當時十分嚴重的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的後期,群眾常常要拉着一牛車的錢去采購物資,别誤會,這一車錢也不過能換一袋米而已。再後來,一車錢隻能勉強買一個雞蛋而已。

民國末期的通貨膨脹之是以如此嚴重,大抵都要歸功于這些上層社會的“盛世局面”。四大家族等資本家轉移到外國的财産,多數都是壓榨國内勞動人民或幹脆直接篡奪國庫财産換來的。國庫裡的黃金和外匯存底都被“轉移”走了,通貨膨脹自然也就随之而來。

因饑荒、戰亂、貧窮等原因,普通群眾連生存都成問題

可以說,這些資本家的富足生活,是用全國人民的錢換來的。那些浪漫、風花雪月和奢靡的生活,都是吸着全國人民的血堆砌起來的象牙塔,而真正創造了這些财富的大多數國民們,卻過着另一種完全相反的生活。

在民國時期,真正能過上上述生活的人,不到10%,剩下的人民中,中産階級勉強維持溫飽,而比中産階級差些的,則連起碼的溫飽都無法維系。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就在四大家族等資本家瘋狂搬運國庫财産時,外面的世界正是連年荒年、戰亂頻發的時候。

饑荒是普通群眾最難以忍受的自然災害,它能直接導緻人民無法生存下去,連活着都做不到,更遑論其他?生存需求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想要發展起來,必須首先滿足人民的需求。然而很多人口中的“盛世”民國,根本無法滿足這最基本的需求。

1920年到1921年,華北發生旱災,進而引發饑荒,1000多萬人活活餓死;1925年,川黔湘鄂贛再次發生饑荒,數百萬人死亡;1928年到1930年,北方有八個省發生饑荒,西北更是連續3年饑荒,1300萬人被餓死,渭河以北損失人口高達40%,見樹不見皮,草根老鼠洞都被挖個底朝天。

與此同時,蔣介石為宋美齡修築了美齡宮,在南京種滿了梧桐樹……

除了饑荒,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蔣介石一意孤行同共産黨敵對還導緻民國時期戰亂不斷。戰亂,則必會給人民帶來兩個惡果:苛捐雜稅,和朝不保夕。

戰争一起,肯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民國國庫又被掏了個幹淨,這筆錢自然會算在人民頭上。而且民國時期的政府腐敗不堪,征收上來的稅款,能夠交給中央一半已經算是非常多了,大多數的稅收,都進了當地官員的口袋。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為了填補戰争帶來的政府赤字和官員們的腰包,普通群眾過得十分艱難,随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貧困問題。在民國,賣兒賣女并不是什麼稀罕事,如果有人能多出幾塊錢,賣兒賣女的家庭甚至會感激涕零地下跪磕頭。

貧窮碰上饑荒的時候,往往一袋小米就能買來一個孩子,沒人會質疑這件事的合法性,因為民國時期買賣人口并不犯法。

法無禁止,必有人鑽漏洞。因為饑荒和戰亂,民國時期經常出現人口遷移的現象,每逢這個時候,不少家庭都會走散,而很多走散的孩子,最終都會人販子拐走,然後賣掉。

回到民國時期,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隻不過是掙紮在生存線上的螞蟻罷了,尤其是十四五歲的孩子,要麼會被賣掉,要麼會被送進工廠裡做童工,根本沒有體驗“盛世”的可能。

教育貧乏程度令今人難以想象,大文豪也不過是幸存者

曾經寫出過《金粉世家》小說的作家張恨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着重于描寫民國時期上層社會的愛情故事,直到他親眼見到了普通人民生活的慘狀,含着悲涼的情緒作下一首詩:“樹皮剝盡東西東,吃也無時餓得越兇。百裡長安行十日,赤身倒在路當中。”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這首詩後來放在了他另一本小說的開頭,自此之後,張恨水再也沒有沉迷于上層社會的故事,而是把絕大多數的筆墨都放在了描寫底層人民生活上。能讓一個作家隻見識過幾天普通人民的生活就受到如此大的影響,可想而知,當時的人民過得究竟有多凄慘。

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其他的需求就都成了奢望,更遑論教育這麼耗費财力的活動。今天的義務教育讓很多人都忽略了教育所需的高額投入,更想當然地以為讀書真的用不了多少錢,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民國學生更讓很多人認為民國時能讀書的人并不少。

但事實上,民國時期的純文盲率大概在80%左右,也就是說,民國時一個字都不認識的人,占全國的五分之四左右。剩下的五分之一中,還有很多人隻認識一些簡單常用的漢字,連報紙都讀得磕磕絆絆。

不少現代的知識分子都喜歡鼓吹民國時期的“文化繁榮”,認為那個時代是個文化自由的時代,是個群眾言論幾乎不受限制的時代。然而這些人卻忽略了,如果回到民國時代,他們很可能根本沒有識字的機會。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且不說民國時讀書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即便你家裡有錢,也未必能找到良好的師資。在民國時期享有盛名的很多文豪大家,更多的隻是思想上的先驅,實際上的文化水準,很可能連現在的一個普通大學教授都不如。

影視劇中,很多大學生因為參加各種運動被捕後,往往家裡都能想辦法把他從監獄裡撈出來。這不是因為撈人容易,而是能讀得起大學的家庭,本來就非富即貴。要知道,在民國時,隻有上層社會的子弟,也就是大地主、資本家和上層官僚的孩子,才讀得起大學。

當然,不排除有些極為勤奮且有天賦的人能靠着自己的努力考進大學拿到獎學金,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的少數,根本不在正常的考慮範圍之内。

影視劇和很多小說中所表現出的“文化繁榮”,隻不過是一種被時代背景襯托出的假象而已。生活在一個天災人禍的時代,為了挽救自己和自己的國家,人往往能爆發出無窮的潛力,這是被逼上絕路後的絕地反擊,而非常态。

絕大多數的普通群眾在天災人禍面前沒有任何尊嚴可言

簡單的生存成了問題,教育更是無從談起,如果這些還不能讓很多鼓吹民國“盛世”的人認清現實的話,那麼普通群眾的生活沒有任何尊嚴可言,或許能讓他們清醒幾分。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前面提到的賣兒賣女問題中,很多父母在出賣自己的骨肉時,不僅要表現得感激涕零,而且還得為自己的“商品”大力推銷,将其描述成“好養、能幹、懂事”的形象。被賣掉的孩子,從小就要被迫學會察言觀色,讨好“主家”。

因為貧窮,人命變得不值錢,“公道”更是無從談起。無論是軍閥混戰時期各軍閥的隊伍,還是後來蔣介石上司下的國民黨軍隊,都對普通群眾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剝削。

當時的農民這樣形容:“他們要多少糧食,從來不說一句付錢的話。如果我們不給,就把我們當共産黨逮起來。如果我們給他們,就沒有錢繳稅。”

面對這樣的不公正待遇,群眾隻能忍氣吞聲,甚至還要賠笑讨好,免得被這些士兵砸了家。在饑荒和戰亂這些天災人禍面前,尊嚴早就已經變得不重要了,為了活命,人們無所不用其極。

民國時期的大街上,随處可見跪着磕頭的普通百姓,理由多種多樣:為籌錢埋葬親人、為給親友治病籌錢、甚至單純想要求一口吃的喂養家中人口……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持續了三十幾年的時間。

民國富人紙醉金迷的生活,全靠窮人賣兒賣女,啃樹皮吃草根換來的

影視劇中那些民國“花魁”,看上去風光無限,實際上也是沒有任何尊嚴可言的。富家子弟追捧她時,她是天上月,可一旦稍有不從,就很有可能成為他們洩憤的工具人。

這些女子也不是從出生起就注定該進入這樣的場合供人娛樂的,她們曾經也不過是外面的普通百姓,甚至有些姑娘還算是出身書香門第。會到這樣的地方做事,要麼是家中實在養不起被賣到了這裡,因為這裡的出價高一點,要麼就是逃亡途中和家人走散被騙到了這裡。

這些人的一生都會被葬送在這種肮髒的地方,即便有朝一日離開,這些沒有尊嚴曲意讨好的日子也将永遠留在她們心裡。在亂世之中,尤其是政府無能的亂世,群眾是沒有讨論尊嚴的資格的。

這樣的民國,才是真正意義上真實的民國,是很多人口中所謂的“盛世”。在看待曆史時,不該隻關心少部分人的情況,隻有多看多思考,才能認清真實的曆史情況,看清楚當時究竟是“盛世”,還是荒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