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國民黨保長,建國後被批鬥處分,後因一張紙條兩次轉危為安!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建國之初,全國上下都在進行轟轟烈烈的三反運動。在這期間,江蘇有一位曾擔任過國軍保長的村民,兩次在政府将要處理他的時候拿出一張紙條,結果都轉危為安救下全家人。那麼這位保長是什麼來頭?那張紙條上又寫的什麼内容呢?此人便是王如清,王如清江蘇淮陰人。他的二姐夫名叫楊鴻雁,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此人是國民黨保長,建國後被批鬥處分,後因一張紙條兩次轉危為安!

在楊鴻雁的帶領下,王如清也秘密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久後,王如清在組織的指派下,來到敵戰區擔任日僞保長,開始了他的雙面人生。此後,王如清多次利用保長身份給淮陰敵工部以及地方抗日部隊送出了大量的城内情報和軍需物資,為抗戰做出了諸多貢獻。日本戰敗後,王如清沒有回到組織,而是繼續潛伏在國軍中秘密行動,繼續當保長。

此人是國民黨保長,建國後被批鬥處分,後因一張紙條兩次轉危為安!

有一次,他為新四軍駐淮部隊運送貨物時,馬車夫意外走漏了風聲。盤查的敵兵在做掩護的糞桶中發現了武器和彈藥,随即将馬車夫逮捕并殺害。此事發生後,王如清十分緊張,他害怕他的身份曝光,全家人都會有性命危險。他立刻找到新四軍駐淮辦事處的幹部陳化明和馬駿,當兩人得知情況後,立即寫下一份新四軍淮陰縣辦事處保證書,同時安排士兵秘密保護王如清,但王如清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份保證書竟在解放後兩次使家人轉危為安。

此人是國民黨保長,建國後被批鬥處分,後因一張紙條兩次轉危為安!

第一次是在土改運動中,王家被劃分為中農。按照政策規定,王家的一部分财産必須得收為國有重新配置設定。在這緊急關頭,王如清拿出了那張保證書,有關部門看到後沒有動過他一分土地和錢财。第二次是在那段特殊曆史時期,當時凡是在抗戰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當過保長的人都會被認定為黑五類,遭到衆人打擊。這次那張保證書又解救了王如清一家,不僅沒有一個王家人受到批鬥,全家族的人還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愛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