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構活了活了81歲,卻在56歲傳位給趙昚,三個原因讓他作此決定

趙構之是以會在56歲的時候傳位給趙匡胤一脈的趙昚,實則是他自“靖康之變”以來的心理變化所使然。

趙構活了活了81歲,卻在56歲傳位給趙昚,三個原因讓他作此決定

趙構之是以能夠當上皇帝,也正是靖康之變所使然。

說到靖康之變,當然還得說說宋徽宗和宋欽宗,當時宋徽宗聽說金軍打過來了,宋軍攔不住,吓得一個踉跄暈了過去,醒過來之後覺得自己不能再當皇帝,不然亡國之君的罵名是跑不了了,于是趕緊下诏傳位給欽宗趙桓。

趙桓當時聽說徽宗爸爸要傳位給自己,也吓哭了,可沒辦法呀,這皇帝他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

對于傳位給宋欽宗這事,宋徽宗這糟老頭很耍賴。

宋欽宗即位之後,局勢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關頭,他也沒能力力挽狂瀾,是以隻能眼睜睜地看着金軍攻入汴梁。

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帝被擄北上,徽宗的兒子女兒們妃嫔們也沒能幸免,唯一逃過一劫的便是趙構。

趙構原本已經奉命北上議和,但是到了磁州的時候,覺得去金國實在太危險了,于是假托磁州知府宗澤的口說了句“肅王去不返,金兵已迫,複去何益,請留磁”,進而留在了磁州,這才得以幸免于難。

徽、欽被擄,北方淪陷,可南方不還沒淪陷嗎?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總得需要一個上司人站出來繼續上司南方吧?是以,趙構便在衆人的擁戴之下當上了皇帝,成了南宋的“開國皇帝”。

趙構活了活了81歲,卻在56歲傳位給趙昚,三個原因讓他作此決定

趙構撿了個便宜,當上了皇帝,為何卻在自己56歲的時候執意要将皇位傳給趙匡胤一脈的趙昚呢?

這便得說說趙構自靖康之變以來的心理變化了,他是從一開始的想當皇帝變成了後來的怕當皇帝和不想當皇帝。

趙構想當皇帝這一點并不難了解,不想當皇帝,他辛辛苦苦跑到臨安幹嘛?不想當皇帝的話,他一開始也不會接閱聽人人的擁戴了。

趙構之是以怕當皇帝,則是因為靖康之變的教訓即在眼前,他或許不怕“迎二聖”,但他卻怕最後“迎二聖”不成,反倒迎來了金軍,金軍來了的話會是什麼後果?弄不好他自己也得步徽欽的後塵,被金軍揪着衣服一路擄到金國去。

是以呀,趙構雖然當上了皇帝,别看他在南宋這邊是坐穩了皇位,可他這個皇帝卻是坐也不安,睡也不安,原因便在于他也和徽欽一樣對付不了金軍,金軍卻又幾次三番南下直逼江浙,威脅臨安,趙構坐得安穩、睡得踏實那才奇了怪了。

不獨趙構害怕,南宋群臣也在害怕,紹興三十一年完顔亮打過來的時候,便已經有人勸他趕緊跑路了。

趙構也是以而怕當皇帝,既然怕了,那便隻能選擇逃避了,當年他徽宗爸爸不也這麼做的嘛!他作為兒子,學一學也是理所應當的嘛!是以,他選擇了傳位,讓别人來面對或者解決這個問題。

趙構活了活了81歲,卻在56歲傳位給趙昚,三個原因讓他作此決定

趙構之是以不想當皇帝了,原因也不複雜。

他原本有一個兒子,也即生于1127年的趙旉,1129年的時候沒到3歲的趙旉還曾因為一場“苗劉兵變”而當了皇帝。

趙構在苗劉兵變中被迫禅位給兒子趙旉,不過沒到一個月,又在衆人的擁護下複立為帝,看了看什麼也不懂的兒子,心中充滿了無奈。更讓他絕望的事也在這一年發生,趙旉竟然因為一個宮女不小心絆倒了一個爐子而被活活吓死了。

趙旉是趙構唯一一個兒子,趙構自己因為受驚過度而沒能再生下一兒半女,趙旉一死,他也就絕了後了。

他原本還存有一絲的期待,一直期待着能有自己的兒子,是以雖然早在紹興二年(1132年)便已經選中了趙昚,可是過了28年才将趙昚封為皇子,又過了兩年才無奈地冊立趙昚為皇太子。

趙構自己又沒有兒子,為什麼還去心驚膽顫地當皇帝,幫趙昚去擺平麻煩?還不如留着麻煩讓趙昚自己去傷腦筋呢!

是以,趙構之是以不想當皇帝了,原因便在于他沒有兒子。

是以,趙構才會在别人勸他不用急着傳位的時候,說一句,我累了。

趙構活了活了81歲,卻在56歲傳位給趙昚,三個原因讓他作此決定

趙構之是以選擇趙匡胤一脈的趙昚作為皇位繼承人,除了徽宗這一脈無人在南宋之外,還因為宋哲宗的皇後孟氏的一個夢。

趙旉死後,孟皇後從江西回到臨安,然後做了一個夢,并悄悄地将自己這個夢給告訴了宋高宗趙構。

趙構聽完了之後便生出了選擇趙匡胤一脈子嗣作為繼承人的想法,他說“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實則是他可能覺得趙光義搶了趙匡胤一脈的皇位,進而導緻趙構自己“遭時多艱”,并且“子孫零落”,是報應。

隻是趙構一直心有不甘,是以才一直拖着,拖到了自己56歲的時候,知道自己真的沒有生孩子的可能了,這才決定傳位給趙昚。

如果沒有孟皇後的這個夢的話,趙構很可能隻是在趙光義這一脈的宗室子弟中随便挑選一人來繼承皇位。

從這一點來說,趙昚能夠當上皇帝還得謝謝孟皇後。

趙構累了,也就不想繼續折騰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