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博微課堂|三千年前的“守門人”—刖人守門鼎

寶博微課堂|三千年前的“守門人”—刖人守門鼎

冬已至,春不遠!

衆志成城,攻堅克難!

守護這場“戰役”,

願長安,常安!

西安加油!

三千年前的

“守門人”

寶博微課堂|三千年前的“守門人”—刖人守門鼎

我們都知道寶雞是著名的青銅器之鄉,那在這衆多的青銅器當中,有幾件事您過目不忘的?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了解這樣一件青銅器,來聽一聽它背後的故事。

寶博微課堂|三千年前的“守門人”—刖人守門鼎

這件器物,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刖人守門鼎,它1988年出土于寶雞茹家莊魚國墓地,整體設計獨具匠心,是我國青銅器當中極為罕見的一種器形。

它的整體造型是一個長方形的造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用來盛放食物,下層用來盛放炭火,可以使鼎内的食物保持一定的溫度;底層還有十字形的镂空,可以起到通風助燃的作用,是以它就是屬于西周時期的一件溫鼎了,其實這件器物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火鍋的形式了。鼎的四周還裝飾了很多的動物紋飾,非常的生動形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右邊的門口,還站有一位束發裸體受到過刖刑,失去左腳的奴隸。這個就是西周時期刖刑的真實寫照了,刖刑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酷刑,指砍去受罰者的左腳、右腳或者是雙腳,那為什麼要讓受到刖刑的人去給人看門守院呢?

這個其實在《周禮.秋官》中,就已經有了相關的記載,《周禮.秋官》記載:“墨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積“,那麼受到刖刑的人所手的這個囿呢,就是西周時期貴族們看養珍禽異獸的園囿了,而這件刖人守門鼎就像是貴族的園囿,上面形态各異的動物,就是苑囿中飼養的珍禽異獸了。這件鼎的出現,正是印證了史書所載的”刖者使守囿“,證明了刖刑的殘酷,也是為我們真實地反映了奴隸主社會底層人的悲慘生活。

古人用這種法律報告的形式,教化其餘的平民和奴隸要遵紀守法,也是我們研究西周社會制度和刑法制度的實物資料。可以說呀,它是一件集實用性、藝術性、警示性、教育性為一體的一件藝術珍品!

編 輯:滕曉華

責 編:翟慧萍

審 核:康軍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