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式父母”特有的5個毛病,自己活得累,孩子還嫌棄!

我們中國人重親情!所謂血濃于水!很多家長辛苦奮鬥一生,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得好,家長舍得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都無償給孩子。

可盡管這些父母為子女付出很多,但有的孩子卻不“買賬”,甚至會發生親子沖突?這讓家長不解,甚至不禁歎氣問道: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什麼仇也沒什麼怨,可能隻是溝通方式不對,父母認為很對的事情,在孩子那裡變得不能接受。

比如不少父母經常做的這5種行為,就很容易讓孩子反感!

1

家長總在進行親情綁架

在不少家庭裡面,父母面對孩子的不聽話,面對孩子的叛逆反抗,都會說到:你這麼做,對得起我嗎?殊不知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傷害很大,而且在父母的眼裡面,孩子隻有這樣做,才算的“對得起父母”。

“中國式父母”特有的5個毛病,自己活得累,孩子還嫌棄!

比如:考試次次第一;必須要按照我說的做;交朋友必須要聽我的之類的。其實這種做法,要麼會讓孩子變得内疚、慚愧,要麼引發親子之間的沖突!

2

家長總在邊道歉 邊推卸責任

比如孩子被爸媽懷疑偷錢,最後發現冤枉了孩子,确實向孩子道歉:我們做錯了,但總是會加上一句:“要不是你在那強詞奪理,我們也不會懷疑你”。

“中國式父母”特有的5個毛病,自己活得累,孩子還嫌棄!

“爸爸覺得剛才打你很不對,但要不是你總在那瞎吵吵,我也不會這麼做”。

推卸責任型道歉,表面在道歉,實際在指責。

即使道歉的部分真心實意,但孩子也會因為道歉的附加條件中的指責,感受不到爸媽的歉意,并且可能會因之産生對立情緒。

3

家長太愛要面子

有些父母真的很“好面子”,他們總是将孩子作為炫耀的資本,讓孩子無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你一定要比隔壁某某強”、“你要好好表現,不能給我丢人”。

“中國式父母”特有的5個毛病,自己活得累,孩子還嫌棄!

殊不知,父母太愛面子,苦的是孩子,逼娃争強好勝的過程中,會使其變得敏感、缺乏安全感,家長高喊着孩子要優秀,其實是在掩飾自己那顆虛榮、攀比的心!

4

家長隻看成績,忽視孩子感受

中國父母總覺得學習才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事兒,成績可以決定一切。孩子考好了,給孩子買這買那;孩子沒考好,氣呼呼地把孩子指責的一無是處!

“中國式父母”特有的5個毛病,自己活得累,孩子還嫌棄!

要知道分數的高低并不意味着一個孩子的能力高低,而人格、品質才是決定能否走得長遠的關鍵。

并且家長很少傾聽孩子内心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孩子所傾訴的壓力和煩惱在他們看來隻是無病呻吟,久而久之隻會讓親子關系越來越冷漠。

5

家長将孩子保護得太好

父母疼愛孩子無可厚非,可是一定要控制好度,有的父母總是埋怨自己吃苦受累、省吃儉用地付出,結果還吃力不讨好。

其實,真正的愛孩子是懂得放手,讓孩子去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不讓孩子隻是做溫室裡的花朵,隻有經曆挫折,孩子才能真正得到鍛煉,茁壯成長!

“中國式父母”特有的5個毛病,自己活得累,孩子還嫌棄!

有人說,中國式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傾其所有的付出,卻養不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這是因為父母将付出當義務,孩子将索取視為理所當然,久而久之,父母心甘情願被孩子榨幹,到頭來卻發現養了一隻“白眼狼”。

過度的付出,并沒有幫助孩子自我的發展,反而妨礙了孩子心理的成長。

其實我們家長,不妨放下焦慮,抛棄一些成見,試着和孩子平等對話,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和孩子一起教學相長,共建和諧美滿的親子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