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新“量子糾纏”原子使量子計算機更進一步

科學家們已經制造出了迄今為止最大最複雜的量子計算機網絡,得到了20個不同的糾纏量子比特(或量子比特)來互相通信。然後團隊可以讀出所有這些所謂的量子位中包含的資訊,為計算機建立一個量子“短期記憶”的原型。雖然過去的努力使超舊雷射器中的大量粒子糾纏在一起,但這是研究人員首次能夠證明它們确實存在于網絡中。他們的研究發表在4月10日的《實體評論X》(Physics Review X)雜志上,将量子計算機推向了一個新的水準,接近所謂的“量子優勢”,研究人員說,量子計算機的量子位比傳統的矽晶片計算機更出色。

一個由20個量子比特組成的巨大糾纏網絡使量子計算機離現實更近一步。圖檔:University of Innsbruck

從比特到量子

傳統的計算是基于二進制語言的0和1,一個隻有兩個字母的字母表,或者是一系列的球體翻轉到北極或南極。現代計算機使用這種語言,通過金屬和矽電路發送或停止電流,開關磁極性或使用具有雙重“開或關”狀态的其他機制。然而,量子計算機使用一種不同的語言——有無數的字母。如果二進制語言使用地球的南北兩極,那麼量子計算将會利用這兩者之間的所有點。量子計算的目标是同時使用兩極之間的所有區域。但是這樣的語言應該寫在哪裡呢?你不可能在五金店找到量子物質。

是以研究小組用雷射束捕獲鈣離子,通過将這些離子以能量脈沖的方式,它們可以将電子從一層移動到另一層。在高中實體中,電子在兩層之間反彈,就像換車道一樣。但實際上電子并不存在于一個地方或一層——它們同時存在于許多地方,這是一種被稱為量子疊加的現象。這種奇怪的量子行為提供了設計一種新的計算機語言的機會——它使用了無限的可能性。而經典的計算使用位,這些鈣離子在疊加成為量子比特或量子位。

雖然以前的工作已經創造了這樣的量子位,但制造計算機的訣竅就是讓這些量子位互相交流。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維也納量子光學和量子資訊研究所的進階研究員尼科萊·弗裡利斯(Nicolai Friis)說:擁有所有這些單獨的離子并不是你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如果他們不和對方說話,那麼你能做的就是用非常昂貴的經典計算。

通話比特

在這個案例中,為了得到量子位“說話”依賴于量子力學的另一個奇異結果,叫做糾纏。當兩個(或更多)粒子似乎以一種互相協調、互相依賴的方式運作時,即使相隔很遠的距離,它們之間也會發生糾纏。大多數專家認為糾纏粒子将是關鍵,因為量子計算從實驗室實驗到計算革命。研究合著者、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University of Innsbruck)實體學教授Rainer Blatt說:20年前兩個粒子的糾纏是一件大事。但是當你真的想要建立一個量子計算機時,必須工作的不僅僅是5、8、10或15個量子位。

最終我們将不得不與許多更多的量子位一起工作。這個團隊成功地将20個粒子連接配接到一個可控的網絡中——仍然缺少一個真正的量子計算機,但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網絡。雖然他們仍然需要确認所有的20個都是完全互相纏繞的,但這是邁向未來超級計算機的堅實一步。到目前為止,量子位并沒有超過經典的計算機位,但布拉特說:那一刻——通常被稱為“量子優勢”即将到來。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5.02

本文作者:博科園

本文來源:

簡書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