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作者:豆貓小娛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我是誰?我在哪?」種族和收養的雙重歧視

《尋》(Found)描述三名在中國一胎化規定下,由美國家庭收養長大的女孩Chloe、Sadie和Lily的故事。她們從小就發現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長得不一樣──在美國成長的亞裔,常是社群中唯一的亞裔。

她們與大多數的跨種族被領養者一樣,都遇到成長過程中最艱難的事:社會對這些孩子存在「種族」與「收養」的雙重歧視,有些人會把他們視為外來者、非美國人。在日常對話中,這些孩子常受到許多直白的質問:「你知道你『真正的』父母是誰嗎?」「為什麼你的父母不要你?」或是把跨種族收養視為一種「慈善事業」,對他們說:「你好幸運,能遇到給你完整的家的父母!」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然而,青少年時期是建立自我信心和形象的重要時期,發現自己長相格格不入、各種外界歧視的聲音紛至沓來,會讓這些孩子的内心産生許多情感糾結和沖突,甚至認為自己的存在本身并不美好,而是一種錯誤。

若随着孩子漸漸長大,在自我認同上找不到一個平衡,也可能連帶影響與收養家庭之間的關系,甚至産生裂痕。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例如有些白人父母會把這些孩子完全視為美國人,認為他們不需要與亞洲人沾上關系,忽略孩子真實的感受;有些父母則會為他們「不夠亞洲」的生活和教育方式感到内疚,孩子覺得自己是亞裔美國人、卻缺失某些文化要素,而感到悲傷和遺憾。如何能在東西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位置,是許多被收養的孩子需要面對的掙紮。

Chloe、Sadie和Lily因為渴望尋找相似面孔和黑色眼睛的人,透過一個DNA樣本比對親屬服務「23andMe」認識,并很快因相同的棄養背景成為好姐妹。後來她們在美國養父母的支援下,與中國公司「My China Roots(我的中國根)」合作,一起前往她們的「故鄉」──中國南方的廣東,踏上尋找親生父母和人生答案的旅程。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揭開背後的故事。

因為是女生不是男生,是以爸媽不要我:「一胎化」下的社會縮影

紀錄片在Chloe、Sadie和Lily尋親的過程中毫無遮掩,大力地挖開她們從小的擔憂:

「我的父母為什麼不要我?」「他們有像我一樣想知道他們在哪裡嗎?」「他們也有想過來找我嗎?他們曾經挂念過在美國的我過得好不好嗎?」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即使養父母已經從小就攤開這些問題和她們讨論,并一次又一次溫柔地告訴她們:「你的原生父母生活在一個比較貧困的地方,他們無法撫養你并不是因為不要你,不在乎你。」

家族研究員劉好也透露,她能對這些女孩和這份職業感同身受,是因為自己也曾經在出生時差點被父母送走,「你知道你出生就不受歡迎,你生錯性别,他們不想要你」。家族研究員劉好踏訪廣州,尋找可能是Chloe、Sadie和Lily原生父母的家庭。這些家庭也心系親生女兒在被送走之後過得好嗎?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劉好雖然最後「幸運的」被留下來了,但父母在成長過程給的愛也或許并沒有比較少,但「從小就知道自己曾經被父母不要」和「怕不被愛」的深層恐懼和自卑,卻不一定會随着時間消逝。這些被抛棄的女孩不明白為什麼(對男孩與女孩的)愛有差别?她們不敢知道「爸媽,你們愛我嗎?」的真正答案。因着性别的先天限制,一出生就注定了某些不公平,這或許是我們上一代與這一代的女孩都還在努力為自己抗辯的命運。

Chloe、Sadie和Lily的跨海尋親的收養故事,隻是中國在1979年至2015年實施一胎下被棄養女孩的一個小小社會縮影。當時的規定導緻了大量女孩最後被父母抛棄,變成孤兒院的棄嬰。據資料估計,有15萬名中國嬰兒在海外被收養,大多數是女孩。「隻能生一胎」隐含的不隻是人口數量控制,更讓亞洲重男輕女的性别問題和文化,赤裸地浮上台面。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一趟修複女孩、收養父母、保姆内心的情感之旅

這部紀錄片最動人的部分之一,是在家族研究員劉好的努力下,三位女孩分别與曾經把還是嬰兒的她們抱在手上的保姆見面。

當她們見到各自的保姆時,知道保姆都還記得她們,且惦記着她們在美國過得好不好時,她們終于再也忍不住哭了。其中,Lily更找到了一對把女兒送走的夫妻,雖然無法确定是不是她的親生父母,但當她看見這對父母同樣思念女兒,甚至認為如果Lily是自己的女兒就好了,她也不禁哭出來。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雖然最後她們都沒有真正找到親生父母,但因着這段旅程所見的人、所到過的地方,長久困擾她們成長過程的疑惑,似乎都變得不那麼重要。她們在保姆身上,以及同樣在尋找親生女兒的父母身上,都感受到「被愛、被在乎」。這像是響應了她們内心長期反複地叩問:我不是因為不被愛是以被抛棄,我是被愛、被記得的。

Chloe、Sadie和Lily的周圍都是非凡的女性,不論是她們的養父母、有血緣的表親們、還有如此愛她們的保姆,以及這趟旅程中給予極大幫助和貢獻的劉好,兼任她們的翻譯、導遊、情感支援,這是一趟充滿情感的尋根之旅,深入三個女孩的心,也深入父母和保姆的心。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她們想要找的「家」其實一直在那裡。對被收養者來說,或許他們對「家庭」的概念和生命經曆比其他人要更複雜,但《尋》(Found)用這趟情感之旅告訴我們:愛有很多種形式,等着你去了解和發現。一個幸福的家,不在于它的血緣關系,而是這個家庭成員有誰,以及他們如何對待彼此。

了解你的「家庭曆史」能讓你走得比想象中更遠

這段跨國家庭探索之旅,凸顯出「自我認同」和「尋根」的重要。身份認同不隻是普遍的人生議題,也是人對自我發現的重要過程;尋根的重要,讓我想起宮崎駿卡通《天空之城》片尾的情節:身為公主的希達,面對邪惡的穆斯卡,以肯德亞山谷的歌詞描述拉普達的滅亡原因和傳達的真理:

「根要紮在土壤裡,和風兒一起生存,和竹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唱春天……隻要離開土地,就無法生存。」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一個不了解過去曆史、起源和文化的人,就像一棵沒有根的樹。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我們來自哪裡?」可以幫助我們對自己的真實身份産生更強烈的認識,并能感受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特别的存在。

研究家族曆史時,就像是連接配接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與我們有關的人,我們會在這個過程,與更多人(家人)建立關系──這是關于「是什麼」造就我們、關于家的根、樹枝、樹葉和整座森林。能與我們建立深厚情感的人,或許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多。當我們挖掘得越多,越能感受到人的依戀、連接配接和歸屬感。

美國家庭收養的華裔棄孩,跨海《尋》親的愛與痛

最重要的是,這些連接配接會在我們能量萎靡之際,或自我認同感低落時,成為一股額外補充的神秘力量。有時候,這股力量會督促你往前走,且走得比你想象中更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