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囚犯被判腰斬,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字,雍正趕緊廢除

從人類社會有記載開始,避免不了的就是發生一些糾紛。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為了達到和諧相處的目的,社會上也慢慢産生了對糾紛予以裁斷的機制,但公平公正是絕對的前提

在過去缺乏科學依據的年代,冤假錯案時常會發生。雖然缺少破案的技術,但并不影響人們維護司法公正的決心,比如将糾紛諸于權威的活動就将這一點展現得淋漓盡緻。

如今破案可以用上的高技術,在古代基本沒影,所有東西都是辦案人員費時費力,順着蛛絲馬迹艱苦追蹤。

看似正義的背後,其實是對審判者良心的考驗

一個囚犯被判腰斬,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字,雍正趕緊廢除

因為行政管理和通信手段都十分落後,如果碰上一個見利忘義之人,雙方裡外勾結,承受委屈的也永遠隻是你這個普通群眾。有人可能會覺得有包青天,但曆史上又有幾個?

雍正時期有一個囚犯被判腰斬,被斬成兩截後疼得在地上直打滾,沾上自己的鮮血拖着半截身子,在地上連續寫了七個字,

吓得雍正趕緊将腰斬這一項刑罰廢除

俞鴻圖

這位囚犯名叫俞鴻圖,出生在康熙年間。“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俞鴻圖通過科舉考試改變了個人的命運。雍正十年,他被選作監察科考,從此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一個囚犯被判腰斬,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字,雍正趕緊廢除

最初步入官場的時候,俞鴻圖仍然保持着清廉的初心,同時盡量避免和許多朝堂大臣們之間的沖突。以免敵人在暗處進行排擠,造成自己的仕途不順,甚至生命的終結。

随着群衆們的呼聲越來越高,雍正皇帝決定将其晉升。從表面上看,這是雍正皇帝對俞鴻圖的重視;從根本上去看,這是雍正皇帝

為了加強思想的集中統一

消息在傳出去之後,許多人就開始為俞鴻圖送禮,後者早已料到了這一點,特意吩咐下人看好大門,拒絕任何攜帶禮品的人進入,态度很是堅定。

一個囚犯被判腰斬,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字,雍正趕緊廢除

當時有人拒不收回,俞鴻圖就讓下人傳達“

這種行為是需要受懲罰的,如果不加以收手,我會将其禀報給皇帝,到時候誰也救不了你

”。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拒絕欠别人人情。本以為俞鴻圖會像包青天一樣青史留名,誰曾想“自己的陣營”中卻出現了一位叛徒——林氏。

小妾林氏

林氏是俞鴻圖的小妾,她對主人的言行很是不了解。參加科舉難道不是為了更好地改變個人命運嗎?

如今金銀财富放在個人眼前卻不知道珍惜,這到底是何種操作

一個囚犯被判腰斬,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字,雍正趕緊廢除

清官就是清官,能夠堅守住原則底線,自然也就守住了初心。或許是時代大環境的影響,林氏一直覺得俞鴻圖這樣做有其他目的:更好地升遷,然後換取更大的财富和官職。

後來她找到了俞鴻圖的助手,二者商議後決定從中獲利。

在科舉考試舉行的前一天,林氏趁着俞鴻圖脫掉官服之際,将科舉考試的答案裝在了他的口袋中,并帶到了考場

為了避免作弊事情的發生,科舉考試上的考官一般都需要脫掉外服。這時候由俞鴻圖的助手拿出答案,然後送給之前給他們行賄的一個權貴之家,誰曾想第二年就被發現。

一個囚犯被判腰斬,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字,雍正趕緊廢除

雍正皇帝得知這個消息後大怒,專程派河東總督來審查管理此案,後來挖掘出了兩個關鍵人物——林氏和俞鴻圖助手。

為了減輕對自己的處罰,他們最終誣陷俞鴻圖是幕後的策劃者

俞鴻圖無力辯駁,因為沒有争取可以證明這個答案不是自己放在兜裡的。他接受了這樣的現實,最終被判腰斬。

劊子手在執行後,俞鴻圖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

品史君說

俞鴻圖這樣做,一方面是對自己清白的證明,另一方面是對這則刑罰的譴責。

消息傳到雍正的耳朵後,後者随即下令将此刑罰廢除,畢竟這樣的行為在誰看來都是

恐怖

的代名詞

一個囚犯被判腰斬,拖着半截身子用血寫下7個字,雍正趕緊廢除

敢同惡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

”,聽起來如此勵志,但封建時代似乎有這樣一個規律:清官鬥不過貪官,忠臣鬥不過奸臣,君子鬥不過小人,總之就是好人鬥不過壞人。

在品史君看來,時代的環境注定了宿命與命運的截然相反,不

過曆史終究不會遺忘那些為國為民做出過突出貢獻的非凡人物

,你認為呢?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