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業物聯網發展存在的三大誤區

近年來,我國工業物聯網發展的如火如荼,種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服務商、內建商和工業App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讓人應接不暇。制造業也是熱潮疊起,從3D列印到機器人,從工業4.0搭配智能制造,從“機器換人”到“工業雲”,工業物聯順勢而為,從外部環境而言,中國制造業面臨激烈競争,往日優勢正在逐漸流失。越南、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在低端制造業領域逐漸侵蝕中國空間。而高端制造業方面,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依然保持優勢。從内部環境來說,傳統工業标準化流程存在勞動效率低、安全風險高等問題。随着國内“缺工”問題越來越嚴重,企業也“不得不”考慮使用技術手段提高勞動生産力,從人口紅利轉向人力資本紅利。

盡管工業物聯網發展熱潮湧動,各種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和工業APP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但工業物聯網在工業制造中的部署落地情況卻不容樂觀,那麼工業物聯網發展核心在哪裡呢?又有什麼影響其發展的因素呢,工業物聯網的發展誤區有哪些?

工業物聯網發展存在的三大誤區

1.物聯網不夠安全?

随着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但是其安全問題還是不能夠保障,類似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以及“wannacry”勒索病毒等讓人們的恐慌情緒進一步發酵,大家對物聯網的安全性更擔憂了。

物聯網裝置通常是實體裝置,從本質上來說,确實有可能引入新的安全挑戰,但随着最佳安全實踐的日漸成熟,企業也會對物聯網安全性更具信心。微軟多年來服務企業客戶的豐富經驗,以及龐大的合作夥伴生态系統也能在這方面為企業提供巨大的幫助。這就需要與物聯網硬體制造商密切合作,共同設計開發更安全的裝置,同時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合作,保障傳輸中和存儲在雲端的資料的完整性。雖然将裝置連接配接到網際網路,會不可避免地面臨安全風險,但有效的安全政策将有助于緩解威脅,讓整個物聯網基礎架構煥發出更大的長期價值。

物聯網技術将幫助制造業企業變得更靈活,更好地滿足現代化市場的新需求。千萬不能因為不夠了解甚至有所誤解就因噎廢食,并影響到整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大業。

工業物聯網發展存在的三大誤區

2.物連網技術隻适合大型企業?

很多企業認為,物聯網技術隻适合在時間和人力方面有充足預算的大企業。但實際上,近年來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實施成本大幅降低,為不同需求的企業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諸如Azure IoT Central等開源軟體和解決方案使得小企業也可以更輕松地開發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産品和服務,而無需建構完整的物聯網基礎架構或組建專屬的IT或工程師團隊。

同時無論何種情況,物聯網技術所帶來的潛在收益都能順利打消企業有關成本或時間的顧慮。例如預測式維護和分析這樣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在未來大幅降低成本并延長産品壽命。這種技術甚至可以建立出全新市場,例如Gastromatix,這是一家小型的智能雞尾酒調配機器生産商,他們就借助物聯網技術開發了一款創新應用,借此提供更新穎的使用者體驗并創造全新收入來源。

3.物聯網并非必須的?

盡管能提供各種收益,依然有多達70%的企業認為自己并不需要物聯網。還有企業認為,他們根本用不到物聯網技術所采集到的海量資料。其實,抱有這種觀點的企業可能隻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能通過怎樣的方式從物聯網中獲益。例如:分析消費者使用産品的方式并獲得見解,進而革新生産過程,打造全新業務模式。

每家制造商都在面臨獨特的挑戰和機遇,是以實用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必須足夠靈活。這種解決方案必須能與企業的生産過程無縫內建,能準确解決企業遇到的具體問題或需求,例如提升對整個供應鍊的能見度,獲得新的收入來源,或進一步優化裝置生命周期。

在具備了足夠靈活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後,任何采集到,但暫時用不上的資料,還可以存儲起來以供未來使用。根據麥肯錫的調查分析,到2025年,物聯網行業産生的價值将高達11.1萬億美元,但其中60%的價值将來源于資料的內建和分析。這也就意味着,随着業務增長,企業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原本看似無用的資料是否會突然迸發出巨大的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