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所了解的工程師文化

對于什麼是工程師文化,很多人都能說出很多關鍵詞,比如:匠心,創新,專業,擔當,開放……

然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什麼是工程師文化,如何判斷一家公司是不是一家工程師文化的公司,卻不是一個很容易的問題。

個人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從了解工程師是一群什麼樣的人着手。

工程師是什麼樣的一種人?

工程師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人,他們發現問題,找出規律,使用适當的工具和手段來解決問題。

一個優秀的工程師,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深厚的知識以及豐富的想象力。缺乏洞察力,則無法找到根本的問題,隻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缺乏知識,面對問題隻能束手無策。缺乏想象力,則找不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成為優秀工程師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優秀的工程師需要具備好奇心和理性思維兩個核心要素。好奇心是驅使我們探索未知的原動力,缺乏好奇心,就失去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也無法培養豐富的想象力。而理性思維,則是把握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能力活動,是工程師能夠腳踏實地解決問題的根本。

理性思維是什麼?

理性思維包括很多方面,個人認為理性的核心是兩點:

  • 相信客觀規律
  • 邏輯思維

這裡說的相信客觀規律隻是說相信世界有其規律。因為相信客觀規律,是以我們需要觀察世界才可能發現規律,同時因為客觀世界的複雜性,作為觀察者永遠隻知道部分真相,也隻能無限接近而永遠也無法得到真理,這也就是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而邏輯思維則是我們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分析和了解抽象規律的方法和手段。通過運用抽象與概括、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對比,找出因果關系等,我們可以梳理雜亂的資訊,抽絲撥繭,深刻而冷靜地洞察問題本質。

為什麼要理性思維?

對于事物有更深刻的認識,能夠提高決策的準确性和有效性,同時也更有可能積累可以複現的經驗,也就是知識。由于對事物的觀察不夠深入,人們非很容易把表面的相關性當成規律,比如很多偉大的公司都建有宏偉的總部大樓,會飛的鳥兒都有羽毛,但是我們不能說要成為偉大的公司就應該建設宏偉的總部大樓,而要想飛就一定要給自己粘上羽毛。隻有真正認識到邏輯性的人,才有可能洞察其中的真正的規律,找出有價值的理論,比如按照流體力學的理論來設計飛機,而非粘上羽毛。

整個人類的技術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理性思維的曆史,如果不是曆史上的人們用理性思維來觀察和了解這個世界,那麼今天我們還是非洲草原上的一群猴子。

對于個人而言,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有助于認識自己,獲得内心的平靜,做真正想要的自己,簡單來說就是活得比較明白。隻有這樣,才更有可能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上做出成績,獲得成就感。

理性思維不等于自動掌握了一切知識,恰恰相反,運用理性思維的人會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知識僅僅是對世界非常小的一部分的抽象總結,是以也願意以更加開放的心态來了解世界上的事物。

是不是有了理性思維就不要感性思維了呢?當然不是這樣,人都有感性和理性的兩面,感性和理性,可以在這件事情上感性,另外一件事情上理性,或者一會兒感性一會兒理性,取決于到底想要什麼。當然能做到快速切換思維模式是很難的,能夠做到的人是幸福的,對于普通人來說,他通常會形成思維習慣,并且展現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理性思維不是什麼?

理性思維不是價值觀,但是理性思維有助于梳理價值觀。

理性思維不是萬能的,比如碰到經典的掉到水裡先救誰的問題的時候,一定不能用理性思維來回答此類問題,不過可以理性地識别這個問題是感性問題,需要切換到感性模式。

理性思維不等于能力,能力還是需要靠學習和訓練才能達到,但是理性思維可能有助于學習的效率。

理性思維不是辯論手法,不是玩文字遊戲,而是一個人思考的過程。

感性思維是什麼?

感性思維就是憑感覺、本能或者直覺行事,其實人類的直覺是千萬年來演化出來的生存能力,比如在大草原上碰到猛獸時,先反應過來開跑的肯定會有更高的生存指數,因而也就留存在我們的基因之中。然而今天我們面對的問題早已不是大草原上的猛獸,當我們面對一個複雜的問題的時候,還是依賴感覺來行事可能會碰到比較大的問題。

中國有很多成語,比如刻舟求劍、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等等,都是感性思維失敗的典型案例。

那是不是說感性思維就沒有價值了呢?當然也不是這樣的,我們還是有很多場合需要做出快速響應,這個時候我們的感覺就非常重要,比如開車時遇到緊急情況,系統崩潰時快速處理。但是這些感覺都需要在不緊急的時候的理性思考,并且通過刻意訓練固化到我們的大腦,成為我們的直覺。

那到底什麼是工程師文化?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看到了某神貼上一句話,比較有感觸:”土壤能種什麼不在種子,在土壤……“。雖然不完全贊同這位同學的觀點,但是好的土壤和環境确實也是一顆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的必要條件。

回到本文的主題上來,團隊工程師文化不僅僅是工程師的事情,也是整個組織的事情,在我看來

工程師文化就是鼓勵好奇心和用理性思維來主導決策的文化。

如果我們隻是要求工程師具備理性思維,而上司者和其他合作方都是感性主導決策,是不可能培養出工程師文化出來的。

為什麼要鼓勵好奇心?

鼓勵好奇心意味着鼓勵知識共享,鼓勵思想的自由交流,包容不同的想法,允許開放的争議。

當然,鼓勵好奇心主要在于思想層面,而不是行為層面,一個團隊或者組織可以允許自由的思想,卻很難允許完全自由的行為。

為什麼要用理性思維來主導決策?

首先用理性思維來主導決策并不意味着每個決策都有充分嚴密的論證,而是決策的因素主要來自于理性的考量,而非感性的認知。

理性思維往往意味着找到深層次的系統性問題,産生更好的經驗總結,好的經驗總結意味着成功可以複制,一個團隊或者組織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和傳播。雖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如果沒有理性思維的分析和總結得到改進的方法,重複失敗一萬次也很難成功。即使偶然成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是以然,導緻無法大量複制成功的經驗,抑或即使知道是以然,也因為缺乏邏輯性的梳理而很難正确的傳播,導緻學習者反而是以受累。

最後理性主導也不等于感性在決策過程中需要被摒棄,因為:

  • 感性來自于人類千百萬年的進化,在資訊不充分的時候有其重要的價值
  • 決策往往涉及到人,而人都有感性的一面,而且很多人還是感性思維為主

但是以上兩個原因不應該成為憑感覺做決定的充分理由,而是在理性分析問題的時候,需要考慮感性的因素,以及在基于理性思維無法做出判斷時,而又必須及時做出決定時可以采取感性思維來做出判斷。

如果不是理性思維主導決策的話,一方面很多人會逐漸形成感性思維的習慣,而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一旦形成會反過來影響和強化整個組織的思維習慣。另外一方面則是兩種思維習慣的人很容易産生誤解和溝通障礙,進而降低團隊的協調效率,甚至導緻團隊方向感不明确,疲于奔命。

感性文化主導的公司能否成長出優秀的工程師呢?

答案當然是可能的,首先在激烈的競争中生存的組織都有理性的一面,其次大環境和小環境不一定完全一緻,最後優秀的人較強的自驅力和自控力,能夠自我成長。但是在這種條件下,普通的工程師因為缺乏理性思維的習慣,會難以成長為優秀的工程師,而優秀的工程師也可能因為缺乏成就感而選擇離開,總的來說優秀的工程師出現的幾率會比較少。

其實這也是一個組織選擇成員的方式,如果一個組織需要更多優秀的工程師,則需要提供适合工程師的文化氛圍,如果不需要,則當然也不需要提供相應的文化氛圍。

總結

工程師文化并不能完全決定一個組織的成敗,但是能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決策,并且能将局部成功的知識應用到更大的範圍獲得更大的回報,這是一個組織取得長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問與答

問:前面說的工程師文化的關鍵詞和本文有什麼關系?

答:匠心和專業意味着精益求精,擔當意味着責任,這些都是人們對卓越成就的追求,這是人生需求在經過理性思維之後的升華,因為追求卓越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就感。

創新是理性思維的結果,而非原因。

關于開放,當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時,就已經擁有了開放的心态。

問:理性思維是否讓我們變得複雜?

答:不是理性思維讓我們變得複雜,而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複雜的,理性思維隻是讓我們更加客觀地了解這個世界的複雜性。

問:為什麼在這兒讨論哲學問題,能幫我解決具體問題嗎?

答:一張地圖并不能讓你環遊世界,但是有地圖會更友善。

問:關于如何做個優秀的工程師,有沒有一句話總結?

答:保持好奇心,多問為什麼,理性思考。

問:做到這幾條就是優秀工程師嗎?

答:知道珠穆朗瑪在哪兒不等于已經上了8848米,路還是要自己走的。

問:擁有工程師文化的公司一定會成功嗎?

答:不一定,但是個人認為擁有工程師文化的公司會提高公司成功的機率。

問:你好像也沒有把問題講透嘛?

答:如果你是以而思考,吾願足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