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造價之:淺析快速功能點方法度量軟體的規則及過程

  快速功能點方法是一種軟體規模度量方法。該方法适用于軟體項目早期、中期、後期等各個階段的規模估算或測量。

  采用優化後的功能點方法——快速功能點方法進行規模估算或測量的基本過程或步驟如下:

  确定計數類型→識别系統邊界→識别功能點計數項→計算未調整的功能點數→計算調整後的功能點數。

  1、确定計數類型

  根據需求或項目的類型确定計數類型。計數類型分為三種:新開發、延續開發及已有系統計數。

  對于新開發需求或項目,對預計(或實際)投産的功能進行計數;

  對于延續開發需求或項目,對預計(或實際)新增、修改及删除的功能均進行計數;

  對于已有系統,對實際的功能進行計數。

  2、識别系統邊界

  在識别系統邊界的時候應注意:應從使用者視角出發,不受系統實作影響;主要是為了區分内部邏輯檔案(ILF)和外部接口檔案(EIF);事務功能應穿越識别的系統邊界。

  3、識别功能點計數項

  功能點計數項分為資料功能和交易功能兩類。資料功能包括内部邏輯檔案(ILF)、外部接口檔案(EIF);交易功能包括外部輸入(EI)、外部輸出(EO)、外部查詢(EQ)。

  資料功能是系統提供給使用者的滿足産品内部和外部資料需求的功能,即本系統管理或使用那些業務資料(業務對象),如“客戶資訊”“賬戶交易記錄”等。

  内部邏輯檔案或外部接口檔案所指的“檔案”不是傳統資料處理意義上的檔案,而是指一組客戶可識别的、邏輯上互相關聯的資料或者控制資訊。是以,這些檔案和實體上的資料集合(如資料庫表)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

  交易功能是系統提供給使用者的處理資料的功能,即本系統如何處理和使用那些業務資料(業務對象),如“轉賬”“修改黑名單生成規則”“查詢交易記錄”等。

  交易功能又稱為基本過程,是使用者可識别的,業務上的一組原子操作,可能由多個處理邏輯構成。例如,“添加櫃員資訊”這個基本過程可能包含“資訊校驗”“修改确認”“修改結果回報”等一系列處理邏輯。

  4、計算未調整的功能點數

  a、采用預估功能點進行計數,計算公式如下:

         FP=35ILF+15EIF

  ——FP:未調整的功能點數,機關為功能點;

  ——ILF:内部邏輯檔案的數量;

  ——EIF:外部接口檔案的數量。

  b、采用估算功能點進行計數,計算公式如下:

         FP=10ILF+7EIF+4EI+5EO+4*EQ

  ——EIF:外部接口檔案的數量;

  ——EI:外部輸入的數量;

  ——EO:外部輸出的數量;

  ——EQ:外部查詢的數量。

  5、計算調整後的功能點數

  根據不同的規模測算階段,需要考慮隐含需求及需求變更對規模的影響,是以,需要根據規模計數時機進行規模調整。調整後的功能點數(AFP),計算公式如下:

         AFP=FP*CF

  ——AFP:調整後的功能點數,機關為功能點;

  ——CF:規模變更調整因子,依據行業資料,項目估算早期(如概預算階段)通常取值為1.5;項目估算中期(如招投評标、項目立項、技術方案階段)通常取值為1.26;項目估算中後期(如需求分析完成及後評價)通常取值為1.0。

  了解快速功能點方法度量的規則及過程,有助于提高使用快速功能點方法進行軟體造價、軟體成本估算、軟體成本費用測算時的工作效率。

版權屬于: 北京中基數聯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連結形式注明原始出處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