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CU選擇中的5個固件标準

在微控制器上運作的固件比實體電氣連接配接和引腳更重要。在決策過程中未能識别固件可能導緻成本超支,産品釋出延遲,甚至項目完全失敗。為了選擇合适的微控制器,需要檢查五個标準。

MCU選擇中的5個固件标準

硬體與軟體成本

制造團隊通常非常關注BOM(物料清單)成本最小化。

選擇更小或更便宜的微控制器可能會在生産過程中節省大量成本,但開發和維護運作它的軟體需要多少成本?選擇一個不提供無線堆棧,檔案系統或其他複雜系統互動的更便宜的微控制器,在整個産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内,軟體的成本可能是軟體的兩倍。團隊需要将制造成本視為系統總成本中的單個資料點,并平衡所有這些成本。在某些情況下,微控制器選擇可能更昂貴,但仍然會降低整體項目成本。

生産驅動程式可用性

開發團隊需要非常仔細地檢視可用于其候選微控制器的軟體驅動程式。免費示例和免費軟體并不意味着該軟體對特定用途的品質或适用性有任何保證。此外,分發的示例代碼從最開始就是強調美觀,優雅,是以在做出決定之前要仔細檢查可用的代碼,否則可能會導緻更多的痛苦,成本和進度延遲。

RTOS內建

并非每個RTOS都支援每個微控制器,同樣的也不是每個微控制器支援RTOS。是以在工作的開始,需要先确定一些可用于滿足軟體應用程式需求的RTOS。然後确定本地支援哪些微控制器,并且該RTOS隻需要很少的工作量。

中間件內建

開發團隊需要考慮使系統啟動和運作所需的整個軟體堆棧。這個考慮因素包括我們剛剛提到的驅動程式和RTOS以及所需的任何中間件或第三方應用程式代碼。內建不互相協作的軟體元件可能會變得混亂,陷入困境,并且需要比樂觀工程師想象的更多時間進行內建。開發人員需要檢查為微控制器提供的RTOS和驅動程式與第三方元件的密切關系。很少有完美的比對,但是團隊越接近選擇完全內建的解決方案,許多晶片供應商開始嘗試提供這種解決方案,軟體開發速度越快,節省成本。

工具鍊內建

微控制器工具每年都變得越來越複雜。開發人員過去常常隻擷取驅動程式和示例代碼轉儲,然後被迫修改自己應用程式的代碼。然而,在當今的開發環境中,驅動程式,RTOS,中間件甚至應用程式代碼都被整合在一個複雜的工具鍊管理軟體中,進而可以輕松地進行通信,定制甚至測試。通過這種方式選擇支援內建固件和工具的微控制器可以在整個開發周期中節省成本。這種支援允許開發人員專注于應用程式,而不僅僅是嘗試讓軟體元件互相協作。確定檢查工具鍊及其功能以及其他标準。

嵌入式系統的複雜性不再存在于硬體中;它在軟體中。成功的開發團隊将根據提供的工具和軟體品質尋找微控制器。産品開發目标是将産品推向市場,而不是花費數月或數年從頭開發代碼或無休止地內建不相關的元件。是以,下次需要選擇微控制器時,請先從軟體開始,然後再傳回硬體。會發現整體開發體驗将更加輕松,成本和時間表也更容易控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