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基礎指令---驗證組檔案grpck

grpck

        grpck指令可以驗證組檔案“/etc/group”和“/etc/gshadow”的完整性。檢查的内容包括:正确的字段數、唯一有效的組名稱、有效的組辨別符、成員和管理者的有效清單、“/etc/gshadow”檔案中的相應條目。檢查正确的字段數和唯一的組名是緻命的。如果條目有錯誤的字段數,則會提示使用者删除整行。如果使用者沒有肯定地回答,所有進一步的檢查都會被繞過。提示删除具有重複組名的條目,但仍将進行其餘檢查。所有其他錯誤都是警告,并鼓勵使用者運作groupmod指令來更正錯誤。

        對“/etc/group“和“/etc/gshadow“檔案進行操作的指令不能更改損壞或重複的條目。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grpck來删除違規條目。

        此指令的适用範圍:RedHat、RHEL、Ubuntu、CentOS、SUSE、openSUSE、Fedora。

1、文法

        grpck  [選項]  group

2、選項清單

        --help

                顯示幫助文檔

        --version

                顯示指令版本

        -r

                以隻讀模式運作

        -s

                使用gid對group和gshadow進行排序

3、配置

        下面“/etc/login.defs”中的配置變量更改了該工具的行為:

        MAX_MEMBERS_PER_GROUP(number),每個組條目的最大成員數。達到最大值時,在“/etc/group”中啟動一個新的組條目(行)(具有相同的名稱、相同的密碼和相同的GID)。預設值為0,這意味着組中的成員數沒有限制。此功能(拆分組)允許限制組檔案中的行長度。這對于確定NIS組的行不大于1024個字元非常有用。如果你需要執行這樣的限制,你可以使用25。注意:拆分組可能不支援所有的工具(即使在陰影工具集中)。除非您真的需要這個變量,否則不應該使用它。

4、檔案

        /etc/group,組賬戶資訊。

        /etc/gshadow,安全組賬戶資訊。

        /etc/passwd,使用者賬戶資訊。

5、執行個體

1)檢查組資訊

        [root@localhost david]# grpck                 //檢查組資訊,傳回0,沒有任何錯誤

        [root@localhost david]# echo $?

2)對/etc/group排序

        [root@localhost david]# tail –n 2 /etc/group            //檢視組資訊

        smmsp:x:51:

        webalizer:x:67:

        user01:x:502:

        group02:x:999:

        [root@localhost david]# grpck -s /etc/group            //按照gid排序

        [root@localhost david]# tail –n 2 /etc/group           //檢視資訊,已經排序

        nfsnobody:x:6553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