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為兩個男人生了8個兒女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是一場結束封建王朝統治的革命,與此同時建立了共和政體而改國号為中華民國,開始了中國曆史程序的新紀元。當時的政局極其不穩定,在軍閥割據紛争的年代,很多家庭都四散分離,有一個女人,她為丈夫生下兩女,兩地分居的丈夫和别人生兒子,她回去後生6個兒子,那麼她是誰呢?

我們都知道,在民國初年出現了不少的重要軍事人物,其中有軍閥新桂系的代表人物白崇禧,在孫中山的大力扶植下,發動了讨伐廣西舊軍閥的戰争,并攻下桂林取得了勝利,這時的白崇禧才32歲,作為新桂系的風雲人物,自然會引起各屆人士的關注。

她為兩個男人生了8個兒女

就這樣白崇禧進入了桂林望族紳士馬健卿的視線。馬健卿是清朝末年的貢生,曾任湖南永明縣知事,民國初回廣西任興安縣縣長、廣西銀行常務董事等職,是個虔誠的穆斯林教徒,他有一女兒肄業于桂林女子師範,在閣中待嫁,而她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馬佩璋。

馬佩璋容貌秀美,十分有才氣,在桂林當地是出了名的美人,并且有書香門第的出身背景,自然是有無數人登門求娶,隻是她的老爹非常信奉穆斯林,堅持自己的女兒必須要嫁給回族人,是以才遲遲未嫁。

命運似乎真的很眷顧馬佩璋,這時候白崇禧的出現,成為馬健卿最佳的女婿人選,因為白崇禧不但前途無量,最關鍵一點是,白崇禧也是回族人,于是馬健卿便派人主動上門說媒。像馬佩璋這樣優秀的女子,白崇禧也感到格外的滿意,便一口應允下了婚事。

她為兩個男人生了8個兒女

公元1925年2月27日,22歲的的馬佩璋嫁給了32歲的白崇禧,按照回族人結婚的習俗舉辦了隆重的婚禮。白崇禧的母親年事已高而沒有出席婚禮,幾天後馬佩璋随着丈夫白崇禧回鄉才看到婆婆第一面。

但馬佩璋對婆婆極好,絲毫沒有富家小姐的驕縱與傲慢,深得婆婆的喜愛。但前方的戰事并沒有因為二人的婚禮而“叫停”,婚後沒幾天,柳州告急,需要白崇禧救援,夫妻兩人就這樣分開,别提度蜜月,安穩的日子都沒幾天,但馬佩璋一點抱怨都沒有。

她為兩個男人生了8個兒女

婚後的馬佩璋雖然身為“官太太”,但卻沒有像其他官太太那樣整日打扮、玩樂,恰恰相反,她不喜歡抛頭露面,更不愛慕虛榮,也沒有像李宗仁夫人那樣熱衷于政治,她隻是心甘情願做白崇禧的賢内助。

期間馬佩璋為白崇禧生下了兩個女兒,後來由于戰事的需要,二人長期兩地分居,白崇禧在外面又與一王姓的女子生下了一個兒子,但白崇禧并沒有隐瞞,反而告之真相。知道真相的馬佩璋并沒有大哭大鬧,隻是平靜地拿了一些錢打發走了王姓女子,而留下了兒子。

她為兩個男人生了8個兒女

這一點上可以看出馬佩璋是非常賢良而又聰明的,在那個年代男人都重子嗣,這個兒子是白崇禧的第一個兒子,自然要留在身邊,并且她還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讓白崇禧對這個妻子既愧疚又疼愛。

兩人結束了長年的分居後,馬佩璋又先後為白崇禧生下六個兒子,她一個人操持一個大家庭,在家說話有着絕對的份量,白崇禧對她更是格外的尊重。

據他們的兒子白先勇回憶道:“在北伐和抗戰時期,幾次逃難都是母親帶着全家,母親帶着大批人馬——年齡最大的有九十多歲的奶奶,最小的未滿月的弟弟,八十多個人由母親帶着逃到重慶。”

她為兩個男人生了8個兒女

後來國民黨戰敗,一家人逃到台灣,1962年12月4日,馬佩璋因高血壓症逝世于台北一家醫院,終年59歲,給白崇禧帶來巨大的打擊,據說眼淚幾乎沒有斷過,可見對其感情之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