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2個人,5台電腦,9個顯示屏,一整面牆的資料大屏。

當日體溫、有無來自疫區的車輛,新入小區人員從何而歸……6個社群的管理資料就像飛機駕駛艙的精密部件,在王海洋面前的螢幕上實時跳動。這些資料,又像駕駛飛機一樣,被精準流轉到轄區所在的衛生、社群、治安等各個系統,實作快速響應。

這是杭州市下城區長慶街道基層資訊員王海洋連續15天的工作日常。

一聲咳嗽,打亂了2020年的所有節奏。

過去半個月,因為一種叫2019-nCoV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中國展開了一場前所未見的抗疫大戰。在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作為第一個啟動一級響應的省份,浙江派出了一支特殊的抗疫戰隊——AI戰隊!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王海洋,就是這支特殊戰隊裡的一名基層“資訊兵”。

**防控疫情更新

4200多戶出租戶幾秒通知到位**

作為長慶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的資訊員,王海洋每天的工作從處理海量的資料開始。盡管位于抗疫最基層,但茲事體大。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長慶街道位于杭州市中心,轄區内有王馬社群、十五家園社群、新華坊社群、浙大禦跸、柳營巷等6個社群,都是老舊小區,常住人口超過5萬,同時周邊聚集着環北小商品市場、環北絲綢市場等4個老舊市場,出租戶數量超過4200多戶。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王海洋的本職工作和抗疫并不搭邊,但疫情爆發之後,長慶街道的“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更新為街道24小時運轉的防控疫情指揮中心,王海洋的工作重心迅即被調整,在背景應對突發和預警,對資訊進行上報、下達或處置。

2月4日淩晨,杭州市政府釋出了防控疫情10項措施。2月5日一早,王海洋和同僚通過“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向長慶街道轄區的4200多戶出租戶和承租人發送了提醒短信,提醒租戶暫時不要返杭。如果已經返杭,自覺在家隔離14天。

之前,靠傳統人工摸排的方式,統計出街道的出租戶大概有2000戶左右,這意味着,超過2000戶處于真空管理狀态。

2019年5月,長慶街道上線了數字智慧艙,将原來租房、治安等幾個獨立的管理平台整合到一個統一平台,變成街道數字指揮中心。疫情爆發後,這些這些資訊被重新整合,三天時間上線了疫情管控子產品。

現在,6個社群、5萬多常住人口的、4200多戶出租戶……基層所有的資訊,像飛機駕駛艙的部件一樣,精細地儲存在大螢幕裡。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散落的資訊彙集到同一個池子裡,王海洋和他的同僚在大屏上一看,就能直覺看到區域内出租戶中,有那些來自于武漢、溫州、台州等重點疫區。此外,智能化的技術在這張大圖裡派上了用場,基于已有資訊對重點疫區人員、空置房、返程高峰做出預測。

例如,這個大螢幕上可以顯示出,預計未來哪天返程人員最多,尤其是集中在該天的哪個時段。

**轄區内有一輛湖北牌照的車?

幾分鐘後警報解除

**

“轄區内有一輛湖北牌照的汽車。”幾天前,王海洋在數字駕駛艙裡收到一條網格員上報的“事件”。警覺的他第一時間把這一“事件”流轉到轄區執法綜合隊,執法隊員上門排查後,發現是蔬菜店老闆的車,他最近沒有回湖北史,預警很快被解除。

這是王海洋每天應對的突發事件之一。以前需要多次撥打電話核實,現在手機一點,就可以實時回報和處置,甚至做到秒級響應。

長慶街道的網格管理系統配置了一網八員。一網相當于300-500戶,也就是說,8位網格員管理300-500戶居民。網格員除了為自己網裡的居民提供各種服務之外,還要随時排查和上報隐患。

新上線的疫情管理子產品,包括了疫情預警、疫情監測、居家隔離人員管理三個子子產品。

一般來說,社群網格員發現預警資訊之後,通過手機上報到指揮中心形成“事件”,王海洋和值班同僚收到後第一時間判斷需要哪些部門處置,并流轉到相應的部門,收到“事件”的部門立馬出動。

如果判斷需要居家隔離,王海洋會通知轄區内的衛生醫療、派出所、社群等三方一起上門。

在指揮中心的大屏上,實時滾動着不同的資訊。在居家隔離人員管理的大屏上,星星點點标注着紅色,黃色和綠色三種顔色,其中黃色代表來自于重點疫區,紅色是已經确定居家隔離的人員,通過三色預警進行分級管理。

“每個網格有多少戶居家隔離人員,哪一天納入管控,今天的體溫是多少,都一清二楚。”王海洋說,居家留觀居民每天可以通過手機健康打卡,将自己的體溫自動報送。避免了網格員上門測量體溫時可能出現的交叉感染。

**不用跑實體醫院

點點手機就知道關于新冠病毒的所有疑問

王海洋每天處理的海量資訊,既有來自于網格員和系統自動監測到的預警資訊,也有來自衛健委系統通過釘釘下達的預警。

在浙江全省的衛健委系統裡,同樣有一張看不見的數字防疫抗疫大網。

疫情爆發後,群眾恐慌,各地疾控中心電話被打爆。和在疫情一線的同僚一樣,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資訊化的吳主任火速投入到另外一場戰鬥裡:花最短的時間,搭建出一個針對新冠肺炎的聯防聯控平台。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達摩院部分工程師與浙江省衛健委一同辦公)

在釘釘、達摩院、阿裡宜搭團隊,以及浙江谷瞰服務團隊的支援下,這個新平台的搭建隻用一天時間。1月29日,也就是浙江宣布啟動一級響應的第六天,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在“浙裡辦”APP正式上線了“疫情資訊采集系統”。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在這個全新防控平台上,群眾對新冠肺炎的疑問會在第一時間被機器人解答。機器人回答不了的問題,再轉至人工問答。

因為一線防控人員忙不過來,吳主任所在的資訊化部門投入到平台的運維中。“比如,杭州下城區有居民發現小區裡有重點疫區回來的人員,并通過這個平台将疫情上報,我們會按照送出的位址,分發給下城區指定的人處理這個線索。”

除了上報相關疫情,如果本人最近有發燒,或有疫區接觸史,也可以在系統裡主動上報,再由衛健委流轉到相應社群,“社群就會有人跟進這個事情。”

目前,這個平台已覆寫浙江11個地市衛健委、90個區縣衛健委和上千個基層防控工作小組,建構了一張數字聯防聯控大網,主要包括:組建釘釘群,在每個地方的疾控、醫療、公共衛生三個系統排程非一線從業人員,組建運維群,解答和疫情相關的各種咨詢,為居家醫學觀查和集中醫學觀察提供服務。

概而言之:如果個人線上咨詢時,發現确實需要就診,背景從業人員會提供線上就醫通道,不用跑實體醫院,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時,針對居家醫學觀察和集中醫學觀察的人員,組建相應的群,提供手機健康打卡,以及專業的一對一服務。

2月3日,平台又上線了心理咨詢功能。對于一些人“中招”之後産生的心理問題,浙江省立同德心理科的醫生會線上提供免費的心理咨詢服務。

**技術抗疫保衛戰的背後

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浙江基礎設施

在浙江這場涉及近6000萬人的抗疫大戰中,公共衛生醫療體系與的數字技術得以無縫對接,背後依仗的是浙江多年積累的數字化能力已經蝶變成社會基礎設施。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早在2014年,浙江就開始和阿裡雲合作,進行政務服務領域的數字化探索。此後,浙江和阿裡巴巴合作日漸深入,從掌上辦事的“浙政釘”,到便民服務的“浙裡辦”。杭州,這座以西湖聞名的曆史文化古都更是在2016年釋出了城市大腦,首創了以“城市”為機關的數字化更新。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長慶街道“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開發的疫情預警子產品就是基于城市大腦建構起的一套防疫抗疫系統。

王海洋說,相關子產品之是以能迅速應用到疫情預警系統裡,因為這些資訊可以彙集到一個大圖上,可以直接導入到子產品裡,進而迅速預測出一些預警資訊,大大減輕了抗疫人員的工作壓力。

在另一個戰場上,數字化技術也有驚豔表現。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的自動化全基因檢測平台,将原來需要幾個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壓縮到半小時,還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給大量空耗而等不到确診機會的疑似病人帶來希望。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新型冠狀病毒結構圖)

這套檢測平台後的技術支撐來自阿裡巴巴達摩院算法團隊。

為加快新藥的研制,早在1月29日,阿裡雲宣布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支援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質篩選等工作。

而“浙裡辦”等平台上線的“疫情資訊采集系統”,則集合了釘釘、阿裡達摩院、阿裡宜搭、浙江谷瞰服務等數字技術。

最近,阿裡巴巴達摩院還研發出智能疫情機器人,它能提供呼叫服務,幫助一線從業人員進行疫情随調。和機器人通話時,還支援多輪對話,即使中途被打斷,機器人也能精準識别。

目前,智能疫情機器人已經輸出支援黑龍江、山東等地抗擊疫情。

阻擊病毒!浙江派出一支超強戰隊,隊長竟是機器人

浙江如此硬核,就在于做對了一件事:尊重科學,堅定不移地利用數字化技術重塑社會基礎設施。

數字化,不是流于喊口号,也不單單視作工具,而是内化為一種共識和社會治理能力:**以人為本、高效智能、公開透明。市民、企業和政府,都參與其中,并樂享其成。

盡管浙江局部地區已出現拐點!可沒有一個人松懈。市民依舊自覺居家隔離 、公職人員依舊兢兢業業摸排、醫務人員依舊在一線奮力相搏、工程師們依舊在後方不舍晝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