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建構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你好,這是我在【物女心經】專欄寫的第184篇文章。

如果你是IT産業的相關從業人員,一定對大名鼎鼎的摩爾定律不陌生,所有的消費者都有一個共同預期,隻要等上18個月,就可以用現在一半的價格,購買同等性能的計算機。

那麼,是什麼動力促使人們不斷的主動更換硬體呢?這時就輪到IT産業的另一個重要定律——安迪比爾定律出場了。

安迪是當時的英特爾公司CEO安迪·格魯夫,比爾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安迪比爾定律為IT産業創造了一種絕佳的模式: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如何建構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

在計算機的生态鍊中,以微軟為代表的軟體開發商吃掉硬體提升的好處,促使使用者購買新款産品,PC整機廠商的銷售自然提升,最終傳導到上遊的英特爾。整個鍊條中,各家的利潤先後提升。英特爾再将利潤投入研發,按照摩爾定律提升性能,為微軟的下一步軟體更新做準備,大家皆大歡喜。反過來,如果微軟的開發速度慢了,英特爾的股價也就不那麼硬氣。

從安迪比爾定律的視角觀察,可以得出三個明顯結論:

  • 在IT産業鍊中,由兩個主要的飛輪驅動,中央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 在IT産業鍊中,飛輪環節具有很強的馬太效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在IT産業鍊中,位于上遊的是軟體和服務,位于下遊的才是硬體和半導體。

在智能時代,安迪比爾定律是否可以延續,應該怎麼建構?

這不是容易回答的問題。不過難題自有其價值,遇到問題本身就是一件幸事,尤其是别人還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

尋找解題思路的過程,很像一次探險,摩聯科技的CEO林瑤是我的好友,他已經邁上了探索之路。今天文章的内容來自于我與他的交流所得。

什麼是智能時代的安迪比爾定律?

如何建構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

想要建構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就不能照搬計算機時代的“舊”安迪比爾定律。

這句話看起來挺沖突,為什麼這個定律在智能時代沒法照搬了呢?

首先,計算機時代更重視應用的疊代速度,而智能時代更重視應用的性能優化。

摩爾定律意味着軟體的開發者不用過多考慮硬體的性能、資源和記憶體等使用情況,因為不久之後這些硬體名額自然會趕上來。曾經花費大量的精力優化代碼、降低功耗、節省時間的開發者發現,他們這些努力大多都白費了,反而被那些忽略性能、着重于或實用、或酷炫功能的工程師所超越。

在智能時代,重視性能優化的開發者們有了反超的機會。和電腦、手機等“家境優渥”的裝置相比,物聯網硬體中的各種資源和功耗都極為有限,相比實作更多的功能,提升代碼效率和降低功耗成為當務之急。

其次,計算機時代的需求主要源于硬體以舊換新,智能時代的需求主要源于聯網裝置普及。

由于在計算機時代,硬體提升帶來的好處幾乎全部被日漸臃腫的軟體用盡,推動人們不斷的更換硬體。同時受到摩爾定律的影響,硬體的成本和利潤逐年遞減,中央處理器制造商需要設法盡量讓銷量每年翻番,才能彌補産品越來越廉價,所帶來的銷售額下滑。

在智能時代,不同品類的物聯網裝置幾乎一生隻用做好一件事情,沒有持續換新的訴求,反而希望硬體經久耐用,生命周期越長越好。對于聯網裝置普及的需求超過了硬體換新的需求。

第三,計算機時代的價值由單獨的終端硬體和鍊條狀的上下遊企業創造,智能時代的價值則由聯網的邊緣連續體以及複雜的企業生态所創造。

計算機時代的單個電腦就能創造價值,雖然電腦也具備聯網功能,但人們購買時主要考慮的是處理速度和性能。即便是在斷網的情況下,人們仍舊可以使用PC進行各種文檔處理、圖檔美化或者娛樂消遣。

在智能時代,聯網是實作價值的基礎。單獨存在的硬體沒有意義,計算同時存在于邊緣和雲平台,它們之間的界線越來越難以劃分。随着雲、邊、端協同的推進,将不存在單獨的雲平台和單獨的邊緣裝置,而是連成一片的邊緣雲,或者叫做邊緣連續體。聯網裝置正在被嵌入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所有行業都在被數字化技術所改變,企業生态也變得日趨網狀化和複雜化。

是以,安迪比爾定律沒法在智能時代簡單照搬。

物聯網終端處理器晶片的更新速度,不再需要強行追趕摩爾定律的節奏,軟體也沒法随心所欲的追求酷炫的功能和獲得充足的資源支援。更多的裝置隻針對專用場景,相比性能的提升,使用者更加看重能耗和成本。

那麼,既然不能照搬,我們該怎麼建構智能時代的安迪比爾定律呢?

目前還沒有确定的答案,實作的路徑有可能不止一條。摩聯科技的林瑤給出了其中一種探索思路。

在智能時代,新安迪比爾定律的兩個驅動飛輪,有可能是通信晶片和裝置錢包。

“安迪”和“比爾”分别從何入手?

如何建構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

人工智能、區塊鍊與物聯網,正在成為智能時代的“三大件”。

智能時代的“安迪”利用通信晶片,讓聯網裝置的數量按照指數級發展。“比爾”利用裝置錢包,承載物聯網的多方價值實作與交換,創造裝置聯網的更多需求。

建構這個新安迪比爾定律,從哪裡起步呢?

林瑤為摩聯科技設計了一系列前進的台階。

第一步,研發區塊鍊應用架構BoAT,為裝置錢包提供基礎設施。

說起建構裝置錢包的基礎設施,大部分人想到的創新機會是從開發一條專為物聯網而生的區塊鍊開始。而林瑤選擇了在另外一端,改造物聯網裝置端實作可信資料上鍊,打通裝置錢包落地的最後一公裡,将更多的可信資料從資料的源頭搬到鍊上。

BoAT(Blockchain of AI Things)是由摩聯科技自主研發,承載在蜂窩物聯網平台上的區塊鍊應用架構,支援物聯網裝置的可信資料上鍊。BoAT不僅可以實作裝置鍊上辨別生成和資料上鍊,還支援利用蜂窩物聯網平台安全能力和根信任,實作裝置鍊上鍊下的資料關聯驗證和确權,并在物聯網機器支付、物聯網裝置管理和物聯網資産使用權管理這3個場景中做了應用試驗。

第二步,建立區塊鍊+物聯網模組聯盟,彙聚國内主流蜂窩通信模組企業。

經過摩聯科技的穿針引線,與主流的9家蜂窩通信模組企業(廣和通、移遠、有方、芯訊通、美格、高新興、移柯、利爾達、域格),共同發起成立區塊鍊模組聯盟,緻力于賦能物聯網各行各業實作裝置資料可信上鍊的快速改造。

據第三方統計,2019年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超過3億片,中國是其中的重要市場,而上述九大中國廠商的總市場佔有率在65%~70%,起到關鍵性作用。

第三步,聯合頭部企業紫光展銳,推出全球首個區塊鍊+物聯網通信晶片平台。

5月27日,紫光展銳與摩聯科技等公司,共同推出物聯網晶片與區塊鍊底層融合的解決方案。這是全球首款支援區塊鍊技術的Cat 1物聯網晶片平台。

這一釋出具有長遠意義。我們知道對于物聯網來說,在未來幾年中,4G不僅會承擔蜂窩物聯網連接配接很大的一個份額,也是營運商蜂窩物聯網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LTE Cat 1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分支。

從目前蜂窩物聯網發展的态勢看,LTE Cat 1承擔4G物聯網連接配接主力的時機已經開啟。可能你也對下面的這張圖檔非常熟悉。

如何建構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

這個金字塔結構揭示了蜂窩物聯網連接配接的分布。

  • 60%的物聯網連接配接需要窄帶網絡提供服務;
  • 中低速率的物聯網裝置需要Cat 1等網絡提供服務;
  • 隻有10%左右的高速業務需要4G Cat 4以上或5G eMBB提供服務。

分析目前的蜂窩物聯網産業生态,占比30%的中低速率物聯網網絡和相關産業生态還相對空白。是以,發展Cat 1網絡及相關産業,對于補齊物聯網主要場景需求很有意義。

摩聯科技已與區塊鍊模組聯盟中的企業達成共識,以Cat 1平台作為今年國内市場區塊鍊模組産品的主力平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BoAT會陸續支援各個聯盟成員的Cat 1模組,各品牌的新款區塊鍊模組産品正在奔湧而出的路上。

當然,智能時代的企業生态中,各個垂直市場的物聯網裝置廠商和物聯網應用服務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最有可能演進為“萬物營運商”這種物聯網時代的新角色。當一個物聯網企業不再是僅僅追求将産品賣給使用者,而是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供各類附加服務,不斷産生新的服務内容和收入方式時,就具備了成為“萬物營運商”的基本條件。

為了讓新安迪比爾定律的雙輪驅動有效運轉,就得設法讓更多的物聯網應用與區塊鍊結合,讓裝置錢包真正發揮作用。基于資料市場的價值交易,将有機會根據全産業鍊各個參與方的貢獻大小,合理配置設定資料紅利。

接下來,摩聯科技的第四步怎麼邁?

此處做個劇透,在8月26日即将由物聯網智庫主辦的【摯物大會】上,摩聯科技還将有大事宣布,請各位屆時關注。

新安迪比爾定律的二階效應

如何建構智能時代的新安迪比爾定律?

随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席卷每個行業,很多企業意識到商業模式需要從單純銷售商品,轉變為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轉變,也就是打造XaaS(X as a Service)模式。

“X”可以是任何形态,比如運輸即服務、醫療即服務、空間即服務、出行即服務等。設定價格和收費的方式包括按使用量收費、成果報酬、定額制、會員制、動态定價等。

舉例來說,勞斯萊斯公司對使用其噴氣式發動機的航空公司客戶,就采用按照發動機的功率等級和使用時間收費的方式。XaaS中提供服務的主體以一家公司為主。

新安迪比爾定律有可能将XaaS模式提升為VNaaS(Value Network as a Service,價值網絡即服務)模式,提供服務的主體從一家公司演進為具有緊密合作關系的企業叢集。

計算機時代的企業生态是鍊條狀的線性,而在智能時代的企業生态是複雜的網狀,每個企業都具有最終客戶的觸點,有可能提供端到端服務。

以制造業為例,零部件的供應商、倉儲提供商、運輸服務商、裝置制造商、銷售管道方、金融服務企業、裝置服務營運商等角色參與其中,通過彼此協作為最終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價值流動網絡。

新安迪比爾定律有利于跟蹤和計算聯網裝置提供的價值,促成各方實作收益的配置設定。這種基于價值網絡的服務,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靈活性,建構了一種新型動态平衡。

更進一步,盡管單個物聯網裝置有控制者或所有者,但當聯網裝置的數量越來越多,它們作為一個超大規模的協作網絡,具有很強的公共産品屬性。

新安迪比爾定律在聯網裝置構成的網絡中,引入了市場機制,可以實作一個去中心化的、以價值交換為基礎的裝置間大規模協作體系。利用裝置錢包可以有效地從裝置網絡中,捕獲和交換經濟活動的價值,進而創造機器經濟的内生增長力量。

----寫在最後----

摩聯科技的誕生,林瑤經曆了一個普通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特别的故事。

2018年,他那時還是Gemalto物聯網事業部的中國區總經理。普通的故事是他也曾想嘗試不一樣的人生,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的故事是他的想法與很多智者不謀而合,讓他遇到了神奇的聚合效應。

萬向區塊鍊董事長肖風博士、複星集團的聯合創始人梁信軍和摩拜單車的聯合創始人夏一平都是摩聯科技的早期投資人,他們也都成為了建構新安迪比爾定律故事的重要推手。

肖風博士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說:“全球化分為2020年之前和2020年之後。疫情把這個分水嶺猛地往前推進了3年甚至5年。2020年之後的全球化,叫做‘數字化遷徙’,已經不是實體結構上的重新擺布,而是從實體世界走向數字世界。在數字世界裡,第一沒有國界,第二跨時空,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這樣一場數字化遷徙需要很多驅動力量來共同完成,新安迪比爾定律有可能是其中異常重要的一個。

本文總結:

  • 安迪比爾定律沒法在智能時代簡單照搬。物聯網終端處理器晶片的更新速度,不再需要強行追趕摩爾定律的節奏,軟體和應用也不再變得日趨肥大。

參考資料:

  1. 《浪潮之巅》,作者:吳軍,人民郵電出版社
  2. 《IoT變現》,作者:大前研一,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3. 萬向控股肖風:2020年之後的全球化叫做“數字化遷徙”,來源:晨哨并購
  4. Defining the Emerging Value-Stream-As-A-Service World, By Dr. Setrag Khoshafian, rtinsights.com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22

本文作者:iot101君

本文來自:“

物聯網智庫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