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一個“亂”字,根本無法形容那個時代的四川。

因為時代的交接,這裡湧出的新派革命黨和老派軍官、士紳水火不容;又因為地緣的原因,北洋、滇、黔軍閥動不動就過來趁火打劫,把原本地富民殷的川蜀之地攪得是一團亂麻。

成軍于亂世之中的川軍,成立隻幾十年,卻也一直打了幾十年,幾乎片刻未停。和外省軍閥打,和自己人打,各種本土小諸侯更是層出不窮,都想占山稱王。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但一個人出現,徹底改變了川軍和四川的命運。他翻越蜀道天險,縱橫川陝之地,以弱勢兵力破六路聯軍,“聞所未聞”的新式戰法更是把20萬川軍打得抱頭鼠竄。

他就是徐向前,一個把内鬥20餘年的川軍打得結盟相抗的軍事天才。

一、田頌堯确信:他們不敢

1932年12月,四川軍閥中實力最強的劉文輝、劉湘叔侄倆,不顧家族長輩勸阻,徹底撕破臉皮,為了争奪成都的歸屬權而大打出手。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見此情景,川中軍閥紛紛站隊,想要趁此機會搶地盤,撈外快。盤踞川北的老牌軍閥田頌堯,更是舍下血本,把自己主力的30個團全部派往前線支援劉湘。

田頌堯人稱“坐地虎”,在川系之中實力雖不是最強,但名聲卻是最臭的。他在位期間,大肆巧立各種稅目盤剝百姓,例如結婚要交“擇配捐”,烤火要交“火籠捐”,甚至上廁所都有所謂的“茅廁捐”。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田頌堯自創的稅目高達80餘種,把川北百姓逼得幾乎家家無隔夜之糧,都痛罵其“自古未聞糞有稅,如今隻有屁無捐”。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偏偏能在曆次的軍閥混戰中屹立不倒。論其根本,田頌堯别無所長,除了手裡有幾個兵之外,就是會站隊。是以這次押寶劉湘,他也是花了大心血。

不過在田頌堯出征之前,和他地盤挨着的軍閥劉存厚卻急急忙忙地送來一封信,勸他說:“你傾盡全力去攪合劉湘、劉輝文,紅軍要是從背後來了,我倆全得完蛋。”

劉存厚外号“瘟牛”,資曆老,卻和田頌堯一樣,治兵無方,斂财有道。田頌堯是設立的稅目多,劉存厚則是收稅的廣度長,他收的稅甚至征到了一百年以後。

田頌堯屹立不倒靠的是投機,劉存厚則靠的是财力。他會盤剝,也會把錢用在刀刃上,那座被他窮盡30年心血經營的兵工廠,就是他的立身之本。

是以這次田頌堯嚷嚷着要打成都,劉存厚是最反對的那個,生怕紅軍趁機入川,打了他們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甚至繳獲了被他視為性命的兵工廠。

不過對此田頌堯倒是不以為意,回信給劉存厚大言不慚地說到:“區區之災,何勞費心。”

田頌堯能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他笃定紅軍不敢來。

當時真正能夠威脅到四川的紅軍部隊,隻有剛剛連續經曆幾次反圍剿,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

田頌堯認為,紅四方面軍與國軍主力連番決戰,被迫四處遊擊,早已經自身難保,怎麼敢在這個時候再來四川讨麻煩。

況且退一步說,川中自古有句諺語:“雄鷹雙展翅,難過巴山頂。”此時正值隆冬季節,鳥進山都得凍死,紅軍怎麼可能敢在這個時間點上翻越蜀道天險進入四川。

笃定了紅軍有兩個“不敢”,讓田頌堯信心十足把主力都派往了成都,隻留下一些老弱留守川北。但田頌堯怎麼也不會想到,正是他的這個決定,最終導緻川軍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浩劫”。

而制造這場浩劫的,正是在軍事上“膽大包天”的徐向前。

二、川軍怕“打屁股”

此時的徐向前剛剛過完31歲的生日,卻早已名震天下。在鄂豫皖的三年,他将一支半遊擊隊化的地方部隊,帶成風頭甚至一度蓋過“朱毛紅軍”的紅四方面軍。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特别是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的四大戰役,徐向前更是鋒芒畢露,旋風般橫掃數萬蔣家嫡系,創造了絕無僅有的輝煌戰績。

在撤離鄂豫皖後,身為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徐向前,就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作為立足之地的選擇。而他最理想的地方,正是四川。

四川是天府之國,有豐富的糧産、兵源和險要的山川隘口,群衆基礎也不錯,這些都是紅軍最為迫切需要的。況且當年漢高祖劉邦正是以川蜀、漢中為戰略基地,進而進取天下。

另外一個非常有利的點,那就是此時的四川,亂成了一鍋粥。

劉文輝、劉湘、田頌堯、劉存厚、鄧錫侯、楊森、李家钰、羅澤州分别割據川蜀一地,互相攻伐,内鬥不止,這一混亂的時期在曆史上也被稱之為“八王分川”。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僅僅從1912年到1934年這20多年間,川軍内部争鬥共就高達470次,平均兩個月都要打上兩仗。

徐向前看中的,正是利用川軍内鬥無暇的機會,率領紅軍趁亂進入川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這一提議,也得到了紅四方面軍進階指戰員們的一緻認可。

1932年12月9日,紅軍頂着大雪狂風,開始翻越位于川陝交界處的大巴山。這是一座海拔1500米的險要山脈,更是被當地人譽為鳥都飛不過去的“絕境”。

單衣草鞋,4斤炒面,這是紅軍戰士們唯一的後勤保障。沒有路就一邊走一邊鑿,然後用稻草鋪着防滑,晚上睡覺就裹着背包上的油布取暖。很多的戰士扛不住疲憊,睡着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但翻過了雪山之後,就是天府之國。

田頌堯怎麼也不會想到,紅軍會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大巴山南麓。他更不會想到的是,僅僅幾天之内,他的後方守軍就徹底崩盤了。而制造這一局面的,除了紅軍,還有怒發沖冠的川北百姓。

百姓們早就恨透了田頌堯、劉厚存這些“吃人”的軍閥,他們紛紛湧上街頭,敲鑼打鼓地歡迎紅軍。有些人雖然自己飯都吃不上了,也要端出幾碗茶水出來招待紅軍。

在徐向前“不進店,不占屋,露宿街道,不許驚擾百姓”的軍令之下,紅軍幾乎在一天之間就收獲了川北民心。

田頌堯手下的川軍,以“雙槍兵”居多,抽大煙,個頭矮小,面黃肌瘦,雖然戰鬥力不強,但因為熟悉地形,善于山地戰防禦,是以也極為難纏。

為了幫助紅軍打仗,老百姓紛紛主動前來充當向導,還一本正經地教紅軍打仗。面對那些有川軍防守的險要隘口山巒,一些老農民就跟徐向前獻計:

“别看川軍前面打着兇,其實顧頭不顧,沒有全局觀念,就怕打屁股,繞到後面去打他們,保準成功。”

最了解川軍的,莫過于川中的百姓。正是得到了這一“打屁股”的絕招,徐向前在極短的的時間内三路大軍齊出,攻克險山要塞,一個月内連下通江、南江、巴中三座縣城,把田頌堯留在後方的部隊,全殲了3個,打殘了8個。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老百姓們跟着紅軍走,也引起了川軍内部的動搖。曾經擔任楊森部旅長的任玮璋就主動帶着自己“川北民軍”的三個團戰場起義,投靠了紅軍。

在成都打得熱火朝天的田頌堯,很快就得知了後院起火的消息。幾乎絕望的他,不斷向各路川軍勢力發電報,要停戰,要和談,甚至把紅軍形容成川軍“生平大敵”。

在求援的同時,田頌堯也慌忙地聚攏自己的兵力,用38團共6萬人的兵力,組成三路大軍向紅軍發起圍攻,企圖收複失地,将紅軍趕出川北。

三、“求心撤退”

2萬紅軍面對6萬川軍,處于戰場劣勢一方的徐向前卻并沒有緊張,而是首次提出了“求心撤退”的戰術思路。

什麼求心撤退?就是從四面向核心陣地收縮兵力,誘敵深入,利用川北險要的地形修築工事,對川軍進行節節抗擊,消耗和遲滞敵人,最後尋求機會反擊。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把運動戰和陣地戰相結合,以地形、戰術的優勢彌補人數上的劣勢,抓住川軍裝備較弱,攻堅不強的這一弱點進行利用,這正是徐向前戰法的高明之處。

徐向前主動示弱,讓紅軍的幾個主力師全部後撤,轉入防守姿态。田頌堯誤以為紅軍是因為實力不行才不敢主動和他打,便一個勁地催促部下抓緊進攻。

戰鬥最為激烈的頭十天,徐向前親臨前線,很快就發現了川軍的另一個作戰特點—全憑一股煙勁在打。

川軍進攻前一定要抽一口大煙,憑着煙勁發起沖鋒,“敢死隊”領頭,軍官壓陣,進攻氣焰非常嚣張。但是煙勁一過,川軍就開始精神萎靡,後勁不足了,攻不出撤不,隻有挨打的份。

利用川軍的這一弱點,徐向前指令前線部隊避開川軍的沖鋒階段,專打敢死隊和壓陣軍官這一頭一尾。等川軍勁頭一過,迂回部隊就利用“打屁股”的絕招從後面進行突襲,震懾和擊垮川軍。

前頭防,後頭打,徐向前把川軍的命門抓得死死的。一個月内,紅四方面軍利用險關隘寨逐次抗擊,殲敵近8000人。

雖然損失大,但田頌堯因為一路收複了巴中、南江兩線,把紅軍堵回了大巴山腳下,還是感到大喜過望,認為已經到了能一口吃掉四方面軍的絕佳時刻。

但他不會想到,徐向前早就設計好了一張大網在等着他來鑽。

四、破六路圍攻

1933年,紅四方面軍4個主力師共2萬餘人,全部被壓縮在一個方圓不足100裡的地區—空山壩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這也是徐向前拟定中戰略退卻的終點,川軍壓得越深,意味着集中全部力量的紅軍反擊的威力越大。

5月15日晚上,紅四方面軍第10師、11師在徐向前的指揮下,向東線川軍劉存厚的8個團發起突襲,并将其一舉擊潰,徹底解除了紅軍側翼的威脅。

劉存厚本來是來幫田頌堯壓陣的,沒想到突然就吃了大虧。在和田頌堯打電話抱怨時,他氣急敗壞地說:“我這是戳了馬蜂窩,他們第一波沖鋒就打垮了我8個團,這哪招架得住?”

田頌堯看着紅軍一路退卻,早已忘乎是以,根本沒管劉厚存說什麼,覺得他吃敗仗隻是單純因為指揮無方。

但僅僅幾天後的5月20日晚,天降暴雨,潛伏于山林之中的紅軍再一次突然殺出,将還在睡夢中的田頌堯左路縱隊攔腰斬斷,一戰殲敵5000餘人,生擒旅長楊傑。

田頌堯其他兩路縱隊聽聞友軍一夜潰敗,吓得心驚膽裂,拔路而逃。那逃命的速度,紅軍的追擊部隊是緊趕慢趕也攆不上,對川軍撤退的本領是佩服得不行。

徐向前用這一場反擊,沖破了川軍的“三路圍剿”,殲滅敵軍24000餘人,将戰線擴充到了儀隴、江口一帶,正式在川陝站穩了腳跟。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一敗塗地的田頌堯把責任全都抛給那些作壁上觀的川中各派軍閥,發狠地表示:“紅軍如果再追我,我地盤也都不要了,讓大家都過不成清淨日子!”

而另一方面,北破陝軍,南敗田頌堯的徐向前,随即又将兵峰指向了可憐巴巴的劉厚存,又他了一個措手不及,繳獲了那座寶貝的兵工廠,擷取裝備、後勤物資不計其數,其中銀元就高達100餘萬塊。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内,紅四方面軍擴軍達到8萬餘人,根據地也囊括川陝8座縣城,這樣的強大的實力和發展速度,足以讓川中軍閥們聞風喪膽。

為了抵擋紅軍的攻勢,内戰長達20餘年的川軍軍閥們終于坐到一起,商量結盟事項。這也是近代史上,川軍第一次攜手對外。

被推舉為川軍“盟主”的劉湘,點齊了全川可用之兵,共計110多個團約20萬兵力,分為六路,采取分進合擊、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法,向紅軍合圍,企圖在3個月内将紅四方面軍消滅于川陝邊境。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再次面對3倍于己的六路大軍,徐向前還是拿出了“三路圍攻”時的老辦法,先收縮防守,再伺機反擊。

徐向前将紅四方面軍一分為二,東線布置20餘個團,配置于由萬源以東地區,由徐向前親自指揮,抗擊敵人第5、第6路。

西線10餘個團,配置于迄營山、渠縣以北地區,由王樹聲、李先念指揮,牽制敵第1、第2、第3、第4路。

另外還有2個團分散配置于川北邊境一線,警戒監視陝南方向,保障根據地側後安全。

面對川軍來自四面八方的浩大攻勢,徐向前還是一招鮮的套路,前面守,後面打,針對川軍的死穴下猛藥。

沖在前面的川軍第5路總指揮王陵基,沒有吸取田頌堯曾經的教訓,看到紅軍後撤就輕敵冒進,結果先是因為一路被阻擊而損兵折将,後是在馬鞍山被徐向前一個大反擊打掉了1個多旅,自己也是被劉湘撤職。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王陵基是個典型的例子,卻不是唯一的個例。徐向前摒棄“任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正常戰術思路,堅持對六路川軍給予全面的打擊,而且要狠打,痛打。

在東線,徐向前以22個團的兵力,驟然間投入反攻,突襲川軍第5、第6路軍的總指揮部青龍觀,将其一舉打殘,其主力被迫退卻。

川軍西線4路大軍聽聞東線兵敗,個個惶恐。徐向前又趁機施行大範圍迂回作戰,在黃貓垭擊潰4路川軍,全殲10個團,斃傷川軍旅長以下4000餘人,俘虜10000餘人。

至9月下旬,川軍第1、第2、第3路大部潰逃至嘉陵江以西,第4路撤逃至營山、渠縣地區。至此,川軍聲勢浩大的“六路圍攻”宣告完全破産。

在曆時10個月的反圍攻作戰中,四方面軍以防守進行穩固消耗,以連續的反擊扭轉戰場局勢,共消滅川軍8萬餘人。

徐向前初入川蜀,延續了在鄂豫皖時期的旋風戰法,一路橫掃,以弱勝強,以戰術緻勝,将川陝革命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聲明遠播全國。

徐向前有多牛?把内鬥20年的川軍打得結盟,新式戰法橫掃20萬大軍

重劍無鋒,卻能開山劈嶺。31歲的徐向前,憑借着出色的軍事能力和指揮藝術,成為了川蜀大地上最為璀璨的一枚将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