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在成長的未知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所有的迷茫與逆境都能夠幫助我們成長,我們要抓住每一個機會讓自己進步,而不是徘徊不前。

淘系前端開發同學——林晚,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他這七年的成長經曆,以及如何擺脫業務前端的職業迷茫感。

個人經曆

我的經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畢業後一直在阿裡。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07到13年我在武漢大學學習通信工程專業,同時輔修了動畫雙學位。

13年畢業後加入阿裡巴巴國際站,在B2B階段我對動畫和創新互動比較感興趣,共申請了6項相關專利,有的已經獲得授權,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萬 😁

15年轉崗到螞蟻口碑,當時主要負責互動營銷和品質檢測。

18年了解到淘寶直播,想在多媒體領域持續深耕,最近兩年主要負責ALive直播開放和多媒體前端領域的建設。

三個階段都有一定的成長,也得到了認可。下面就帶着大家走進我的七年,希望能給處于迷茫期的你一些指引。

階段回顧

每個階段的回顧,按照下面幾個階段來劃分,總結了下我在每個階段的關鍵詞:

  • 折騰點什麼(點)
  • 主導點什麼(線)
  • 突破點什麼(面)
  • 引領點什麼(體)

▐ 折騰點什麼

初入職場

大家還記得自己做過的第一個需求是什麼嗎?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我的第一個需求是做一個類目選擇器,索引、排序。我記得當時是周五,我了解完需求和師兄說,這個需求我周末弄兩天,下周一就可以做好。當時師兄笑了一下。因為那個時候我還不清楚一個需求的完整流程,需要經過評審、排期、開發、聯調、提測最後才能釋出。

後來慢慢熟悉了公司裡的工作流程,開始悶頭做項目,一個接一個,很充實,但平淡。第一個績效我就拿了3.25,績效溝通完我給自己寫了幾個字“知恥而後勇”,我得折騰點什麼。

舉個栗子

折騰點什麼呢?和大家分享個例子:當時喜歡用百度來搜尋美女圖檔,但是清單的浏覽體驗不太好,于是自己設計實作了一個可以任意方向無限漫遊的效果,每一個方向代表一種風格類型,可以實時推薦。大概是這樣一個效果: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大晚上的撸完代碼,看到這麼多取之不盡的美女挺興奮。又想能不能跟工作結合起來,于是包裝了下概念,申請了一個商品加載和推薦的專利。申請完專利,又想能不能在業務裡用起來,于是自己做産品設計,找營運聊場景,最後在俄羅斯的一個采購活動上完成了上線,業務效果List到Detail的轉化率比傳統的清單形式提升了 3.5倍。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在國際站一共申請了類似的6項專利,其中一項已經獲得國家專利局授權,還有的被法務部推薦去申請了海外專利。

階段成長和迷茫

國際站,讓我完成了從學校到職場的轉變。現在回過頭看,在國際站我的成長是非常大的,對我的職業發展影響也很大。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成長:

職業性:避免情緒化對工作産生影響;結構化思考和表達

業務和資料思維:養成深入了解業務的習慣,資料化思維看産出和價值

技術結合業務:不為技術而技術,結合業務場景推進技術建設

團隊視角:将個人的能力變成團隊的能力(比如結合自己在動畫方面的經驗,在團隊裡組織了動畫興趣小組、搭建動畫平台竹馬小站)

在這個階段,我也産生了一些迷茫,自己折騰的一些事情,和業務場景不太比對,國際站都是B端的場景,而自己更多的關注在C端的效果和互動,加上集團 all in 無線的大趨勢,出現了H5工程師,自己要不要轉型?經過考慮後做了一個決定:走向C端,轉崗到了當時的創新業務支付寶口碑。

▐ 主導點什麼

業務扛把子

在口碑的階段,自己的職業度更加地成熟,能去主導一些核心的事情了。業務方面成為了扛把子,負責口碑一些核心的頻道和欄目的建設,比如大牌搶購、旅遊版等;結合之前動畫領域的沉澱,團隊裡動畫遊戲類的營銷活動我也成了一号位。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如何把業務做好?和大家分享一個大牌搶購的案例。

做業務之前需要充分的了解和思考:

  • 業務的站位是什麼?我對口碑C端的業務做了一個分類:圍繞“找門店”、“找優惠”、“找内容”這三個次元,對資料進行各種形式和場景化的營運。大牌搶購頻道在整個C端業務中的站位,就是針對“找優惠”設計的一個搶購形式的營運場景。
  • 業務的特點是什麼?因為有多個場次,場次有多個狀态,以及券來源、狀态、類型都非常豐富,導緻了券的處理複雜度非常高;另外因為是搶購場景,是以對券資訊的時效性要求比較高,庫存狀态和領取狀态等資訊都需要做到及時更新。
  • 挑戰和解法是什麼?比如券處理複雜度高很高,我抽象了一個統一的資料結構,這個結構對券的各種次元做了清晰的劃分,各種次元交叉組合可以得出很多的種類,為了保證資料結構變動或擴充之後,視圖能友善管理,我做了一層展示歸一,得出一套展示模式,并且可擴充。

再比如做口碑年度榜單,我也沒把它當成一個一次性的動畫需求來做,而是通過這個項目沉澱一套動畫類需求的标準化處理流程:動畫分層、動效拆解、業務解耦、技術實作。為後續的動畫類需求提供更高效、更靈活、高複用地處理方案。

技術攻堅

技術方面主導了口碑的真機檢測平台硯台,從0-1建構了口碑的真機檢測方案。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項目,服務端通過chair應用來實作,在chair應用中又包括socket服務和http服務,socket服務主要負責group分組、agent管理、任務事件處理、資料接收和中轉等工作,http服務主要提供頁面、接口、資料的處理和讀寫,資料存儲使用的是basement提供的db服務;跟socket服務保持長連結的agent層,負責手機裝置的管理,心跳檢查,并輪詢上報給服務端,還負責指令的接收和下發,資料采集等工作;最後是真機裝置,通過adb連接配接到agent主機。

整個系統比較複雜,自己主導了整個方案的設計并關聯用戶端完成落地,中間過程也解決了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比如chair如何實作socket服務、程序間如何通信、docker部署多容器socket如何同步等。

在口碑經過業務和技術的曆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成長:

  • 業務主人翁:負責的業務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每天多體驗、每天多思考
  • 做業務更需要技術思維:大牌搶購抽絲剝繭、别有洞天
  • 系統架構和技術攻堅:硯台整體架構、chair應用結合socket服務

在口碑待了3年,我又開始迷茫了:我做的這些事情都是線條的,重點頻道、營銷業務、真機檢測,我後續的發展還是繼續沿着這幾條線深入嗎,再繼續做幾年,我的變化會有多大?這裡其實引申出來的問題是:線條型發展,我的技術領域是什麼?

考慮到自己學的是通信工程和數字媒體相關,畢業設計也是做的基于WebRTC的視訊會議系統,有一些多媒體的基礎,這個領域的壁壘深、空間大,于是想專注于多媒體前端領域發展,轉崗到了淘寶直播。

▐ 突破點什麼

翻車與逆襲

剛到直播的時候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是直播間裡的親密度,一個用戶端同學寫的H5頁面,當時在直播間裡調試簡直苦不堪言,端側方案其實是很不成熟的。

在日常疊代還能勉強應付,一到大型晚會有很多複雜的實時互動,問題就暴露的淋漓盡緻。18年雙11的潮流盛典是整個直播團隊最黑暗的階段,連續幾個通宵cr代碼修bug,晚會現場還是問題不斷,現場一邊直播一邊改bug釋出,甚至降級下線一些功能,這個項目差一點就做垮掉。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從北京回來後我們痛定思痛,開始重構直播端側方案,抽象直播容器,提供配套的工程調試鍊路,幾個月後的雙12和芒果TV合作的人民的寶貝落地了這套方案,從現場可以看到一片祥和,這套方案後來演變發展成了現在的ALive。

直播間的互動率和停留時長是很核心的名額,我們創新突破啟動了媒體智能項目,給淘寶直播帶來了流媒體互動的方案。

還有基礎的播放器,我們的VideoX作為技術項目也進入了多媒體領域的深水區。

靈魂四拷問

上面提到的幾個項目,我們在項目初期都會思考幾個問題:客戶是誰、解決什麼問題、使用什麼技術方案、帶來什麼價值。這幾個問題思考下來,項目要不要做、怎麼做,基本就清晰了,接下來就是細化方案和執行落地。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同時團隊裡會産出一張大圖,讓大家既能看到全貌,又能了解彼此之間的關聯,更好的單點突破、全面協作,凝聚成一顆心,共同打好一場仗。

在直播的這個階段,總結了下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成長:

  • 行業洞察和預判:全面了解自己的業務,競對的動态;預判趨勢,提前布局,反推業務(比如ALive直播小程式)
  • 創新突破:停留時長、互動率下降,如何搶占使用者時長,直播視訊場景流媒體互動創新
  • 技術深水區:播放器除了多協定支援、低延時優化、單執行個體控制等,自研播放核心
  • 影響力:ALive、媒體智能、VideoX打造團隊技術品牌,跨BU影響力

現階段依然有些迷茫,但是已經不是方向上的迷茫感了,而是在多媒體領域,前端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如何做深做厚?接下來會嘗試在集團層面打造Web Media的體系。

▐ 引領點什麼

近2年的工作成果得到了認可,晉升到新的層級,對自己也有新的挑戰。我覺得接下來,得引領點什麼。

去年開始也在往這方面做一些嘗試,比如拉通集團組織了多媒體專場分享,傾團隊之力打造多媒體前端知識圖譜和配套的前端手冊,整理經濟體多媒體前端大圖等,接下來會繼續在集團層面建設多媒體前端體系Web Media,今年也加入了W3C的MEIG媒體與娛樂興趣組

https://www.w3.org/groups/ig/me/participants

,目前在這個組織裡跟進和推動W3C關于媒體相關的标準。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

一些感悟

關于業務前端的職業迷茫感,如何擺脫或者說衰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得找到一個自己願意持續學習、有領域知識積累的細分方向。我自己找到了,我會在多媒體這個領域持續發展,現在我沒有方向上的迷茫。工作了3-5年的同學應該需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的技術領域是什麼?前端工程化、nodejs、資料可視化、互動、搭建、多媒體?如果确定了自己的技術領域,業務前端的迷茫感應該會衰弱很多。

大家做業務,都有很大的業務壓力,但公司對我們的要求是除了業務還要展現技術價值,這就需要我們做事情之前有充分的思考。在評估一個項目的時候,要想清楚3個問題:業務的目标是什麼、技術團隊的政策是什麼,我們作為前端在裡面的價值是什麼。如果3個問題都想明白了,前後的銜接也對了,這事情才靠譜。

希望大家還是能像最初來阿裡的時候一樣,能多折騰,保留這種折騰勁,甚至是孩子氣,如果你還有的話。

淘系前端團隊

主要負責淘寶直播、短視訊等多媒體業務,在直播低延時推拉流、視訊非線編、播放器、媒體智能、流媒體互動、多媒體開放等方向上持續研究和實踐,專注于音視訊Web技術的研究,緻力于打造國内頂尖的多媒體前端技術團隊。

如果對我們團隊感興趣,歡迎來信交流📮:[email protected]

關注「淘系技術」微信公衆号,一個有溫度有内容的技術社群~

思考、創新、堅持——阿裡做了七年前端,我的成長經驗分享個人經曆階段回顧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