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友盟+近日釋出了《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白皮書總結了友盟+在小程式統計分析和精細化營運方面的方法論、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以下為白皮書的部分内容:

相對于微信、QQ、電商平台的公域流量,私域流量就是自己客戶的品牌資料,是一個可以做到自由化、數字化管理的平台,并且是數字使用者精細化營運的品牌場。那麼對企業來說,該如何培養自己的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的 7 種玩法

目前私域流量裡的營運組合玩法分為兩個類型,以企業微信為切入點和以小程式為切入點,共計七種玩法。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第一類,以企業微信為切入點,包括:

企業微信+不同人設組合,

企業微信轉化+廣告引流,

企業微信+直播+小程式+廣告引流;

第二類,以小程式為切入點的基礎營運四件套,包括:

小程式+直播+社群+私域,

直播+社群/微商城/小程式,

小程式+直播+公衆”,

社群營運+私域流量。

通過不同的組合方法,在公域和私域沉澱使用者,再通過這些組合玩法去做更加精細化的使用者營運和轉化。

小程式私域“新元年”4大趨勢

在後疫情時代,企業如何把握“小程式+私域流量”的新玩法和趨勢?下面有四個趨勢判斷,而且每種趨勢都有較成熟的案例做支撐,對于 2021 年做好小程式營運非常重要。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趨勢判斷一:多平台布局

除微信以外,支付寶、百度、頭條系等超級 App 平台都開始通過小程式釋放自己的流量,企業需要判斷和考慮适合自己的平台,以及如何利用平台蓄積流量。

另一個案例:粒上皇小程式在支付寶側是如何擷取私域流量紅利的。

首先,支付寶有很強的支付屬性,粒上皇使用者在其他場景使用支付寶支付時,如在周邊3公裡内有粒上皇的線下店,就有機會在支付成功頁面領取到粒上皇的優惠券,使用者可以用來到附近門店或者線上消費抵扣。再結合螞蟻會員體系,就能更好的拉動使用者線上上和線下的消費複購。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同時,小程式可以通過店内二維碼有效地将線下和線上的使用者歸一。比如,在粒上皇門店中鼓勵使用者掃描二維碼領取優惠劵,就能将線下使用者和線上小程式做關聯,既可以将線下使用者在小程式端完成使用者沉澱,還能觀察使用者的消費行為習慣。

有資料顯示,粒上皇在支付寶内通過小程式在一周内就完成2萬多使用者的冷啟動,并借此獲得了百萬級曝光,線上複購率也提升了多個百分點。

趨勢判斷二:利用資料做好精細化營運

從發展速度來看,小程式已經從跑馬圈地、野蠻生長的階段,到了需要考慮如何利用資料做好私域流量精細化營運的階段了。

當完成使用者沉澱動作以後,要觀察和管理小程式使用者的生命周期。通常小程式使用者的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1.全方位了解獲客來源。小程式天然的去中心化屬性,使得開發者需要360度了解使用者來源分布,觀察使用者來源的主要途徑,以便從源頭抓住使用者的特點。

2.多元度掌握使用者的使用情況。幫助開發者在裂變過程中找到使用者體驗路徑和關鍵業務路徑,進而做好小程式的精細化營運。

3.實時檢視分享回流效果。輔助開發者了解資訊傳播路徑、覆寫人群屬性,以及KOL和KOC的數量和分布特點,定向研究他們的畫像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找到潛在使用者群體在哪裡。

4.通過自定義事件和轉化漏鬥找到營運的需要優化改進的核心名額。

趨勢判斷三:做好小程式矩陣

簡單來說,就是在單個平台建立多個小程式,去觸達不同場景下的公域和私域流量。

首先,小程式本身并不是獨立中心化的體驗入口,而是有需求的使用者通過搜尋、分享等從外部帶來的去中心化的流量。商家可以結合業務特點和App功能将小程式打散,做成多個體驗更好的獨立小程式,搭建起完整的使用者使用體驗路徑。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參考案例:攜程小程式矩陣

其次,将小程式在不同場景下拆分成多個功能點,可以擴大商家營運的使用者範圍。在不同平台建構品牌小程式、品牌流量池和品牌流量矩陣,再結合整體資料精細化營運,将這部分使用者完全沉澱下來。

最後,通過資料洞察不同平台使用者的行為方式,反過來針對各平台使用者的屬性特征制定有針對性的營運打法。

例如,威馬汽車,他們将使用者體驗路徑分拆為多個小程式,從整個品牌的投放、預約試駕、售後購買,售後使用等使用多個小程式組成矩陣,從多個場景進行引流。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并從使用者體驗路徑中觀察使用者在不同階段的需求點和轉化的效果,進而建立了威馬汽車自有的品牌流量池,還培養了使用者定期使用小程式的習慣。

趨勢判斷四:跨端營運

跨端的情況下,不同企業有不同的需求,大緻分為幾種:

如何知道現有使用者跟之前的使用者是否有重疊?

重疊情況下使用者行為是否有新變化和産生新的需求?

如何營運好重疊或者非重疊部分的使用者?

首先,擷取使用者三個簡單的來源點:

App端使用者的沉澱;

不同小程式端會有使用者沉澱;

微信、支付寶中的内容号也有較強的粉絲沉澱能力。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然後,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将不同端的使用者進行關聯。

比如,App端可以通過微信、QQ或者支付寶的授權登入端口完成登入以後,小程式資料就可以與App使用者發生資料關聯。這樣小程式使用者的使用者行為習慣就可以跟App使用者的行為标簽進行關聯。同時,從 App 端分享的内容以小程式的形式發到各類社交平台上,又反向關聯了其他平台小程式使用者的行為資料。

友盟+《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如何培養企業的私域流量?

當然,這些資料關聯需要建立在“資料銀行”之上,将裝置資訊、使用者ID資訊、移動端的行為資訊、消費等級資訊、會員等級資訊在企業端做好沉澱,才能真正做到以企業的角度去觀察使用者跨端之後的行為特征,以及目前使用者的具體狀态,進而指導企業用更多元的營運手段去提升觸達使用者的效率。

另外,小程式可能無法像傳統電商App一樣在小程式中形成完整的電商成交鍊路,但仍然可以通過資料關聯洞察使用者行為習慣。

例如,小程式通過私域内容種草觀察某個使用者的興趣标簽,當使用者登入App時觀察其活躍時間段,通過資料銀行就可以将這兩部分的客群标簽進行關聯,然後結合使用者觸達工具選擇合适的資訊、合适的場景去觸達使用者,這種營運方式可以讓單品在同時間段内增加近三成的轉化量。

以上内容節選自《小程式使用者增長白皮書》,白皮書總結了友盟+在小程式統計分析和精細化營運方面的方法論、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還包括很多企業的真實實踐解讀,擷取完整版,請到友盟+官網下載下傳。